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训子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6回答·488阅读
家庭教育艾老师

2019年03月23日·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去陪孩子,只有等到晚饭后才有空和孩子闲聊几句。自然而然,餐桌就成了教育孩子的重点场地。有的家长甚至在餐桌上训斥打骂孩子。

当孩子准备吃饭的时候,身心往往比较放松,对桌上的美食充满了期待,这时候,如果父母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进餐氛围,就等于搭起了一座跟孩子沟通的桥梁。但是,不少爸妈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打骂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结果,既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极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农村有个俗语叫“雷公不打吃饭人”就是这个道理!


一、餐桌上训斥、打骂孩子的危害

1、餐桌训斥打骂,易刺激孩子大脑和神经

吃饭中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及消化酶,是受大脑及神经支配的。如果在吃饭时训斥、打骂孩子,使孩子的大脑和神经受到刺激,就会造成神经功能紊乱,抑制消化液及消化酶的分泌,孩子吃进的食物也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2、情绪压抑,食欲不振

人的食欲,受心情的影响比较大,心情愉悦时,自然胃口比较好,吃得也多;心情压抑时,便“食不甘味”,没心思吃饭。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父母都懂,可是一旦到了孩子身上,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饭的时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想着能在轻松的进餐氛围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内容动不动就是“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 “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有吃饭的欲望呢?

而且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把“吃饭”和“挨训”联系在一起,变得对吃饭比较排斥,严重者还会引发厌食。

3、消化不良,甚至引发危险

当孩子心情糟糕时,往往为了逃避压抑的餐桌环境,草草吃几口就离开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甚至连口汤都不喝,肯定会影响正常消化。

有时候,家长训斥地太严厉,直接就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一边哭泣、抽噎着,一边吃饭,会有被饭粒儿、小骨头卡住的风险。另外,孩子正吃着饭,因受训斥而哭闹,食物容易呕吐或掉到气管里,轻者可引起肺炎,严重时可因吸入异物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甚至可造成死亡。

4、小孩不喜欢“餐桌教育”

原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是件温馨愉快的事,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也不会觉得尴尬。然而不少家长却宁愿打破这种沉默,也要利用这种轻松的氛围来教育孩子。常见的是,父母们喜欢趁着吃饭时间对孩子或是问东问西,或是大讲道理,一番说教,或是不断责备。

所以,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饭桌教育”。在这个时间点来对孩子进行说教,不但不能让孩子更听话,反而会让孩子更叛逆。

餐桌教育一方面,这会直接导致孩子没有食欲,消化不良。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形成厌食症,健康状况堪忧。另一方面,父母的追问或是责怪,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扩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


二、餐桌上可以做什么,到底该教什么

1、餐桌,是了解孩子的大好时机

做为家长和孩子每天必须共同接触的场所——餐桌,绝对是了解孩子的大好时机。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当天心情不错,他吃饭就会很积极主动。反之,如果孩子当天有心事,可能你去催他十遍都不会来,即使拿起筷子也会发呆。这时,你就需要再另找机会和孩子好好沟通了。

通过孩子的吃饭速度、食量,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胃口好不好,最近身体怎么样。如果孩子最近食欲不振,自然会有点挑食,甚至不爱吃饭。反之,孩子吃饭很大口,饭量也很好,那最近的身体状况肯定是不错。

2、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

饭前让孩子去分发筷子、勺子,饭后让孩子帮忙撤盘子、抹桌子……这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孩子完全可以胜任。

通过参与家务,慢慢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成员就要学会分担,谁都没权利随便要求别人伺候自己!

