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计划:从赤峰到加格达奇,从齐齐哈尔到沈阳,探寻东北的秘密


东北土地肥沃,即便是在大兴安岭山区一样有粮食种植

闯关东,这三个字是如此的深入人心。

以至于,在众多并不熟悉东北的人心目中,东北是蛮荒之地、是异域、是他乡。虽然距离最初的闯关东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这成见依然影响深远。“投资不过山海关”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事实是一部分,成见是另一部分原因。

如果这认识是错误的呢?

如果他乡其实是故乡呢?

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有了这份东北旅游计划和即将展开的东北之旅。

被长城包夹的东北

了解一个地区,地理是最基本的,而许多人对东北地区的地理认知还是比较混乱的,甚至对于哪些地方属于东北都有疑问。为此,我专门做了一张示意图,如下:

黑色线是明长城的走势示意,长城之外又名关外,所谓的关东也是以长城作为参照基准的。很明显,长城之外就是异域了。

另外,很多人认为长城走势与著名的400毫米年均降水线重合。而400毫米降水线则被认为是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以及富足文明与贫苦野蛮的分界线。

红色的细直线为胡焕庸线,也就是从黑河到腾冲的连线。这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此线东南占全国国土面积43.8%、却生活着94.1%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等都大幅度超越此线的西北部分。

胡焕庸线也被认为是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而这里显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东北地区。按照长城分界,东北是游牧民族的草场,而按照胡焕庸线,东北地区是农耕文明的沃土。需要指出的是,年均400毫米降水线的走势,在东北地区其实更接近胡焕庸线。

图中深绿色线是大兴安岭的走势示意,大兴安岭是一系列游牧民族共同的故土,东胡、鲜卑、室韦、契丹、蒙古、女真等等都是诞生于此,甚至有学者认为汉族也是发祥于大兴安岭。


定居后的蒙古马,有很很多悠闲时光

前面说了黑色线是明长城的走势,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金国为了抵御蒙古铁蹄也曾修建了自己的长城,被称为金界壕,其现存可考的长度超过5500公里。

金界壕的主要走势与大兴安岭的走势一致,换个角度看就是金国依托大兴安岭构筑了抵御蒙古人入侵的防御工事。这种行为可以看作金国学习汉人筑长城御敌的经验,欲把东北变成关内。可惜由于只学会了皮毛,万里长城在蒙古铁蹄面前不堪一击。

那么东北到底是农耕的沃土还是游牧的故乡?

东北在中华民族和文化之中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

内蒙古算不算东北?

提到东北一般都是指东北三省,也就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但是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也有大片土地处于中国东北地区。比如大兴安岭的绝大多数面积都在内蒙古境内,就连大兴安岭的行政中心加格达奇,严格来说也是内蒙古借给黑龙江的。

如果说中国地图是雄鸡形状,东北是鸡头的话,显然上图中的蓝色区域也就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都应该属于东北。而且现在这些地方的人,也认为自己是东北人。

锡林郭勒盟(红色区域)存有争议,如果能破除地区限制,其东部的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归入东北比较合理。如果不能打破地区,锡林郭勒整体不归为东北也可,这也比东北三省才是东北要合理得多了。

东北地区区划上的斤斤计较不仅仅是为了某种名分,更重要的是准确认知东北的范围,有助于研究和讨论这一地理区间内的历史和文明演进。

大兴安岭是东北的核心,她既像母体,不断孕育新的民族,也是桥梁,沟通着东西两侧。

大兴安岭东侧像是一个摇篮,很多民族在此发育成长;西侧则是广阔天地,更大和更加严酷的试炼场。


霍林郭勒的可汗山,蒙古历代帝王塑像

历史上,东北亚似乎存在一个民族弹射器,不断地向西发射一波又一波的民族,这种弹射能量很大,甚至干涉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弹射的动能主要来自于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的反击和驱逐,以及不同游牧民族之间的竞争挤压,而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民族得以出现,大兴安岭的养成能力则是关键。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不断的往来、交易,对抗、冲突,也是相互促进和提升的过程,而且历史上还数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诞生了统摄游牧和农耕的强大帝国。唐、元、清都是如此,并在清朝奠定了中国现在的领土框架。

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看这件事情,这并不太像你死我活的敌对冲突,更像是相克相生的伴生关系。

两个人十六天的行程

好了,介绍完背景,简单说一下行程。

这次行程计划由两个人完成,时间大概在15或16天。同行的另一人为传统媒体资深人士,因此途中会有较多的采访和讨论,争取能把问题探讨地深入一些。

也非常欢迎,沿途有想要分享心得体会的兄弟姐妹们与旅行实验室联系,或者在线提供自己的看法间接,不胜感激。


大体行程如上图,总里程在4500公里左右。标注出来的地名是预备落脚的地方,其中在哈尔滨会住两天。当然这只是初步计划,后续还会进一步完善。每天的行程都会有一篇文章,主要是梳理我查阅的资料内容,写完后也会最少有一个视频总结。

计划六月初出行,当然也要看哈尔滨的疫情状况。

如果你有对于计划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指出,再次感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