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官场小说值得百遍拜读?

目前有哪些好的官场小说最接近现实、最能还原现实,值得一读、百读,细细品味,读后能让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呢?
488回答·203万阅读
古木DemonHG

2017年12月26日

推荐一些不错的官场网络小说,希望喜欢

1《侯卫东官场笔记》

作者:小桥老树

简介:304位各级别官员,84起官场风波,66个党政部门,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交织进1个普通公务员的命运——侯卫东的这本笔记,将带您深深潜入中国公务员系统庞大、复杂而精彩的内部世界,从村、镇、县、市一直到省,随着主人公侯卫东的10年升迁之路,逐层剥开茫茫官场的现状与秘密。

2《官神》

作者:何常在

简介:主要讲述了多了12年前瞻性优势的夏想重新站在大学毕业的路口,回味错过的人生,珍惜眼前的时机,他要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于是,从县委书记秘书起步,以一种奇怪的起飞的姿势,跑步进入了官场……十年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官神的故事。

3《1号首长》

作者:陈玉福

简介:省纪委副书记郭在容处理完中纪委批示的“三最”女贪官案后,受省委指派,到东河市暗查大牛集团非法使用土地案。因为,据群众举报,大牛集团之所以罪恶累累,背后很可能有省市高官参与。结果,下去调查的郭在容因“嫖娼案”被大牛集团陷害,一夜之间成了网上名人。为了正义,在省纪委书记和公安人员的帮助下,被“解除职务”的郭在容卧薪尝胆,名义上在医院“治病”,而实际上下去微服私访,最终找到了大牛集团背后后台的狐狸尾巴……

4《官路十八弯》

作者:胡北

简介:市政府机关里有一个迷宫,够级别的人才能在里面游走,谁也不知道在下一个拐弯口,会碰到谁,会看见什么,会走向何方;但似乎又永远有人,高高居于迷宫之上,俯视着、调配着、掌握着所有迷宫里的人。

5《绝对权力》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简介: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注定要造就英雄豪杰的时代。一位骨子里头流淌着英雄主义血液的男人,注定要在讲究和光同尘的官场掀起一场暴风骤雨。

6《权财》

作者:尝谕

主要讲述了男主角凭借将时间拨退回六十秒以前的特殊能力所展开的一段官商之旅。

7《官途》

作者:梦如洪荒

简介:讲述了主角刘飞是北大的高材生,因为神秘的身世走上为官之途,但宦海生涯,博大精深,危机四伏,始终以民为本的刘飞面对各路官场高手,与腐败势力斗争不断,最终走到官场之巅

8《权力巅峰》

作者:梦如洪荒

简介:军人出身的柳擎宇,毅然转业进入官场,成为乡镇镇长,然而上任当天却被完全架空,甚至被晾在办公室无人理睬!且看脾气火爆,办事雷厉风行的他,如何凭借着机智头脑和层出不穷的手段,翻手间覆灭种种阴谋,步步高升!

9、《二号首长》

作者:黄晓阳

简介:讲述传媒王子唐小舟,在报社受到总编辑的无情打压,在家里,老婆谷瑞丹红杏出墙。自认为可以和美女记者徐雅宫发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暧昧情事,却被委婉拒绝。

我知道为什么

2018年11月24日

本人非常热衷于读官场小说。以下三本官场小说都是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TOP1《问鼎》一部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官场小说,小说细而精,精而密,从主人公在最底层的时期写起到省委书记的升迁之路。历时19年,18次调动,176次政治较量,418位各级官员。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就差一本书的距离。

TOP2《掌舵》被誉为最具有政治智慧的政商小说,作者龙在宇,曾深入采访中石油落马高管窝案、山西太原地产窝案、广州违建房窝案、江西原副省长股市内线交易案、湖南太子奶集团与外资投行对赌破产案。饱览政府要员与商界精英之成败,深感做官、做事、做人,都得讲究政治智慧。人生如棋局,能识局者生,善破局者存,掌全局者赢。

TOP3《首席高参》在刀光剑影的政治搏斗中主人公赵国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勇有谋,手段高超。在波诡云谲的经济大潮中,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骄人的政绩一路前进,高奏凯旋,从一个普通的基层民警,一步一步卓升为省委要员。


