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唐吉取消准备已久的进攻是出于什么原因?

  • 你觉得《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唐吉取消准备已久的进攻是出于什么原因?-图1
19回答·4.3万阅读
才高八斗明月c

2018年02月20日

唐基其实更像一个政客,你在看影视剧最后的那几集的时候,你会对唐基的所作所为咬牙切齿。他在炮灰团冲了上去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强力阻止虞啸卿的进攻,表现得漫不经心,对炮灰团不以为然。

但在那个时势下,唐基似乎想的更多更远更周到,他的大局意识比虞啸卿更强,盟军要计划发动的是全面的,联合的大反攻,唐基明白到这一个南天门在全线的反攻中不值得一提,加上竹内连山在南天门上经营的工事,要把南天门从正面攻打下来,绝非易事,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虞师的发家壮大也有唐基的心血,同时也是为了虞啸卿好,又也许是为了自己得到实权。唐基不想把虞师搭上还不一定会得到盟军的认可,他只是想保存实力,等待盟军统一的协调部署。他宁可牺牲炮灰团,都不愿意把虞师送进去,所以想了个“火力侦察”的幌子。

从炮灰团的角度看,唐基在江对岸按兵不动,还撤走大部分军官,大部分战备,阻止虞啸卿进攻,说服虞啸卿放弃进攻的念头,这些做法,确实唐基可恨。但是从虞师,从大时势的角度来看,唐基的做法有他的道理,他何尝不像兽医,像死啦死啦那样,都不想自己的战友去送死,他为了虞师好,为了他的世侄虞啸卿好。所以他更像一个玩世不恭的政客。

畅读读后感

2018年01月13日

谢谢邀请。今天正好读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读完之后,随着孟烦了的释然,我突然的对唐基和虞啸卿也释然了。为什么呢?

因为众生皆苦。这世上不是只有一个龙文章,也不是只有一个虞师。如果龙文章没有去在沙盘上推了虞啸卿,那么虞师会消失。接下来还会有别的师来做龙文章要做事,去拿下南天门。会有别的师座来做后援过江去收复失地。地藏菩萨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事情,总有人要做的。人命是战争的燃料。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做事。真的。

龙文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他知道,所以他才要去用“断子绝孙”的打法去打仗,因为他要“他的”胜利。他的炮灰团也想要胜利。他们明知道会死,还想要胜利。可是,胜利,不会唾手可得。就像炮灰们总是能活下来一样,敌人也总是会活下来。所以看看虞啸卿过江后的艰难,也就明白了唐基的格局。

唐基也想要胜利。他要“虞师”的胜利,就像龙文章想要“他的”胜利一样。他不要“龙文章式”的胜利:独拒敌人回来却要挨虞啸卿的奚落与耳光。他要“唐基式”的胜利,过了江就要干到鬼子片甲不留。

孟烦了释然了,团长说了,让他带着他们活。有文化又聪明,就是麻烦。其实不辣早就释然了。他那么自由的蹦走了,他是炮灰,他还整了个小日本儿的炮灰,没事解闷。为啥?因为众生皆苦。所有的炮灰,都是这场战争的燃料。

大家,都恨死了这场战争,唐基一样的恨。唐基不因为自己的儿子活着,就把这场战争当做自己的舞台。他和我们一样恨这场战争。但是,倘若他也如炮灰一样一无所有,那么他将无可作为。我想,面对着战争,没有人想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唐基,恐怕也想去尽自己的本分。但他恐怕觉得他的本分,不该是跟着虞师主力仅仅拿的下南天门,却无力夺回整个失地!

所以,我竟然有些赞同,唐基骂虞啸卿短视之徒和孙子的话。

38天!38天!他们坚守了38天!成了奇迹。成就了虞啸卿。但如果没有绝对实力去夺回失地,仅仅是拿下南天门,倘若虞师折损过多,与竹内联山残部胶着或者对峙的话,大家拿命换树堡又有什么意义?和隔江而峙有什么区别?一样会死很多炮灰,到时候连精锐也是炮灰。所谓精锐只是自我感觉,在战争里,人命就是燃料,就是炮灰,哪来的精锐?而当时,恰恰所有人都不怕死。不怕死而死,为了死而死,有意义吗?

唐基,与郝兽医一样做到了父辈军人所应有的沉稳与悲悯。

心雨187944914

2018年02月21日

这本小说包过电视剧我都不知道看了多少边了,对于南天门一战在美国人麦克卢汉眼里川军团就是炮灰,不应该去打这场该死的仗,而在我们国人看来家国沦丧当兵的都该去死。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在面对国仇家恨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后方的官场政客们还在还在扯皮,为自己或为某个集团幕好处。这就为死啦死啦他们的付出感觉可惜心疼而唐基可杀的地方。 烦了他们在没遇到死啦死啦之前就是一盘报国无门的散沙,跟着死啦死啦他们才有了魂。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是国民党造成的。在救烦了的父母时候遇到的共产党游击队让死啦死啦真真意识到共产党是国民党不可比拟的,这也是死啦死啦至死也不西进的原因。 国民党军队只有拿着枪在后面督战才能上战场而红军是有信仰的军队,这让解方军在无论在多么糟糕的情况下都能作战的动力。 唐基只是做了一个国民党政客该做的事情。在那种体制下他唐基的所作所为没有错!

喜欢张含韵

2018年02月20日

跟着龙文章后面进攻,那只是“小打小闹”,虽然胜利了也有功劳奖赏,对于唐基来说太不解渴了,那要比唐基说的“大打”差远了,“以虞师为中心,几个师团的大打”这样规模的大打,尤其要是在龙文章之后开始,那么大规模的战役最后胜利了那可是震惊中外青史留名啊!那战役结束最低最低虞啸卿军长了,唐基最低最低也是副军长了,最最重要的是一战成名,就像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一样名声大震,这些有名的战役永远都是高级将领们的政治资本,唐基关心的就是得到这些,至于国家存亡以及龙文章等几个炮灰的生死都不是他关心的事,他关心的永远都是利益。

向左向右21497807

2018年02月23日

无论何时代,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本书或本片中,不带任何情感客观的评价唐基是唯一一个懂政治、权谋和大局观的能人。原因有四:1.国民党远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救援被困的英军,国民党出人,英国及其盟友就要提供武器,之所以迟迟不总攻,就是拿被困的英军人做讨价还价的筹码;2、如果快速打下南天门,打通英军逃生通道,哪来的借口再要武器;3、如果缅甸日军被快速肃清,你让国内接连败仗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及总指挥老蒋的脸往哪搁,正直的虞啸卿将来被疏远被坑死早晚的结果;4、国内抗日打不过日本人主要是武器和战术都差日军一大截,你让没有充足补给和先进武器的远征军强攻,会死亡更多的军人。虞啸卿是合格的军人,可以拼光所有士兵及自己,但会白白牺牲更多的军人,血气之勇的惨败依然是失败,而真实历史是拿着英美等国支援的先进武器的远征军全歼3个日本兵团,与中原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威望和荣誉。回到本片,若龙文章的军事才能和流氓劲加上唐基的政治远见,远征军成就肯定远不止于此,也许现在就多了安南省和缅甸自治区,愚见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