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孩,有孤独症,请推荐关于家庭干预治疗的书籍,谢谢?

17回答·976阅读
贺婉礼

2019年03月20日

孤独症是一种心里疾病,必须从心里疏导或干预的治疗入手,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或治疗手段,只能靠家庭的关爱、社会救助机构提供一些帮助,但从我多年对蒙特梭利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感到,蒙特梭利的教学法对孤独症孩子是有帮助和治疗作用,蒙特梭利博士是意大利早期研究智障孩子而开发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对儿童心里或童年科学做过很多研究之后,而制定出一套基于儿童心里发展的教具:生活区、感官区、语文区、教学区及其它区域;特别是孩子敏感期的论述是具有极其重要发现,所以目前对正常及非正常孩子最系统、最科学、最全面的阐述;我希望这位家长可以先阅读蒙特梭的原著,再考虑买一些蒙特梭利家庭教具,观察孩子的变化,由浅入深逐渐扩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依起读诗

2019年03月23日

建议看看《孤独症和相关沟通障碍儿童治疗与教育》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有较强的借鉴性。

个人建议如果孩子已经在权威机构确定为“孤独症”,那就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治疗,其中一些干预课程还是很有效果的。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孩子,在专业机构确诊后,治疗了大概一年,效果明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直是全程陪伴的,而且也配合做了很多引导工作。

另一种情况,只是怀疑孩子是孤独症,或者医生说“疑似孤独症”,那么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会有这些表现的原因。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三岁多了,经常一个人玩,别人与他说话时,他不与人对视,而且性格倔强,有“孤独症”的一些症状。通过与家长沟通,发现孩子一直由祖母照顾,而祖母是一个比较内向甚至有些孤僻的人,所以,平时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基本不与孩子沟通,更别说带孩子出去和同龄人一起玩了,经常是带着孩子在某个角落里独自玩耍,而父母因为工作忙,虽然发现孩子的一些不对劲,但也没重视,直到需要入园后,才发现孩子与别人的差距。大概在四岁左右,孩子妈妈辞职在家照顾他,每天陪伴孩子从最基本的“对视沟通”到“与人交往”,一项一项手把手的指导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孩子已经能主动与人交往,与同龄孩子的交往能力基本平行。

像这种疑似症状的,很多是因为家长教养方式不够科学,或者直接照顾孩子的人有一些明显的性格缺陷,也有一些因为环境不好,使其有孤独感,不知道怎么与人沟通,和人交往。因此,如果只是疑似症状,家长可以多花些时间有意识地去训练和指导,对孩子的这种症状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后,完全没有效果的,建议交给专业机构,对于儿童孤独症,早干预会更好。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大医疗脑健康

2019年03月21日

《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丹佛模式》

最后,还是建议家长应该让专业的人员来帮助孩子干预治疗。

活着就是艺术

2019年03月20日·IPA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心理领域创作者

及早去康复中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请康复中心的老师推荐书籍或学习

请不要觉得自己看看书就可以疗愈孩子,请相信专家,相信越早干预就有更多治愈的可能

如果误解了您,请谅解

青少年教育心理

2019年03月19日·高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副教授 心理领域创作者

请勿随便给小孩贴标签,不同孩子的发育顺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别用你的心理认知让孩子真成你想的那样的人了。

看书和上网查都是不妥当的,真担心应该是去找专业的人看

祝您的孩子快乐幸福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