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当道,真的要怪观众吗?再问一句,到底什么是垃圾电影?

“说到垃圾电影,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这么多垃圾电影?中国电影现在让观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对不对?如果不去捧这个场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制片人也就不去制作垃圾电影了。可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冯小刚
  • 烂片当道,真的要怪观众吗?再问一句,到底什么是垃圾电影?-图1
33回答·2.1万阅读

这句话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冯小刚导演说的,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其实乍一听,我觉得挺对的,观众决定市场,而现在市场恰恰是烂片生存的沃土。可是仔细想想,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冯小刚导演说得有道理,但是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垃圾电影应该如何界定呢?很显然,在冯导看来,他的《我不是潘金莲》和即将上映的《芳华》肯定不是垃圾电影了。不过以他的界定,像《速度与激情7》这样的电影则是归类到垃圾电影的行列中,因为当《速度与激情7》一度成为中国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时,冯小刚就炮轰这部电影:没看完就走了,因为这部电影只看到科技,没看到人心。不少人与冯小刚的观点有些类似:看不到人心的电影,都是垃圾电影;或者说,以讨好观众为目的的纯粹商业片,都是垃圾电影。因为冯小刚在论坛上还反对了“观众是导演的上帝”这一观点,他说:“别扯淡了,观众是导演的对手,导演要想着我怎么去征服你,用影片和诚意去打动观众。”

第二,讨好观众的电影是垃圾电影吗?商业片的基本法则就是,“观众是影片的上帝”,商业片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观影诉求,努力地讨好观众。现在很多人喜欢贬低商业电影,其实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式偏见,在这些人眼里,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批判性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反之,迎合观众口味、通俗易懂、情节简单、安安分分当爆米花的商业电影,就是垃圾。这个观点暴露了对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的无知。

这些人不知道,①电影产业的发达和完善,其前提条件就是商业片的成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商业片已经有了一套讨好观众的方法,它为电影制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标准化模式和调动资源的方式,能够保证电影最基本的制作水准,并极大满足观众的观影预期,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

②商业片能最大限度激发出资本与人才的参与欲望。电影是高投资、高风险项目,没有清晰的盈利预期,市场稳定性就差,风险可控性不足,整个市场就是脆弱的,电影的良性发展便缺乏动力。

现在的事实是:商业片是整个电影产业的主心骨和基石,不论是中国、好莱坞还是我们印象中的艺术电影之国法国,它们电影市场份额的80%以上都是由商业片贡献的,没有商业片,没有盈利可能,电影这个产业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你可以说商业电影都是一些“二流电影”,或者没有什么艺术追求的电影,但不能说它们是垃圾电影。确切地说,垃圾电影是那些拍砸了的商业电影,它们连最基本的工业水准都没有。并且,垃圾电影也包括那些拍砸了的文艺电影。并不是说你导演高举艺术大旗,打着探讨人心的旗号拍出来的电影就高贵典雅了,不少文艺片故弄玄虚空洞无物,它们也是垃圾。

所以,这次我很赞同著名电影批评家戴锦华教授说的“急功近利的资本才是祸首”,他就直言反对冯小刚导演的看法:“责任大概不在观众吧,因为今天中国电影市场高度垄断,排片率决定一切。据我自己观察,2016年是资本立威。我掌握资本,掌握电影制片公司,最重要我掌握院线。我想要的片子,排片率往上铺。垄断一定程度上造成观众学习的能力被限定了。”

我觉得戴锦华教授这次真正说出了问题的核心。垃圾电影的投资、生产乃至最后的上映,背后都离不开资本这双大手,因为有了资本,电影才有钱开拍,有了资本,电影才有钱宣传,也只有有了资本,电影才能排到好档期,得到尽可能多的排片

2016年前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许多影视公司很轻松地赚到了快钱,传统产业的衰退让热钱涌入电影市场。这本是一件好事,它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越和充足的创作条件。

但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当行家的资本介入,资本与电影制作双方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而当完全不懂电影的资本方介入,这是最惨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当急功近利的资本越多,电影往往就只是一个赚快钱的项目。

资本的逐利本性带来的急躁和急功近利,严重损害了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比如,太多资本想着“短平快”地挣钱,你别跟我谈什么导演技巧、演员演技、影片质量,只要能给我赚到钱就可以。许多电影人屈服或者臣服于资本所有者,立即缴械投降!这直接导致了过分依赖粉丝营销的IP受捧,以及一大堆IP烂片的出现。