3、让孩子学会进餐礼仪

一个孩子的家庭教养和人品,往往在餐桌上一览无余。良好的进餐礼仪,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莫大帮助。一个吃饭护食、满盘子乱翻的孩子,往往比较自私、小气,到哪都招人厌。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把基本的礼貌告诉孩子:主动帮长辈摆碗筷;等长辈入座自己再坐;不许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夹菜的时候不许满盘子乱翻;尝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盘子里

4、让孩子学会吃饭自理

孩子3、4岁的时候,基本就该自己吃饭了,给孩子一把小勺子,然后就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他了,吃什么、吃多少,都让孩子自己决定。

当孩子不愿意再吃的时候,就放他一边玩去吧,千万别逼他多吃,或者端个碗在屁股后头跟着喂。因为这样既不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不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很多青春期过度肥胖的孩子,往往跟此有关。


5、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做任何事情都有时间限度,一顿饭,坚决不能让孩子无限制地吃下去。一个从小吃饭磨磨蹭蹭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容易遗留磨蹭、拖拉的毛病。

所以,吃饭的时候尽量关掉电视、手机,全家一块专心地吃饭,讲讲开心的事,聊聊学校、公司的见闻,让一顿饭气氛轻松、时间适度。

三、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1、表扬孩子,最好在饭前

既然孩子在准备吃饭的时候身心比较放松、愉悦,那就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想一些好玩的小游戏吧。

比如,孩子今天回答问题的时候被老师表扬了,那么晚餐时间,就准备好几个高脚杯,全家“以水代酒”举杯庆祝一下,并对孩子的努力提出表扬。

2、小道理,一起做家务时说

“身教胜于言传”,生活中的很多小道理,光靠给孩子讲,孩子是不会理解的,必须要在具体的行动中演示给孩子看,孩子才会理解深刻、记忆长久。

比如,你跟孩子一起遛狗时,可以趁机告诉孩子:“宝宝你看,小狗跟咱一块出来多高兴啊,它自己在家待了一天,肯定超级无聊、超级痛苦!小狗把你当成了最好的朋友,所以你要记得常陪它出来逛逛啊!”

3、批评的话,在孩子房间里说

在责罚孩子这个问题上,有句老话叫“当众不责”,就是说:教育、责罚孩子时,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内心敏感而脆弱,犯错时当众责罚,会极大地伤孩子孩子的自尊,影响孩子的自信。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往往是觉得比较丢人而已。

所以,当孩子在犯错时,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里,态度冷静、公平地跟孩子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少了一些顾虑,更愿意打开心扉,向你说出自己的想法。

4、悄悄话,最好睡前说

孩子也有隐私,也有秘密,有些话总归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

比如:孩子确实偷了同桌的橡皮,但实在是不敢承认;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孩子自己难以启齿……有些秘密,让孩子一直憋在心里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家长一旦有所察觉,就要尽力帮孩子解决、疏导,睡觉前便是最佳的时机。因为脱了衣服钻进被窝的孩子,也便卸下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更容易跟家长说一些心中困扰。

所以,如果你察觉孩子最近情绪不大对劲,可以在孩子躺下后,坐在孩子床头,跟孩子谈谈心,试着给孩子一些暗示,帮孩子渡过难关。

四、餐桌上该和孩子聊什么

餐桌上的氛围虽然轻松活泼,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拿在饭桌上对孩子说。想要和孩子达到高效的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就需要注意聊的话题。

1、不问学习,不说烦恼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到了餐桌上,就应该先放一放。过多地追问孩子的在校表现,或是考试名次,只会招致孩子的反感。

聊工作同样也不适合。如果在饭桌上抱怨工作中的不快,生活中的烦恼,这势必会冷却就餐氛围,也会影响孩子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分享快乐,聊聊感受

在饭桌上,适合最简单的交谈。想要孩子多主动和父母说话,就要营造说话的愉快氛围。不妨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在幼儿园或是学校发生的好玩的事情,这会带动孩子的快乐情绪,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最重要的,多去真诚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说说看完这个动画片后,收获到了什么。或是,这几天有没有结交新的朋友。或是,学校里的饭菜合不合胃口等等。

3、全面倾听,积极引导

当孩子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烦恼,家长一定要俯下身、静下心来,耐心倾听。但绝不可打断,更不能听完就算了。还必须及时进行积极地引导。

在餐桌上,虽然不提倡诉说烦恼,但如果孩子自己主动提及,家长还是应该引起重视。这说明,这件事已经影响到孩子的食欲了。此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过程,万万不可过分看重结果。

不妨多给孩子讲一些正面的事例,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这既能培养孩子的阳光气质,又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

