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可转债之五可转债之最

在自己收集可转债投资知识的时候,也无意间了解到了一些可转债的其他信息,今天先给大家分享一些这些八卦,以后慢慢更新!

最贵的可转债:英科转债(SZ:123029)

债中茅台,胜过茅台!

英科转债已经停止交易,退出市场,其实早在去年年中,就已经荣升为最贵的可转债了,成为债茅!(好像A股市场所有好的事情都跟茅挂钩,债茅、药茅、猪茅、纸茅等等)一支债券的价格,有100元涨到最高价3618.188元,最高收益可达35倍以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正股英科医疗因为疫情的原因,营收增长近6倍,净利润增长38倍,造就了这样一支大牛股。今年目前公布的三季报。21年三季度的财报各项数据已经和去年整年相差无几,基于目前疫情的情况,第四季度营收应该也会继续同比增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最低价的可转债:亚药转债(SZ:128062)

不知道以后是不是有债会刷新这个下线

之前说过,可转债有一个回售条款,就是在最后两年可转债价值低于70元时,是可以按照100元的价格来回售给上市公司的,所以及时很多可转债价值已经低于70元了,但是价格基本一直稳定在70元以上,亚药这个时候就跌破了70元,是笨鸟知道的最低价了。

低价原因也是由于正股公司本身的发展导致,亚太药业这个公司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因为本篇主要讲的是债券,所以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是让我很好奇的是,亚药公司竟然还没有被ST。虽然得到了一笔2.6亿元的拆迁款,但是笨鸟并不看好他能重整旗鼓。所以即使价格最低,也不敢参与。

36.85%这个涨幅超过了70%的股票的涨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挣,所以只可远观而不可参与!

最快的可转债:上机转债(SH:113586)

从2020年7月7日上市交易,到2021年1月29日最后一根K线,总共经历的时间才6个月多一点,可谓是快到极致了。整体收益也是非常可观,半年时间,债券很平稳地从140元就到了500元以上,如果这个债券不强赎的话,最高价值也在1000元以上!

最坑的可转债:泰晶转债(SH:113503)

应该来说,这个是很多人亏损最多的可转债,但是本身不是这个正股公司想要坑人,只是很多不明所以,结果导致暴亏,这里就要再次跟大家普及一下溢价率这个东西。溢价率=(可转债价格-可转债价值)可转债价值,溢价率大于0,说明价格高于价值,相当于高出价值购买;溢价率小于0,说明价格低于价值,相当于低于价值购买。

对比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上方股价走势和下方债券价格走势截然不同,上方黄框股价是下跌的,代表着可转债的价值是下降的,但是下方红框的可转债价格却大幅上涨,说明此时可转债价格已经脱离价值开始狂奔,所以不明所以的同学跟买之后就可能会出现暴亏。亏损多少呢?笨鸟算了一笔账,2020年5月6日发强赎公告,此时可转债要么被强赎,价格为108元+利息,要么转股,转股价值为134.75元!但是当天收盘价格364.94元。即将到来的亏损可想而知!所以可转债投资也不是随意买卖都可以赚钱的。

可以看看这张现在溢价率的截图,蓝盾转债,价格为239.876元,转股价值63.56元,转股则亏损73.5%,按照108元强赎则亏损54.98%。横河转债,价格为313.501元,转股价值90.93元,转股则亏71%,按照110元强赎则亏损64.91%还有盛路转债、广电转债等,要避免溢价率过高,价格过高的可转债

股东配售最少的转债:中银转债(SH:113057)

中银转债是笨鸟见过的股票配售最少的可转债,只有7.34%,相对其他股东配售率70%甚至80%的情况着实让人感觉很意外。大部分可转债上市都是上涨的,所以持有股票的股东,参与配售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如果正好持有股票,顺便配债基本是稳赚不亏的。关于配债的知识,可以参考笨鸟的:详解可转债之二股东配售

所以参与股东配售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大股东不参与的话,配售率就会少很多,这里因为中国银河本身股东(中央结算不能参与)和香港发行的股份无法参与,所以88%的持股股东无法参与,就造成了股东配售率低于10%了

中签率最高的转债:浦发转债(SH:110059)

浦发转债发行规模500亿,股东配售率52.72%,所以网下发行规模高达240多亿,导致中签率高达:0.3017%!也就是定格账户申请打新债的中签概率为3.017手,基本上是人手3签。

人均3手的中签概率前无古人,不知道是否后无来者

发行规模最大的可转债:兴业转债(SH:113052)、浦发转债(SH:110059)

这两个可转债的发行规模都高达500亿,本来兴业转债的中签率也应该非常高的,但是有166亿进行网下配售了,所以线上申购规模为106亿,低于浦发的线上申购规模,导致中签率为98.6%,基本是人手一签的状态。

目前看来,银行股发行的可转债规模都比较大,中签率比较高,后续笨鸟如果有发现其他有趣的可转债知识,会再此篇继续更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