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胃病九个寒”,如何驱赶体内的胃寒呢?

  • “十个胃病九个寒”,如何驱赶体内的胃寒呢?-图1
  • “十个胃病九个寒”,如何驱赶体内的胃寒呢?-图2
110回答·124万阅读
程氏针灸程凯

2021年04月09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食物的消化,气血津液的生成以及体内清浊的升降全赖于此。因此在脾胃运化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消化系统,轻则出现食欲减退、脘腹饱胀感,重则出现胃痛、胃溃疡及重度消化不良等。此外,当今社会出现得越来越多的肥胖体质也与脾胃的收纳代谢失调有关,最终导致水湿在体内的淤积而成。

脾胃虚寒 | 摩中脘

脾胃虚寒多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

典型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手足不温,大便溏。其证要点为“隐痛”,因脾胃虚寒使运化迟缓,故胃痛隐隐,脾阳不振则四肢倦怠,虚则喜按,寒则喜暖,得温热则痛减。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及运化水谷,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为胃之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此穴是胃部气血聚集之所,最善于调理肠胃。亦为六腑之会,可健运脾胃,调理气机。适合用温热刺激,摩热、热灸均可。

中脘穴被称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特别是胃的精气都会汇聚于此,所以先摩热中脘穴,让胃先热起来。

摩热中脘穴的方法是先将双手搓热,停放在中脘穴处,然后在原地摩动,注意频率要快,范围要小,不要向下用力,而是快速在穴区表皮摩动,直到感觉穴位处发热,并且热力逐渐向下渗透为止。

营养海贼团

2017年12月28日·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胃病是个很容易怕冷的病,尤其在冬季和春季,北方人特别明显的有这样的感觉。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你的胃病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有一种就是脾胃虚寒型,大概的症状就是胃部疼痛比较明显,在饭后症状有缓解,饭前或者饥饿时会有不适,这种类型同时伴有手脚冰冷的症状,而且比较容易腹泻。

这时候你的饮食调理就应该经常吃温热的食物,帮助祛除寒气。所谓“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类型的人群最多了。那么这类人群怎么办?

食疗调养是最好不过的方式了!好了下面就推荐几个方法。

首先在平时调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在胃部要不适的时候喝上一杯温热的饮品就会马上缓解这样的不适,建议随时准备一些这样的食物,比如温热的牛奶、一杯热杏仁茶、一杯热巧克力,当然也可以是很好喝的美味的水果茶,水果茶可以选择比较容易促进食欲的水果,比如美味的奇异果、百香果还有可以帮助胃肠道消化的菠萝茶,然后之后开饭时你会觉得胃部很舒服。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准备一些帮助保暖的东西,比如热水袋、热坐垫,一旦觉得胃部不适马上让温热的感觉包围起来是非常棒的选择,快试试吧。

好了,再来说说食疗方

小茴香是一种具有温中散寒的食材,选用小茴香具有很好的暖胃效果,我们经常会吃到美味的茴香水饺,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驱寒暖胃的食材。觉得胃部不适快来试试!

这里推荐一个党参大枣茶,取党参15克、大枣2个、陈皮适量泡水代茶饮。功效:党参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而陈皮具有和胃的效果,两者搭配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大枣则对脾胃虚寒很有帮助。

【营养海贼团】依一:医院营养科工作

家庭医生杂志

2018年02月27日·《家庭医生》杂志官方账号

胃寒,并非专指某一种专门的胃病,而是中医所认为的一种脾胃不适状态,或因脾胃阳气虚衰,或因寒邪侵犯,与胃寒对应的是胃火。

怎样算是胃寒

常见表现是胃脘疼痛;不论冬夏,均喜热饮,热饮后,不适感缓解;舌苔淡白

不同人群胃寒原因有所不同

  • 年轻人、青少年儿童的胃寒,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生冷饮食所致,譬如夏天爱喝冷饮、吃雪糕;

  • 一些体弱少儿,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而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也会加重胃寒;

  • 中老年人一方面体质下降,另一方面多因不分证型,过多食用清热解毒凉茶;

  • 职业人士,则常因三餐不对时、过饱过饥,加上精神压力大,而加重胃寒不适感。

看看你是哪一种?

吃对了,能把寒胃温过来

胃寒调理道理简单, 寒则要温之。

这个温有两种含义:

一方面指的是吃热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选择温性的事物。

吃热食,尤其是夏天,不要直接食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尽量少吃雪糕冷饮,偶尔解馋可以,注意不要冷热交替,以免脾胃刺激;

选择温性食物。

  • 肉类羊肉、牛肉等属于温性;猪肉、鸡肉相对性平;

  • 巧用温性调味品烹调寒凉的食材。譬如一些水产品,如螃蟹、贝壳类等多寒凉,一方面尽量少吃;或者在烹调时,多用生姜、胡椒等温性调料,加以调和。
  • 蔬果选择也要留心。很多题主都提到了,荔枝、龙眼、大枣等是温热性水果,而 香蕉、西瓜、梨、山竹等偏寒凉,不要多食,这里不赘述。


