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是不是垄断了国内的相声市场?

  • 德云社是不是垄断了国内的相声市场?-图1
31回答·9682阅读
娱论杂谈

2018年03月18日

关注陌上横刀,点评刀刀见血

看到这个问题,就知道题主包藏祸心、居心不良!

一、德云社发展到今天,感谢同行的高风亮节。

德云社20年,从一家小剧场发展到现在的一家独大,这既是郭德纲、德云社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更是相声同行高风亮节的体现。做市场的人都知道,先入为主、抢占先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占“天时”,郭德纲是96年创办德云社,之前的80年代相声界大师辈出,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只有他们从真正垄断过相声界。这“天时”不可谓不先,而郭德纲作为相声界的一个后起之秀,从96到05年这10年,经常到处跑龙套、做编剧、送戏下乡、上综艺、做橱窗模特赚“野”钱,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相声演员能抢得了谁的饭碗?

05、06年德云社慢慢火了,这也不是郭德纲有多大能耐,而是沾了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光,他们在小剧场里表演的非主流相声才被广大网民关注到,并受到热捧,这得感谢宽带运营商提速降费让网民消费的起。

更应该感谢80年代那一批主流相声演员的高风亮节,他们看到以郭德纲为代表的一批民间草根相声艺人生活拮据,于是大发慈悲,当官的当官、退休的退休、拍广告的广告(这个来钱快,郭德纲也干过)、转行的转行,把被他们垄断地奄奄一息的相声市场“禅让”出来了,看到这儿朋友请自觉为他们的高风亮节鼓掌、点赞,不愧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啊!

(看这照片多“有爱”啊)

二、德云社的优秀,都是相声同行的谦让。

郭德纲自己都亲口承认过:不是郭德纲、德云社有多么的优秀,主要还是相声同行谦虚(衬托),这话说的真是发自肺腑啊!2000年后,由于前辈大师的高风亮节,相声市场向民间草根艺人开放,先后成立了一大批相声剧社,天津众友、谦祥益、西安青曲社、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老舍、名流、新兴、北京第二班、嘻哈包袱铺等等,这么多剧社、这么多演职人员都吃的饱饱的,苗班主才有功夫闲工夫聊张家长李家短的逸闻趣事,猴儿才有闲心上演抢占兄弟、侄女家产的家庭轻喜剧。谁能说他们活的不滋润?他们不急于发展壮大,是太谦虚了,充分继承并发扬了主流前辈大师们“见利益就让”的优良传统。

这就得批评郭德纲啦,别人知道谦让,德云社这么能一家吃独食呢?真是冤枉,郭德纲为了大家都有票房、都有饭吃,不惜被观众、粉丝骂大街,也要把自家票价定的老高老高的,主动分流观众给众多相声剧社,这叫什么?粉丝经济、共享多赢!老前辈杨少华老师80多岁就批评郭德纲“票价定太高了”,可见郭德纲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也是用心良苦。

三、德云社试吃螃蟹,冒险开拓海外市场。

每一个走出国门的民族企业都知道开拓海外市场的风险有多大,中国有多少企业在国外市场折戟沉沙,德云社冒着巨大的风险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的走出了国门,成功的在东南亚、澳洲、北美洲等众多华人聚集的城市举办了大型市场商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并在墨尔本市成立了德云社分社,这在相声150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郭德纲海外商演的成功,给众多相声同行闯出了一片没有竞争的新市场,这市场德云社一家吃不完,但也不能留给外国人占领,姜主席赶紧带着青曲社、周末相声俱乐部等众多名家大师、青年才俊去抢抢钱抢粮地盘啊——说错了——抢市场,只抢市场!

郭德纲不仅成功开发了国外市场,还把咱老祖宗的绝活、手艺介绍给了外国人,让略懂中文的外国人在剧场哈哈大笑,听不懂的也学会了“吁”,这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多大贡献啊。这叫什么?这就是郭德纲的“文化自信”,到哪儿都受欢迎;这也是咱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中华文化推广大使!相声同行们,你们让出了市场和利益,但这推广大使的荣誉称号绝不能推辞!!

德云社作为一家合法的法人企业,深知垄断是违法的,也知道市场垄断的严重后果,所以既不希望垄断市场,也不希望市场被垄断,一定会知行合一、合法经营!