还有排片,中国电影市场其实并不缺少优秀的作品,只是它们往往缺少排片、没钱宣发,观众可能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它们就被挤出院线了。从王小帅的《闯入者》开始,我们就频频在新闻里看到导演和制作人的各种“求排片”。其结果就是戴锦华说的,“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忙,抽时间看场电影不容易,我们进到影院,很多厅在演的电影,是最吻合我们时间的,我们别无选择。”并不是观众爱看垃圾电影,而是很多时候,他们只有垃圾电影可看了。

总之,资本并不是罪魁祸首,急功近利的资本才是,而选择在资本面前下跪的导演、制片人、演员等,都是垃圾电影的帮凶。



当然,观众作为电影消费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垃圾电影太多,他们也脱不了干系。事实上,资本是最聪明的,它们之所以急功近利,是因为它们知道观众好骗,可以骗,真的被骗了也只是在网上骂两句并不太有所谓,下一回他们还是会走进影院。杜绝垃圾电影的泛滥,也对需求端审美水平提高,这是对观众提出了要求,我们爱看电影,也要懂电影。

垃圾电影的泛滥,也折射的是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诉求、普遍不高的观影水平,与落后且急功近利的电影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锅观众背不起,这个矛盾,应该只有整个电影行业的改革才能解决。

扛gang鼎

2017年07月30日

有烂片很正常,毕竟精品总是少数!但令人震惊的是烂片演员高片酬、烂片制作高成本、烂片宣传高力度、烂片放映高票房、烂片播放高收视,我们的媒体一直在灌输青少年烂的才是好的,青少年被灌输扭曲的人生观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制作方都去迎合这种扭曲才可以盈利,恐怖的恶性循环!比如鹿晗的择天记,不管演技有多烂,因为他是鹿晗,所以就都是好的!比如颖宝的楚乔传(赵丽颖的演技还算可以),不管剧情有多垃圾,因为是颖宝演的,所以就是好的!谁能告诉他们介于好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灰姑娘都可以变成公主、女主被所有男人舍命去爱、男主酷酷的耍耍帅就天下无敌了……谁能告诉他们现实到底是什么?毒害青少年就是毒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飞扬重名

2017年06月22日

中国绝大部分的电影花费都在演员,宣传,制作上,整个创作团队都在以圈钱为目的,完全不顾观众感受,而观众更在乎的是讲好一个故事,而不是3D就是高大上,不是有特效就是好电影,中国电影就算完全照搬好莱坞模式也不会出现好莱坞的效果。中国电影历史并不长,以后的路也很漫长,但电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你可以不文艺,可以不搞笑,可以看不懂,重要的是请把一个故事用电影技术表达出来就好,简单而又不失智慧就可以。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质量并不高,烂片也会有人去看,也许就是看一个明星。但中国观众也不傻,好不好看了就知道,长城特效大片,张艺谋也把最拿手的色彩元素运用的很好,特效也很出众,明星数不胜数,但一部电影的成功不是这些可有可无的元素决定的,故事才是电影的根本。反之简单的烈日灼心没有特效,演员演技在线(个人认为邓超不演喜剧,他就是一个好演员),特点就是故事好,中国观众以足矣。国外的就更不用说了,设计政治,敏感话题,因为中国国情,根本上不了大荧幕,更别说调侃领导这样的话题了,但生在这个国度政治干预太多,不管是什么领域,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无人区的反复剪辑过申让中国观众看到了,广电对于电影导向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为什么像小时代这样价值观扭曲的电影都快出成连续剧了,也没有一个正统干预呢?观众是电影真正的受益者,垃圾电影固然可以不出意外的上映,可最后对观众的影响,和对中国电影的失望谁来买单?观众是最无辜的,垃圾电影是最受益的,而有关部门是最无知的,可以不懂电影,但也别糟蹋电影。



狗狗达叔

2017年08月15日·建筑企业二级建造师

垃圾电影就是观众不爱看,不想看,看了想骂街,票房很低的电影!骂观众是垃圾的导演,一辈子拍的电影,票房都加起来也没有战狼2高!所以说,大导演不一定就能拍出好片!也会拍很多烂片!烂片由烂导演,烂编剧,烂演员,烂制作,打造而成!缺一不可!

苍茫152874290

2017年08月05日

编剧不会编故事,导演不会讲故事,演员不会演故事,甚至把一部电影演成了一场综艺秀,而观众无法进入剧情中而呼呼大睡,看完后就开骂。不要怪观众骂你,因为你欺骗了观众的钱和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