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能不能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文化
23回答·2173阅读
陌上花开mshkts

2017年06月06日

我所希望的是能,诗词是我国浩淼文化银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髓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参透领悟的,它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继承发扬,诗词大会以新的方式使诗词得到弘扬,应该得到我们的支持。

杨早讲史

2017年09月22日·学者 代表作《野史记》《民国了》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中国诗词大会主要是考记性。全民记性好,能不能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如果你说能,我就搬个小板凳来听你怎么论证。

我们这个民族,不知是不是因为在远古就产生了“巫史”的传统,巫师的角色被史官代替,于是以历史为宗教,于记忆力有一种谜之崇拜。汉代开始的今古文经之争,源头就在于是采信伏生等人凭记忆写下来的今文经书,还是信奉“鲁恭王坏孔子宅”等处得到的古文经书。现在去北京国子监,还能看到一套“世界上最重的书”,是清代生员蒋衡楷书抄写的《十三经》,献给乾隆,乾隆命石刻留于太学。而在民间传说中,总说这套经是蒋衡默写出来的,所以珍贵——记忆力强真是自带魅力光圈。

具体到考试,尤其是文科(近代之前全是文科),那就是出题者与考生记忆力的大博弈。朱元璋农民出身,要求八股出题局限在《四书》范围内,其实是偏帮一下买不起更多书的草根们。然而百余年下来几乎《四书》几乎每一句都有范文,都能背诵应考,考官们绞尽脑汁,发明了“截搭题”,就是上一句尾接下一句头,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可以出题为“亦说乎,有朋”,这篇文章让苏有朋来写他也抓瞎。至于上一章搭下一章,这本书搭那本书,就更是胡话大全,无非是最后决出晋级者(进士)与冠军(状元),很像知识性综艺节目的玩法。

那些说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才知道诗词这么有趣”的,知不知道清末民初上海有一种“诗谜”的玩法?摆摊者列出一句罕见的古诗,挖去其中一个字,然后列出四个字的选项,你可以随便押一个字,买定离手,通吃通赔。以何为正误依据?他拿出一本古书来——这是他前天到城隍庙找高手刻印做旧的。当时上海滩啊,为这个游戏疯魔,多少人自负才学,输得倾家荡产,纷纷跳进黄浦江当浮尸——诗词是不是很有趣啊?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昌盛,一定跟诗词游戏风行有关吧?

有人会说:至于这节目还是让人亲近古诗词,比什么什么晚会总强过许多吧。嗯,你们为于丹辩护时,也是这么说的。你们这么热爱传统文化,总该知道孔子说过一句“恶紫之夺朱”吧?为啥孔夫子不说恶丹之夺朱,恶青之夺朱,非要跟紫色过不去呢?孔安国说了,因为“紫”是“朱”与“黑”混合的“间色”,近于朱而非正色。所以啊,这些貌似清流,实则有寄生虫的桶装水,才是该使劲挑挑毛病的吧。

同城搜铺网

2021年11月07日

沁园春·张家界

作者:龙金慧 2018年9月3日张家界归来于西安

金秋初到,艳阳正好,张家界游。

看万山根根,拔地而起,直上云霄,心惊肉跳。

潺潺溪流,郁郁古树,静观游人戏山猴。

袁家寨,绝顶阅山海,此来无悔。

搜铺精英同游,议商海峥嵘岁月稠。

登天门山顶,和风怒吼,目光旅行,心灵散步。

脚踏河山,胸怀梦想,勇往直前莫回头。

抬头看,风光更无限,走遍神州。

琴屿书香

2017年04月25日

中国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所以一定能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1.参加面广。

中国诗词大会参加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外国友人也有参加,而且直播时,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答题。让广大观众都能关注。

2.文化的示范作用。

在这方面影响深的尤其是学生。我儿子就是经由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而从不爱背唐诗,到迷上唐诗的。

3.由诗打开更大的窗。

诗的产生有其文化和历史背景,一旦爱上诗就会去关心相关文化背景 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

由此说明,中国诗词大会一定会带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Chris-蝶舞

2017年04月25日

我觉得是可以的,首先他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现在可以听到很多这类的讨论。

其次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他对下一代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看到电视上那些孩子那么厉害,我身边很多妈妈都不由自主的想买一些唐诗一类的书教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提高。

我就每天带孩子阅读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我们每天都要读一段,我觉的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熏陶中慢慢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