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青年英才落地发展,首场国创菁英荟启动

全球首款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基于先进材料技术的国际领先齿科修复综合解决方案、AI驱动的个性化脑控康复系统……来自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简称国创大赛)医疗器械领域的部分获奖项目近日齐聚昌平,为“首场国创菁英荟”拉开序幕。

现场,作为国创大赛的赛事获奖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服务活动,首场国创菁英荟暨昌平医疗器械青年英才专场活动在昌平区启动,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11所高校的22个项目参加路演,中关村资本、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19家资本、服务、场景类机构参加并与路演项目建立深度对接。

本场活动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昌平区人民政府、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办,昌平区委组织部、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校城融合处、中关村科服公司共同承办。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共同举办的赛事。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向创新策源,推动优秀创新项目与产业深度融合,中关村发展集团设计了国创大赛成果转化落地“3+X”机制,即聚焦1个区域、赋能1场活动、建设1个大脑、探索“X”服务——通过筛选组织垂类项目与优势产业集聚区对接,组织产业和资本对接及路演活动,建设数字化产业链治理平台,形成智慧“产业大脑”,为优质项目和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

北京市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表示,昌平区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让科学家专心创业,企业家安心创业,投资机构放心创富。希望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可以走进昌平、投资昌平、落地昌平,抢抓机遇、深化合作,携手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妍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国创大赛成果转化落地相关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大赛优质项目落地,促进大赛成果在全国布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吕卫锋则表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与昌平区进一步加强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沙河高教联盟的优势,推动产教融合,助力昌平区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活动现场,医学专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学界专家、知名企业高管轮番登台进行主题演讲,昌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围绕人才保障政策、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创新主体进行了政策推介和解读。专场活动还设置了“人才会客厅”,昌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路演项目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一一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后续将紧扣项目落地需求,结合区域产业匹配度,在空间、资金、人才等多方面,为创新项目提供“一揽子”优惠政策。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