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王维有什么悲惨家事?

8回答·3442阅读
东白启明

2018年11月01日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载入史册的能人大家。而集诗、书、画、音乐等为一身的人却屈指可数。而唐朝王维就是其中之一。后人称王维为诗佛,这是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然而,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王维悲惨的家事,现在就围绕主题,对王维的家事探究一二。人们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同时还有四大悲事: 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放下喜事不说,我们重点看看王维经历过的悲事。公元701年,在山西祁县,王维出生在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天下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他的母亲则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王维继承了他从未谋面的爷爷王胄的音乐天赋,他爷爷曾经担任朝廷的乐官,王维小小年纪随便拿起一种乐器就能奏出旋律来。 王维的母亲擅长画画,尤其是水墨画,王维经常拿起毛笔学着母亲的样子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 后来王维长大一些,他父亲王处廉亲自教授王维诗文,爷爷的得意弟子教授他各种乐器,母亲不仅教他画画,还教佛经。然而在王维九岁那年,王维的父亲因病去世。虽然家庭遭遇重大变故,但王维的母亲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从来不在王维面前流露她内心的悲伤,她遣散家奴,变卖家产,带着王维和他的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回到娘家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 她每天仍很有规律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维在音乐和诗歌方面的天赋慢慢显露出来。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题何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在诗歌方面,有资料记载着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文字。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王维二十一岁时,他来到长安,以一支自己创作的琵琶曲《郁轮袍》成功打动岐王李范和玉真公主,得到他们的举荐,再凭借自己的实力“大魁天下”,当上了状元郎。然而事事难料,上天很快给这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前途一片大好的状元郎泼了一盆冷水。当时王维的官职是太乐丞,主要负责皇家音乐和舞蹈的排练,在唐朝的典礼律令中,有一条就是“黄狮子这个节目非一人不能舞”,这个人就是皇帝,也就是说,只有皇帝一个人能舞黄狮子。伶人不慎私自表演了舞黄狮子,王维受连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也就是管仓库的。

枯燥无聊的仓库保管员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王维请辞,回家和妻子团聚,不久而立之年的王维要做父亲了。正当王维欢天喜地盼望孩子诞生的时候,王维的妻子因难产而死,孩子也没有保住。“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而无子”四大悲事中,王维摊上了三个。不过,残忍的上天还是保留了一点点怜悯,给王维留下了他的母亲,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生活的希望,王维最终成为和李白、杜甫并列的盛唐三大诗人。妻子去世后,王维三十年独居,终身未娶。这就是王维,他经历了人世间的大繁华,而后又一无所有。经过悲惨的经历,他的思想更加的“清净”,他的心灵是更加的“平静”,他完全放空了自己,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这一切都被他倾注在诗的字里行间中,他不愧为“诗佛”。

三月烟花

2018年11月02日·蓝田县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教师

谢邀。

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个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晚年还在首都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了一座大庄园,过着半官半隐生活的王维先生,一定是一个一生顺利,生活优越而又恬淡的幸运儿,殊不知,我们看到的只是光鲜的外表,在其背后,王维先生却有着悲惨的家世。

少年丧父。



王维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虽然王维出生在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家族,母亲又是显赫的博陵崔氏,但显赫的家族还是不能当饭吃,吃饭就是现实。

九岁的王维是长子,他的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大家族出身的王母表现出了自己坚强的一面。她回到娘家,靠给人织布缝补维持家用。九岁的王维和他八岁的弟弟王缙也懂事的给人抄抄写写补贴家用。据说,还有摆摊卖字画的事情。

因此,王维十五岁时,就打点好行李,背着自己心爱的古琴,和自己创作的曲子《郁轮袍》,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希望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十五岁,今天的孩子们还在父母的翼护下,滋润的成长呢,但这个叫王维的少年就已经想用自己的肩膀承担养家了责任了。

在长安,这个十五岁,没有什么背景的少年做的很成功。他凭借自己音乐,绘画的天赋,结交到了达官贵人。其中有两个贵人对他至关重要,一个是皇帝唐明皇的弟弟岐王李范,还有一个是明皇的胞妹玉真公主。

看起来一切都光鲜华丽的生活,不知掩盖了那个少年多少的孤独寂寞和挣扎?甚至屈辱?我们都熟悉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稍稍窥见看到孤独内心: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异乡异客的孤独少年,在繁华长安,仰人鼻息,打拼的艰难可想而知。

现在网络热文里,有人意淫了王维和玉真公主有一腿,说的也是有鼻子有眼的,作为吃瓜群众,我也想大诗人又这么一个让后人乐道的风流韵事,可惜,应该是没有的,不然又如此粗的大腿,他的后来不会那样的失意。

王维二十一岁时,终于如愿以偿,以状元的成绩中了进士。

中年丧妻、丧子



看起来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但不久就有了转折。

先是在自己的那个宫廷乐队总监的位置上犯了一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错误:在一次排练节目的时候,皇帝没在场,就私自观赏了黄狮子表演。反正这件事被人报告了,王维也就遭贬了。江湖险恶。由这件事,也足以说明,王维事实上不可能和玉真公主又一腿,不然,又这么大的后台,又何以如此?