Yaesiop

2019年05月09日

说百遍拜读有点夸张了,但值得反复研读的,当首推《布衣官道》,这是我看过的官场小说里最精彩的一部。首先说说我的观点,我认为现在网络上诸多的官场小说,加入了太多本不该出现的元素,比如重生、穿越、修真、魔法、异能等等,《布衣官道》这本书,主角也是重生后步入官场,但相对其他同类的书籍来说,比较靠谱的是,重生后的主角,一路青云直上,都靠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智慧,当然也夹杂着些许的运气,没有像其他书籍一样,凭借重生的优势投机取巧。这些要素,在读者看来,能够有更好的代入感,以第一视角来审视整个剧情发展,是以奠定了这本书极具可读性的基础。

这部长篇小说,我曾经读过5遍,每一遍都仔细研读,没有跳过熟悉剧情的现象。只因为这本书确实能给人很多启发,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想像到,假设我在官场,处于主人公相当的位置,遇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结局会是怎样?结果,反复对比后,发现主人公的性格、行事作风、政治智慧确实契合当今官场的现状,能够在爱惜自身羽毛的同时,一心执政为民,最终通过自身的能力和智慧一路高升,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结局可能存在夸张的成分,但整部小说的构造和剧情发展思路,基本上挑不出太多毛病。

希望有采纳我意见的朋友,看完这本书后觉得我说的不错,回来给我点个赞。谢谢!

Celave

2019年06月08日

我推荐《驻京办主任》,这是值得百遍拜读的官场小说

这是作家王晓方的经典作品,《驻京办主任》系列图书曾获“2008中国图书榜中榜最受读者关注图书奖”曾获“亚洲周刊2008全球十大华文小说“。通过对东州市政府驻京办主任丁能通的深入刻画,讲述他的经历,通过他的视角,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官员。

我觉得这边书特别精彩之处,是对人性的真实描写。 书中生动的描写了各种人物。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林大可这个角色。

在别人眼里,林大可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豪爽正直的人。

林大可和罗小梅拎了不少皇县的土特产推开了丁能通常住的八栋六号房。林大可当兵出身,是一个豪爽的人,长得五大三粗的,说话也瓮声瓮气的
最让周永年佩服的是林大可的一身正气,君子坦荡荡,这让他看到了当年牺牲在抗洪第一线的李为民的影子,

在为县里办事时,林大可亲历亲为。在他还是县长,和丁能通平级,需要仰仗他帮忙时,林大可是恭恭敬敬,称兄道弟。 当然,求人办事,必须如此。

就在薪泽金在省城活动新建驻京办大厦的时候,东州市皇县县长林大可和县驻京办主任罗小梅找到了丁能通。服务员为他们倒了毛尖茶,又上了水果盘出去后,丁能通问:“林县长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能通主任,说实话,我和罗主任还真有要事相求。”林大可开门见山地说。
 林大可似乎对联络图几个字特别感兴趣,睁大眼睛说:“丁主任,以后这样的神人多往我们县领一领,我林大可忘不了兄弟的好!”

待到林大可升职,本来地位相若的两人,职位有了区别,而态度马上改变:

林大可一直惦记着夏闻天的身体,年前他叮嘱丁能通,夏市长进京开完团拜会后,一定要陪他检查一下身体,也不知道查没查,丁能通这家伙也不通个气,林大可很不满,他打电话给丁能通,一副质问的口气

不但称呼改变,口气也不同:

在电话里,林大可没好气地说:“能通,班子成员确实有些调整,但是又没动你,你慌什么?这两年市驻京办无论是在招商引资方面,还是在面向民生职能转变方面都卓有成效,这一点,我看在眼里,夏书记、周副书记也都看在眼里,我只嘱咐你一句话,无论班子怎么调整,你这个驻京办主任都不能让驻京办的工作滑坡!”

即使是看上去豪爽正直的林大可,在面对自己曾经的“贵人”时,也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迅速进入上级领导的角色。

不知道,在这个时期,林大可内心是否有所回味?不知道会怎么回想当年两人的交往,是尴尬的记忆,还是得意的畅快?

