京津冀又添四个“盒马村” 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9月26日,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在京召开,京津冀地区四家“盒马村”进行了集体授牌签约。主办方表示,成为 “盒马村”就意味着农货有了稳定的销路;在不愁卖的基础上,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让传统农民变身数字农民,用新办法种出好东西,卖出好价格,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农业发展。

“盒马村”是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的典型代表,这些根据订单种植农产品的村庄,也是当下农村转型、发展的新样本。此次授牌的四家“盒马村”基地分别为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太平庄村蔬菜定植基地、天津市宝坻区新安镇大赵村韭菜定植基地、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蒲上镇辛庄村蛋鸽基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大岸底村蜜薯种植基地。据了解,此次挂牌后,京津冀地区的“盒马村”数量达到了9家,品类涵盖黄桃、玉米、西瓜、蜜薯和鸽子蛋等。

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自2019年首个盒马村落地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以来,四年时间,“盒马村”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将分散、孤立的生产单元连接到新零售的大市场,在订单农业的基础上,“盒马村”遵循“土特产”的方法论,推动一二三产的融合——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点,真正建成产业集群。

“盒马村”模式也在华北地区被逐渐推广,仅仅北京平谷区就有4家盒马村。通过这些“盒马村”,北方美食得以北货南运,以日常餐食消费而非特产形式,更高频地出现在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也带动了盒马村当地的产业发展。

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欣宇表示:“新挂牌的京津冀三地4家盒马村,将助力京津冀三地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共享机制,努力成为京津冀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用实际行动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农业发展。”

责任编辑: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