人常说祸不单行。遭贬的王维,在将近而立之年,要当爹的时候,妻子又因为难产,一尸两命!中年丧妻丧子,该是一种怎样的打击?

总之,王维此后终身不娶。三十多年来,独自一人,陪伴着母亲生活。

晚年被后人诟病“丧节”,孤独终老



在我的家乡蓝田县辋川的山里,王维曾经精心设计的“辋川别野”的建筑都荡然无存,唯有一棵银杏树,据说是王维亲手栽植的,历经千年,仍然繁茂矗立。

银杏树结的果实叫白果,古人种植它,是要委婉含蓄的告诉别人,自己是清白的。安史之乱,留在长安城,没有来得及跑的王维,被叛军俘虏,后来做了叛军的伪官。也许有很多苦衷,但事实却是如此,这是永远说不清的污点。

寄情山水,吃斋念佛的王维,其实内心是苦闷的。他的母亲给他取的名字,是把一个印度高僧“维摩诘”的名字 拆开来,维摩诘在梵语里,就是干净的意思。这个“伪官”的污名,是他挥不去的伤痛吧。

长河日圆1

2018年12月25日

《東白啟明》君很詳細地回答了問題。

南宫寻欢

2018年12月20日

有人说,人生有四大喜: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还有人说,人生有四大悲:

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王维就是这个被“杯具”和“洗具”频频砸中的人,如果上天给他左手塞一颗糖,就一定会夺走他右手里的苹果。

我想,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悲喜交集,才让王维变得宁静、淡泊、宠辱不惊。他习惯了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成了一个抛弃世俗的佛系青年,正因此,他才一步步登上了诗佛的宝座。

王维出生在天下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其母亲来自于同是望族的博陵崔氏。

王维这种出身,起跑线比绝大多数人的终点线还要高。在那个钟鸣鼎食之家里,他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谁都不会想到,不幸正一个个赶来。

9岁,父亲王处廉逝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

然而,小小年纪的王维并未因此沉沦,依然孜孜不倦的求学,上午写诗,下午弹琴,晚上画画,他努力时的样子,特别帅。

皇天不负有心人,20岁光景,在偌大的长安城,他插花走马,成了荣耀大唐的状元郎。而后,他官拜太乐丞,相当于全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23岁,因不懂官场规则,看了场黄狮子表演,被人揭发,玄宗皇帝胳膊一抬,王维即被贬到山东济宁的一个小县城,做了一名粮食保管员。从京官到县吏,由繁华到荒僻,从羊肉泡馍到煎饼卷大葱…曾经风光的青年才俊,一下子堕入到了生活的谷底。

31岁,与他琴瑟和鸣的妻子因难产而死,生活的铁锤击碎了他所剩无几的一点希冀。

中年丧妻,老而无子,这是上天赐给一个男人最大的孤独与悲痛。

300多年后,一个叫苏东坡的大文豪,在无比悲痛的缅怀亡妻时,不由得写词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简直是字字带泪,感人肺腑。可是写这首词的时候,苏总的小妾正坐在腿上为他研墨。

王维未曾给亡妻写过一首诗,却用行动说话,此后他三十年独居,终身未娶。

40岁,王维最好的三个朋友相继离世,知己崔希逸被副官陷害抑郁而死;志趣相投的孟浩然因背疽复发而死;亦师亦友的张九龄被贬黜后病逝。此后人生再无知心知意的朋友,何等孤寂与悲凉。

55岁,被安禄山叛军俘虏,在刀枪剑戟、威逼利诱下,屈辱的做了伪官。不到一年叛军被打退,王维又被唐肃宗抓了,在论罪时,差点被流放到4000里外的海南岛去做野人。

60岁,在生命弥留的最后一个月里,王维托着病体,作书一一与亲人、故交告别,而后安然辞世。

以上还没完,到了现代,在非常时期,他的墓碑被毁,墓地被工厂覆没。相信在机器轰鸣的现代化都市,他依然是那个宁静不惊的诗人、画家、音乐家。

上天的残忍,不是让你一出生就一贫如洗,而是把这世间所有的荣耀和幸福都给你,然后在你面前一一撕碎。

王维的悲惨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生命里,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握紧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我不是狗蛋

2018年11月02日

大概就是太忙了,没有时间过农家乐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