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郑州的古诗词?

8回答·5747阅读
一路吃河南

2017年10月23日

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2] ,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市,西依洛阳市,南与许昌市、平顶山市接壤,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焦作市相望,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登郑州夕阳楼》作者:唐·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宿郑州》唐 王维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偈颂八十五首——枣出郑州》作者:宋 释妙伦一夏九十日,今朝事已周。寒山逢拾得,把手话来由。且道个什么,梨出青州,枣出郑州。《送友人郑州归觐》作者:唐 赵嘏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郑州【作者:孙山】南北更无三座寺,东西只有一条街。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郑州浮波亭【作者:王随】潋滟波光入座寒,翠翎雪羽下云端。林花四绕馀何称,好种青青竹万竿。郑州联句【作者:张秉】函关秋霁雁初回,六里商於晓色开。四皓有灵应笑我,谪官方始入山来。郑州浮波亭【作者:陈尧佐】碧玉波光四面寒,虚空檐宇出林端。尘埃未到交游绝,绕座扁舟与钓竿。郑州浮波亭【作者:吕夷简】清波环绕地无尘,榜署嘉名得意新。若问经纶康济术,亭中兼有钓璜人。

河洛听雨

2017年10月31日

鹧鹕天·郑州街头有感

河洛听雨 2017-10-20 19:23

古塔晴云耸岌峨,(注1)

商都城上漫藤萝。(注2)

夕阳楼赏夕阳景,(注3)

熊耳桥观熊耳河。(注4)

大宾利,小飞摩。

车流如织路人多。

中丁已逝三千载,(见注2)

青史卷卷瞬息过。

古籍

梁思成所绘开元寺塔图

注:

1.“古塔晴云”为旧郑州八景之一,可惜开元寺塔抗战时毁于日军炮火。

2.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的隞都。商都城墙大概是商代遗留在地面上极为罕见的残存建筑了。仲丁(或中丁)为商代第十位国君。

3.夕阳楼就是郑州历史上同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齐名的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古籍有记载,楼已不存,有《夕阳楼》碑出土)。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客居郑州时曾写下《登夕阳楼》的名篇:“柳暗花明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4.熊耳桥是位于南关熊耳河上的一座石拱桥,这桥明代时就有了,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熊儿的人。熊儿本名叫熊二,是郑州西南石柱村(现新圃东街一带)人,因二和儿谐音,熊二后来被叫成了熊儿。有一年秋天,郑州雨多水大,南关外的小河经常泛滥,淹了庄稼,泡了房屋,两岸百姓苦不堪言。熊儿便把自己积攒的钱拿出来,带领周围群众挖河筑堤,排洪导水,把害河变成了益河,涝时可以排泄洪水,旱时可以灌溉田地。为方便人们行路,熊儿又在南城门(今南大街与城南路交会处)外的河上修起一座石桥。人们为了纪念熊儿的功德,便将桥冠以他的名字,河也因桥得名,叫作熊儿河。因为谐音的缘故,后来熊儿河就被称作了“熊耳河”。熊耳桥为郑州人民服务了几百年,至今仍在使用。去年郑州市为保护古桥在此处设了限高装置,禁止大型车辆通过,原来经过公交线路也改了道。

Q小倩628

2017年10月23日

1、 《登郑州夕阳楼》

作者: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2、《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作者:唐 . 李商隐
蓬岛烟霞阆苑钟,三官笺奏附金龙。
茅君奕世仙曹贵,许掾全家道气浓。

3、《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作者:宋 苏轼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4、《宿郑州》
作者:唐 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5、《途次郑州》
作者:宋 寇准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6、《哀周郑州沛二首》
作者:明 徐渭
莫以拘挛辈,交攻放达偏。
穷如知老后,乐似欠年前。
匣藻鲛俱泣,园花石共迁。
伤心能几辈,教我不潸然。

7、《夕阳楼》
作者:清 王士祯
野塘菡萏正新秋,红藕香中过郑州。
仆射陂头疏雨歇,夕阳山映夕阳楼。

8、《夕阳楼》

作者:明.冯振

下舂林杪拂红绡,嵩华西看半寂寥。

十二阑干吟独倚,三千风月坐相邀。

长天秋水悠悠静,孤鹜残霞缕缕飘。

古往今来多送别,不堪烟景晚萧条。

9、《永福湖和杨郑州》
作者:唐 . 贾岛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10、《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作者: 唐.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转旆趋关右,颁条匝渭阳。病吟犹有思,老醉已无狂。尘满鸿沟道,沙惊白狄乡。伫闻黄纸诏,促召紫微郎。

11、《过郑曲》

作者:唐.祖咏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

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

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

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12、《郑州浮波亭》

作者:宋.王随

潋滟波光入座寒,翠翎雪羽下云端。

林花四绕馀何称,好种青青竹万竿。

河南旅行

2017年10月25日

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千年往事凭诗见,那些描写郑州的古诗词,有多少人能记得?

登郑州夕阳楼

李商隐(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郑州夕阳楼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无数文人墨客骚人雅士为它倾注了大量的赞美笔墨。如今,郑州古玩城位于郑州老城西南五里许,根据夕阳楼的原型复原重建。

宿郑州

王维(唐)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

全诗在征途愁思中以简淡自然之笔意织入村野恬宁景物,又由恬然的景物抒写宦海沉浮的失意、苦闷和孤独。全诗诗情与画境的相互渗透、统一,最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

板桥路

白居易(唐)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板桥位于中牟县城东7公里处,跨古渠有板桥,旁边有一村名叫板桥店,唐代在此设立驿站,名板桥驿。

归嵩山作

王维(唐)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描写的是诗人王维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嵩山位于现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为五岳之一,因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夏商时称其“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天室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游少林寺

李商隐(唐)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这是诗人沈佺期在盛唐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他游赏少林寺所作。此诗前半部分写入寺游赏古迹,抒写诗人对少林名刹的敬仰心情。后半部分述游赏过程中景色变化,以及归路晚景之绮丽,显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精巧笔致。登封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管城新驿记

李商隐(唐)

驿于城中,马日遽不时。

四门牡键,通夕弗禁。

请更于外,遂永便安。

郑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唐代也是一些重要道路的交汇点。 管城驿是中国古代驿站制度的标本。唐代鼎盛时,管城驿很辉煌; 唐帝国衰落之后,全国很多的驿站都荒废了,管城驿依然兴盛,可以看出唐代时期郑州的重要性。

张子野赴官郑州

梅尧臣(北宋)

尽室寄东里,一官辞上都。

只应乘小驷,宁肯蹑双凫。

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

梅山为余访,还有旧家无?

这首诗传达了两个与郑州相关的信息。一是从“梅山为余访,还有旧家无”可以看出:北宋著名诗人、史学家梅尧臣曾在郑州梅山附近住过,或其祖籍在郑州梅山附近;二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曾到郑州任职,从“宁肯蹑双凫”的诗句看,比梅尧臣年长十二岁的张先任职级别可能低于知州,应是被贬离京。两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送别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挚的忘年交情,透露着理解、尊重、信赖和同情。“秋雨”“高风”二句尤为精警,诗人选取仆射陂和子产庙作为代表性景点,描写了陂水碧绿、梧实金黄、色彩烂漫的深秋郑州景色,留给人无限遐想。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