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伊霍之事

古代权臣准备废立皇帝的时候都会说,欲行伊尹、霍光之事。简称伊霍之事

例如,董卓对李儒说:树立权威,立于当朝,无过于废旧帝立新君。然后对群臣说“今皇帝(汉少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

郗超跟桓温说∶"明公身居重任,如果不能效仿伊霍(伊尹和霍光)、行废立之事,就不足以重立威权,震慑天下。"

剧照

为什么要效仿伊尹和霍光的,因为这两个人都权倾朝野废立皇帝,但关键是人家都辅佐皇帝开创盛世,身后名极高。伊尹和霍光死后都是以天子之礼下葬,当朝历代皇帝都尊奉祭祀

开国护国商元圣

伊尹,辅佐商汤开创帝业,然后历任五代君王。第四代君王太甲,执政一段时间后开始肆意妄为,天下怨声载道,于是伊尹召集权臣废掉了太甲的王位,把他赶到地桐宫给商汤守灵去了,但伊尹并没有立新君,而是和诸位大臣一起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后面太甲悔过自新改过从善,伊尹又重新迎回了太甲,并还政太甲,自己继续做辅政之臣,太甲开始施行德政,百姓安宁,诸侯咸服。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后八年,伊尹去世,因其开国、护国的卓越成绩,沃丁决定以天子之礼将其陪葬于亳都,与商汤并祀。

麒麟阁榜首大汉周公

霍光,武帝时期大臣,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作为托孤大臣辅佐汉昭帝,武帝托孤的时候给了霍光一幅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汉昭帝驾崩后因为无后,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即位后淫乱无道,霍光废除刘贺帝位改封海昏侯,拥立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史称汉宣帝。霍光辅佐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使大汉重新焕发生机,史称昭宣之治。霍光去世后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按照相国萧何故事(天子之礼),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

伊尹和霍光受历代推崇是因为辅佐皇帝开创盛世,而不是废立皇帝。但后世权臣的思考重点在伊尹霍光通过废立皇帝确立了无上权威,而且享誉多代。所以他们所谓的行伊霍之事不过是给自己戴高帽罢了。

为什么伊尹和霍光废立皇帝并没有引发朝野动荡反而开创盛世呢?因为说实话人家本身的实力就是要高过一些皇帝的,伊尹是辅佐商汤开国的大臣,还是商朝大巫师,巫师在商朝地位很高,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时期祭祀和征战之前都是要通过巫师占卜沟通天地的。伊尹自身政治地位高,治国水平高,还是精神领袖,有足够的能力化解帝位交接时期的动荡。

霍光陪伴汉武帝二十余年没犯过一件错(这说明霍光极其谨慎,但前提是政治手段高,否则也不能陪伴汉武帝二十余年,武帝一朝打败仗是要夺爵入狱的,他老人家可容不下吹水摸鱼的人,李广都多厉害了,还多次被贬为庶人呢)。武帝托孤的时候给了霍光一幅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武帝去世后仅凭这幅画,霍光就是帝国第一人,但人家依然辅佐汉昭帝和汉宣帝开创盛世,让武帝后期疲惫的汉朝重新焕发生机。最后汉宣帝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降汉,郅支单于被汉将陈汤所杀。汉朝领土达到了历史最大,2560万平方公里。汉宣帝排名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为榜首。

伊尹、霍光为什么受人尊崇,因为他们有能力改朝换代但依然选择保住王朝传承。而不是像董卓那样打开潘多拉魔盒断了王朝传承;像王莽、司马懿那样窃居高位。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