教育孩子,场合与时机很重要,利用恰当,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场合而利用不合理,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激化亲子矛盾,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大部分家庭,陪孩子吃饭再简单不过,但家长却每天都在错过了解孩子的好时机。聪明的父母会发现,与其在饭桌上说教,不如把饭桌变成拉近亲子关系的桥梁。

育儿琳麻麻

2019年03月17日

我从事35年的教学生涯,也是孩子的妈妈,在整个的育儿生涯当中,对于餐前教子,提出一点小小的想法和经验。

首先从孩子健康角度上面是不利的,因为在餐前,孩子正处于饥饿时间,如果此时教育孩子,难免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负担,那么更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所以对孩子的健康是起得不好的作用的。

其次餐前教子,不利于家庭和睦相处,孩子会对父母这种行为很反感,造成孩子对父母有抵抗逆反心理,那么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起着非常的负面影响。

最后对于父母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顺从能听。如果孩子不听的话,家长会动怒。那么不仅影响家庭的和谐,更会让家长身心疲惫,影响健康!


深圳小婷婷

2019年03月19日

教育小孩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机遇跟孩子讲,毕竟白天孩子都在学校,而我们又在上班,晚上回来也是难得聚在一起,吃饭时候应该是充满温馨的,孩子也是比较饿的状态,如果此时教育的话给孩子心里也会造成一些负担

小姑奶奶SXS

2019年03月17日

孩子生着气吃饭,你说好不好,身体上心理上都会有不同的伤害

南京柠檬心理

2021年12月09日

大部分家庭白天父母要上班,孩子要上学,一家人交流沟通的时间不多。基本上就是晚餐的时候大家才能坐一起边吃边聊天。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在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的功课以及最近学习上的问题。孩子的成绩时好时坏,偶尔还会犯些小错误。往往在此时,很多家长压不住脾气,对着孩子就是批评指责。平时各忙各的,好不容易在晚饭时间大家可以一起相处沟通,却成了父母的“批斗大会”。


其实我也注意到,不少家长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孩子的过错,又或者跟孩子絮叨一大堆道理,结果呢,不仅起不到你想要的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长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体验一下:

“赶紧吃,吃完去写作业?”“吃饭不积极,写作业也不积极,玩倒是很积极,你下次必须给我考进全班前十名?”“今天晚上要背二十个英语单词,做十道数学题,不做完不准睡觉。”“来!今天学校有什么事情?跟我说说!”

说实话,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感觉到那种压抑感,咱们且不说家长说道那些话,就说教育孩子的时机,本来孩子开开心心跟你一块吃饭,结果憋憋屈屈回答你的各种盘问,好好的亲子时光就这么折腾没了。


因此柠檬想说,各位父母千万别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

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批评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不论情商多高或者心怀多包容的人,面对批评的第一反应肯定不会是开心,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古人就曾留下对孩子“七不责”的育儿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饮食不责”。孩子挨了批评后心情难免低落,为了逃避这种压抑的环境,可能只会草草吃几口,然后迅速逃离。这种在吃饭时给孩子传输消极的做法不仅影响孩子的食欲,更不利于孩子的消化。


第二,让孩子对吃饭、对你产生排斥恐惧心理


大家应该听说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喂食时都摇铃铛,久而久之,狗只要听到铃铛声就自动分泌唾液。

同样的原理,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总是跟孩子说“这次考试怎么样,是不是退步了”“你看谁家孩子多厉害”“你怎么一定都不懂事”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吃饭”跟“被你批评”联系在一起,这样他怎么可能喜欢跟你一起吃饭呢?可能想想就害怕的想要逃走了,如果你的孩子看见你就躲你,那你要想想你对孩子是不是太严苛了。


跟孩子交流我们要选对时机,用对方式,柠檬给大家几个建议:


首先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人多的情况下批评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问题你们回家慢慢说;其次最佳的教育时机是孩子犯错的时候,当然要注意话术,不要一味的强调让孩子认错改正,要合理的引导孩子,帮他分析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进等等;最后你的那些为人处世之类的道理最好是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一家人温馨的坐在饭桌前讨论着哪个菜好吃,顺便沟通沟通感情,交换信息,要远比用来批评孩子,让孩子带着怨气吃饭要合适得多。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