或许,在林大可心里,这种前后迥异的转变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也是官场上的常态,在往来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彼此之间的交情,而是位置,地位决定一切。

适者生存,能够极其坦然的接受种种转变,才是真正的适应官场

所以,哪怕之前再怎么卑躬屈膝,地位转换后,奉承的对象也随之转变。交情什么全是虚的,只有位置才是实在的。这是真实的官场,真实的人性。《驻京办主任》叙述的很透彻,所以它是值得百遍拜读的官场小说。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三秦那些事

2018年11月21日

官场小说迎合读者矛盾心理

官场小说入《国画》、《侯卫东官场笔记》 到《乌纱》、《芝麻官悟语》等,在市场上持续热销;他们的出现,构成了特定时期的一个文学现象,越来越引起公众的注意 。他们,就是写官场小说的官员们。

官场小说大多由反腐题材作品演变而来,以官场为舞台、官员为主角,主要描写当下干部体制的问题与党政干部,尤 其是领导干部的生存状态。

官场小说真正被人们所熟知,是在1999年50万字长篇小说 《国画》出版之后,该书的作者王跃文也被称为“ 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1962年9月26日,王跃文出生于湖南溆浦。198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溆浦县政府办 公室工作,后调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平日里,王跃文看上去嘻嘻哈哈,内心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忧愁和孤独。后来,医生告诉 王跃文,他患了抑郁症。很快,王跃文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治疗办法——读书、写作。

1989年,王跃文开始文学创作,把自己的官场体验写进了《国画》。《国画》以主人公朱怀镜的官场沉浮为线索 ,通过描写“荆都市”一批生存于权力中心及边缘的人物,揭露了他们的“游戏规则”。2001年10月,王跃文“弃官从 文”,当起了专职作家。

之后10年间,官场小说盛行,催生了一大批模式化作品,包括省部长系列、局长系列、秘书系列、大院系列等。作 者不外乎两类人:一类是专业作家,一类是曾在或正跻身官场的官员们。

有媒体曾将1999年以来知名官场小说的作者按地域进行分类,发现最有名、也是最爱写官场小说的当属“秦晋官 场小说作家群”。在陕西的“官员作家”队伍中,上至省政协副主席张伟,下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官员写书蔚然成风。与陕 西一河之隔的山西,官场小说创作同样盛行,其中又以《国家干部》的作者、山西省副省长张平知名度最高。此外,以王跃文 为代表的湖南官场小说作家群,也备受关注。

这些官员在官场中历经风雨,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做起,步步为营,经历了仕途坎坷。一方面,他们希 望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奋斗的岁月,记录下对时代变迁的感触;另一方面,官场规则与沉浮也让他们多有感慨,把这些东西揭示 出来,也是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宣泄。

有人买就说明有人看,官场小说的火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普通百姓眼中,它被看成洞察官场腐败、了解官场规 则的重要途径。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官场小说书柜前,采访了几位正在翻阅的读者。40岁出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他对官场小说感兴趣,是“因为里面描写的是一些局外人无从知道,但又确实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小赵是去年刚考上公 务员的新人,他说:“我什么都不懂,急需要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不至于让自己糊里糊涂地断送前程。”而记者在王府井新华 书店采访的一些人甚至觉得,可以在这些小说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它们算得上当代官场的“另类教科书”。

除了普通读者,党政机关的公务员是官场小说的主要阅读群体。据安徽某杂志调查,这类人占阅读总人数的1/3。 按行政级别划分,普通公务员占51.3%,科级占29%,副处级占7.5%,正处级占4.7%。也就是说,级别越低越 爱看。有专家认为,这组数据符合官场现实。处级以上干部在官场打拼多年,熟知官场规则,他们的认识,一点都不比作者水 平差,因此也就不想看,甚至不屑看。而处级以下的科级干部或普通公务员,不少人还没摸到门道,所以才会热衷于看这些书 。

孕育官场小说的土壤

对于官场小说的兴起,专家褒贬不一。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剧作家倪学礼对记者说:“这类小说根本称不上文学,靠 描写一些贪官生活和潜规则来揭露所谓的现实,迎合一些人既痛恨腐败又向往官场的矛盾心理,档次太低!”

官场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受中国几千年来“官本位”意识的影响。 很多官场小说没有走出摹写现实的窠臼,只满足于编造故事、制造热闹,没有写出现象背后的道理,至于反思意识、批判精神 更是微乎其微。这些作品放在文学的层面上考量,确实属于可写可不写、可看可不看。

官场小说也还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它至少表明,政府官员的“文化素养越来越 高,意识更加开放”。“如果官员能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来写书,教导人们营造良好健康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这应该鼓励 。当然,那些为了迎合读者窥视心理,总是揭露黑暗面的内容,出版部门应该把好关,以免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