刀刀在这里替郭德纲老师感谢前辈大师、老艺术家们的高风亮节,感谢相声同行们的谦虚礼让,感谢观众朋友们慈悲心肠,中国相声在“曲协”和姜主席的带领下,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至尊相声煲

2018年04月06日

这个问题我感觉有必要回答一下,因为会让德云社遭黑!听相声首先是一个自由的你情我愿的方式,你喜欢听谁的就听谁的,谁能满足你的喜好符合你的笑点就听说谁的!有喜欢德云社的有不喜欢德云社的,不喜欢德云社的也不能否定德云社今天的成就,因为大部分网友都喜欢听德云社的相声这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主流相声以外还有很多和德云社一样的民间相声团体,像嘻哈包袱铺、青曲社等以演出卖票谋生,通过自己的卖力演出得到大家的认可。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还有很多当地的民间团体也在坚守着相声这块阵地,当然这是在德云社走红以后兴起来的!其实准确的德云社在相声界是主导地位,不能说是垄断,郭德纲也无意这样做,德云社为什么把票价定这么高就是为了给其他同行们有饭吃。春节郭德纲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快过年了我就命令他们,各大电视台的春晚、综艺节目、大晚会、小晚会不许去!人家盼一年了,到年底这才有一机会,你们再去,人家还吃饭不吃饭?虽然说人家未必念你们的好,但你们要记住:有饭大家吃!”郭德纲带领德云社走南闯北,如今专场、商演不断,但这是和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粉丝们的捧场分不开的。如今岳云鹏、张云雷、张鹤伦、孟鹤堂、郭麒麟、烧饼等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市场决定演员的价值!今天张云雷的唐山专场现场欢乐不断,粉丝的尖叫声和照相的快门声此起彼伏都没停过,着实让人欣慰!

主流相声以歌颂和赞美为主,大部分通过电视媒体让大家所了解,好不好笑、是否有所领悟这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和认知。德云社的相声是通过面对面的说相声,让大家不断听到从没听过的小曲小调,通过和大家的互动聊天让大家高兴起来,现场的“咦”声不断(当然现场都是“吁”声),这也是在德云社出现以后才有的,现场包袱一个接一个,让观众们忘掉烦恼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相声演员的零距离接触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的让大家喜欢上了这种氛围。通过对演员的不断了解,郭德纲的舞台自信和舞台魅力让大家产生了信任,认可了郭德纲、喜欢了郭德纲以及德云社!

德云社有了封箱,其他相声团体也开始了封箱,4月5日德云书馆开业,今后还会有德云喜剧社,郭德纲带领的德云社在不断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大家更加喜欢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正能量,无需解释和比较,更无需扣高帽子!

W影娱

2018年03月17日·娱乐评论人

笑话!天大的笑话!你管得了谁是主流谁是非主流

你还管得了人民大众爱看谁么?

市场有的是,有能耐自己挣观众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自己没本事怪别人把市场占没了,那就是LOW爆了!!

相声市场在哪?

上个世纪90年代,相声走到了死胡同。相声不可乐,没看头困扰着许多的主流相声演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脱离了相声来源于生活的土壤,有了固定的收入,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甚至有了固定的观众,这是多大的扶持?但是,就是没有了钻研技艺、苦心写段子的初心。

那时候抱怨说相声没法干、没观众看得是你们,没冤枉吧?

看看你们的相声大合唱,多么的威武,多么的喜人、多么的骄傲?

坐下还安排了满当当的人,没人跟你们抢啊!

现在,郭德纲的德云社刚刚有点子起色

就有人抱怨说德云社垄断了相声市场,还要点子脸么?

不知道相声市场在哪里么?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德云社演出都是满坑满谷么?

学去啊、练去啊

连最基本的报菜名都不会,就来这里抱怨没市场,滑天下之大稽!

北京新文化街男孩

2018年03月17日

垄断相声市场,这个不准确,因为大家都能看到除德云社外,在全国各地还有一些相声团体在活动,小剧场、小茶馆的演出还在继续。但高端商演市场,特别是海外商演市场,确实被德云社垄断。



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前就没有过相声商演,而德云社填补了这个空白。在德云社二十年大庆当年,德云社的演出更加火爆,演出场次和观演人数等几个指标都创出前无古人的新纪录。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是相声界的幸事,也是悲哀。

德云社的火爆不是偶然的,是他们一直遵循相声规律,推陈出新的结果,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结出的硕果。希望其他团队也能沉下心来,刻苦钻研业务,搭乘现在这股春风,把相声这门手艺传承好。

庆字辈儿

2018年03月17日

你好,我是庆字辈儿。

现在相声界除了主流相声,民间团体有德云社、青曲社、嘻哈包袱铺、乐活卉等,还有很一些地方上的小团体,可以说德云社独占鳌头,这事没问题。

要是说德云社垄断、一家独大,那把上面这些团体放在哪了?

现在可以在APP上听相声,电视上听相声,电脑上听相声,哪个相声团队敢说垄断了国内的相声市场呢?


其实给人们这种感觉的原因是老郭和于大妈正在巅峰,下面的岳云鹏、张云雷、张鹤伦、孟鹤堂等人逐渐火爆,都是开过专场的人。前一阵子张云雷的视频传的到处都是,人气提升了一大块。他们占据了很大的版面,就减少了相声界其他团体的曝光率,很正常就觉得德云社垄断了国内的相声。

其实在现在这个信息交流特别简单的时代,没有表演团队能做到一家独大,毕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