最后提醒,脾胃虚寒者也更要注意腹部局部保暖。特别是夏日开空调睡觉时,腹部一定要覆盖薄被。

养生杂志

2022年07月11日·《养生杂志》官方账号

分享个身边亲人的案例。一个中医小方,调理好了我爸多年的胃寒,材料厨房就有。这个方子不仅对胃寒有用,对解决体寒怕冷、宫寒痛经等体寒问题,也非常有帮助。

大概从我爸40岁开始,胃病一直断断续续的发作,老胃病的症状他都有,主要有三点:

生冷一点都吃不了

夏天天气再热,爸也从不喝冰啤、冷饮,因为喝下去胃痛很容易发作。甚至凉菜、西瓜之类的生冷吃多了,也容易拉肚子和胃痛。


消化和吸收功能差,怎么吃都不长肉

我爸年轻时有130多斤,看起来甚至有点发福。但自从肠胃出了毛病,经常饭后腹胀,消化和吸收功能也有了问题,几年时间就瘦到了100斤上下。我妈着急,我也着急。

胃痛成了家常便饭

在我的印象中,我爸吃了辛辣胃痛,天气冷了胃痛,吃饭不按点儿也胃痛。他胃痛时捂着肚子,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蜷缩,看起来非常痛苦。现在回想起这段记忆,依然能刺痛我。


我爸的情况,让我对胃寒相关的信息非常关注。后来我到《养生杂志》工作,在采访一位中医药大学的老教授时,我和他聊起我爸的情况,他分享了一个治疗胃寒的小方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分享的一个小方: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和艾绒一起打烂,在睡觉时放小指甲盖面那么大一块到肚脐里,用橡皮贴封住就好了,在道家叫灸脐法。南怀瑾大师对肚脐贴的评价是:这是个真正的好方子,老年人和阳虚体寒的人、湿气重的人、心肾不交引起失眠的人很适合。



桂圆、花椒和艾绒在农村很常见,我妈就自己收集材料捣碎,给我爸做肚脐贴。第一天贴肚脐贴时,我爸说感觉肚脐周围有些温热,觉得很神奇。第二天一早,平时雷打不动蹲半小时厕所的老爸,几分钟就很流畅地排空了肚子。他跟我说,感觉很舒服。

当时,我爸感觉这肚脐贴可能是有作用的,就坚持贴。

后面几天,我爸的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响,有时还拉肚子。我又找老教授咨询,老教授耐心跟我解释说,我爸的胃寒太久了,就好像结了一层冰,而肚脐贴是热性的,贴上就把这些冰融化了,其实是在排寒气。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是有效果的,要坚持贴。


事情已经过去五六年了,我爸以前吃完饭胃胀,吃了生冷拉肚子和胃痛,这些毛病几乎没有再犯过,身体也恢复到了120斤左右,比以前健康很多。也是久病成医,我爸一旦觉得胃有点不舒服,就会让我妈做肚脐贴。前段时间,我4岁的儿子大便前老是会肚子疼,我用肚脐贴给他贴了几次也好了。

最后,再跟大家讲一下几个注意事项:1.每天贴的时间要在8小时以内;2.贴三四天就间隔两天不贴,防止引起上火;3.排湿还可以贴上脚底的涌泉穴。

这真心是一个治疗胃寒的好方子,有类似症状的朋友可以试试。

医桢致圣

2021年03月19日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胃病,不管是慢性胃炎,胃溃疡,还是消化不良等等,但是都是水有源,树有根,胃病也有它的发病原因。

中西医对待胃病的观点肯定不同,一般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病跟体内寒湿太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胃病的产生一定跟胃内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胃酸分泌,还有各种胃蛋白酶的分泌,是否正常,如果说胃内部环境差,经常吃比较寒凉,肥厚油腻食物,就会导致脾胃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够被有效的转化为水谷精微,就会在体内的一点点沉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慢慢形成水湿,痰湿,寒湿,风湿,湿热体质。

接下来呢,一旦胃内部环境变化,出现寒湿的问题,有可能会影响胃酸分泌,也会对胃粘膜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出现萎缩,糜烂,溃疡,增生等变化。

就像是一栋房子,阳光充足和寒冷潮湿是完全两回事。在里面居住的人也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好多胃病跟寒气重还是关系密切!

不但跟饮食习惯关系密切,还跟心情是否顺畅,生活习惯是否规律,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所以说,胃病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想要排出胃内的寒气,一定要首先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杜绝寒凉食物,不吃冷饮。

然后就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调理,通过本人在临床上的调理发现,艾灸驱寒除湿的效果甚至可以超过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大家如果有艾灸的常识,可以选择自己在家里艾灸,一般可以选择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建里穴,神阙穴,天枢穴,涌泉穴,足三里穴以及后背的胃腧穴。

不必一次就艾灸所有的穴位,可以分次进行,一般建议上下同时取穴,阴阳协调。

艾灸前中后,都不要吃寒凉食物,注意保暖,艾灸后六小时内,也不要吃凉的和洗澡。艾灸时间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时间进行。

艾灸方法可以选择盒子灸,悬灸,麦粒灸,隔姜灸,每个人习惯不同,不要拘泥于小节,只要艾灸方法正确,操作得当,体质适合,辩证论治,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胃病,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