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卷无关,我来点破教育中孩子熬夜写作业,家长焦虑的本因

先算一笔账

我家孩子现在七年级,周一到周四,每天早上7点钟出家门,晚上8点半进家门。周五下午3点半放学,周末作业和兴趣班加起来差不多得8小时。

每天按10点睡觉计算,孩子可支配的时间:周一到周四合计4小时,周五大概有4小时,周末有8小时(有半天户外活动)。满打满算,合计16小时的样子。

换句话说,就算我把孩子自己可控的时间全拿来卷,也大抵与他在校一天的时间相当。这很清楚的说明:教育的主阵地在校内!

这不废话吗?但是,仔细看看身边,再想想,有几多家长、孩子是真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主阵地上的?不奇怪吗?

前一阵子我家孩子受同学刺激,回家自己又说要刷题,但10点一过,就呵欠连天。我叫他赶快洗洗睡觉,他说不行,非要强撑着。

“你的长处是专注力高,要保证课堂上专注,就要休息好。你现在精力不济,刷题根本没什么效果。

就算有效果,你多刷一个小时,晚上休息不好,影响明天白天一整天上课,你觉得划算吗?”我说。

“这是真正的捡了芝麻丢西瓜,如果长期如此,会不会越努力成绩越差?更严重的是,不仅影响身体,而且你体会到的也不是学习的乐趣,而是熬夜的艰辛。

学习并不是非要把自己搞得很辛苦才行。”

孩子听了觉得有道理,心安理得去洗洗睡了。

主动听讲

第二天,我借机给孩子鼓鼓劲儿说,如果想成绩再上一层楼,你不需要额外刷题,只要保证上课主动听讲就可以了。

“主动听讲”这个词是我独创的,它比“认真听讲”更进一步。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认真听讲?

如同叫孩子“好好学习”一样,我们天天挂在嘴边叨叨,实际上没几个人能把它说清楚。

我们以为孩子知道,孩子自己也以为自己知道。实际上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别提了。


认真听讲简单说就是要眼到、手到、心到。课堂上眼睛要跟着老师转,重难点要记一记、画一画,还要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起码要做到这些,才能保证课堂的专注。

主动听讲则更进一层,比认真听讲更主动,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前认真预习,事先弄明白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以便更合理的主动分配课堂精力。

二是主动关联思考,举一反三,在课堂上把新学知识与已学知识(不限于本学科)融汇贯通,理清相同点和不同点。

家长的误区

1、没有意识到课堂的重要性。这个时间账前面已经算过了,它的对立面就是迷信校外的努力,包括熬夜刷题和上辅导班等等,试图通过私下的努力来惊艳所有人。

孩子不是机器,你把他自由可支配时间填得满满的,那他就只能拿上课时间来娱乐休息了。

所以很多孩子课下真的很努力,但成绩也真的一般,原因就是课堂上没怎么努力。

2、不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认为的孩子在校情况是不是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不要说在校,就算在家,可能很多家长都想象不出来孩子脱离自己视线后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甚至当着我们的面假装看书,实则看手机等等。

我知道有不少孩子,校内校外判若两人,说出来可能他们父母都不会相信。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熬夜写作业、上校外课,很可能只是流于形式,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

特别强调一点,患抑郁症的孩子,会在亲人面前假装开心。很多悲剧发生之后,家人都说孩子看起来一切正常,实际上是他们没有关注到细节,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盲目学习,特别是超前学习。其实有一阵子我也有非常巨大的冲动,特别是我觉得自己孩子理解能力还可以,而且时间利用得也不充分。

后来我发现,孩子有他自己的节奏。因为他在学校绷得比较紧,就指着回家可以放松下,调整调整。

结果一回家哗啦啦我给他搞一堆要学的东西,虽然迫于我或者同学的压力,嘴上不说,但行动很实诚,各种拖拉磨蹭。我见势立即就全停掉了。

我研究了一下中高考,数学大题原则上是不允许直接用超纲的知识来解题的(竞赛另说)。我的理解一是会给统一阅卷带来不便,二是会引发更恶性的超前学习竞争。

我也仔细看了下孩子的数学题,所谓的难题、压轴题,需要的不是超前学多少,而是对目前已学知识的理解有多深刻。

直白说,就是超前学得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拿到高分。很多超前学习的孩子,知识够了,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然达不到。

这也是很多孩子超前学了很多,成绩依然平平的原因。实际上,再一般的高中,高三基本也都是复习,你不超前学,也还是提前一年完成了。

怎么做

其实早在孩子上小学时,看到一些家长晒孩子深更半夜还在写作业,我真的很惊慌。请教了很多老师和优秀的学长,告诉我的大都是“紧跟老师,抓住课堂”。

话很简单,但直到最近我才彻底想明白。我的心一下子很平静了,一点儿焦虑感都没有。

当然,对于自己的孩子,我还是做了针对性的加强优化。

1、帮孩子把认真听讲升级为主动听讲,前面已经仔细说过了。本来我家孩子课堂就很专注,无非是加了些“内心戏”,课堂上争取举一反三,融汇贯通。

为了配合上课主动听讲,我是严禁他下课刷题的,因为不保证课间的松弛,就无法保证课堂的紧张。

所以我要求他课间只喝水、上厕所,再就是找同学聊天。特别鼓励与同学聊天,既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可以相互启发,还达到了休息的目的。效果绝对比刷一两道题强。

2、认真休息,这个主要是周末,有两层意思。

一是把休息纳入学习计划。比如想打游戏,想玩手机,都可以。但要有一个时间计划,避免失控,出现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的情况,那可不行。

二是尽量主动休息。学习累了往沙发上一躺,刷手机,这种休息极其低效,尽量动一动,最好出门活动。

3、放松心情,抛掉一切压力。这也包括两方面,学习上和生活上。

学习上。在牛娃遍地的学校,没有一个同学可以小觑,压力真可谓如影随形,孩子也几度搞得惊慌失措,我都一度搞得乱了方寸。

现在一般我会时不时与孩子一起分析,分析他的优缺点,分析学习中的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这篇文章,其实也是与他讨论并践行的结果。

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不断吸纳他们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活上的压力更隐蔽。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写个周记,我一走近,他就合上本子。刷个手机或者跟同学聊天,我一走近,他就黑屏。

我索性直接跟他表明:我无意窥探你的小秘密,除非你许可,不然我绝不会看。

我说到当然做到,即使他的聊天账号与我关联了,我也从没登陆过,更没点开看过他的任何私人消息。

还有睡觉睡过头,在外面玩玩过头等情况,我都跟他说明,这些都是休息,不能算浪费时间,更不能因此而产生内疚感。与其内疚,不如立即开始。

所有这些,为的就是消除他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在家里可以彻底的放松心情。


写在最后

更好的休息,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对那些初中有些恨不得小学就写作业到半夜的孩子,我一直有几个问题。

1、家长仔细看过孩子的那些作业吗?真的都值得一做吗?

2、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效率高吗?写完对孩子有提升吗?

我认为做家长的,要尽最大努力不要让孩子把精力浪费在低层次的无效重复上,这个后果很可怕。一是大人孩子都会很累。二是伤害孩子的自信——都这么努力了还学不好,怎么办?

所以,尽量让孩子休息好,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再谈其它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补充说明一下,这些只是我的思考和实践,肯定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仅供参考。


如果您觉得有用,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是我的动力。我是伟大时代,一起用心培养孩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