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德国为什么发动阿登战役?

7回答·1239阅读
随雨飘渺

2019年06月04日

减缓西线对德国的冲击,集中精力对付东方苏军进攻,这是德军西线最后一次有计划的反击战,为延缓减慢西线盟军的进攻快速推进,因为德国没有战略纵深,也不可能用时间换空间,纳粹德国东西纵深太小了,如果西线盟军推进本土平原后,德军无险可守。

东部强大的苏军在波德大平原上攻击推进中,德军正在缓慢撤退中,败局突显,如果西线在一起强攻,德军被夹击中,无法避免被灭亡的可能性。

德国统帅部认为西线军力上远比东线薄弱,集中一下反击战,彻底的挫败英美联军的进攻,让联军暂时性坚守,为集中军力抽调到东线去。

但德国军队在阿登战略是失败的,仍然无法阻挡住英兰联军的攻势。

烩志

2019年06月04日

德国人打算复制一次法国战役呗

小胡子觉得,自己既然在四年前可以依靠闪电战一波将英法联军包饺子并赶下海,那么现在也能依靠闪电战直接再吃掉一次包括美国第一集团军在内的盟军。

然而44年的德军不是40年的德军,他们面对的也不是英法联军而是美军,而且40年作战的成功的亏德国空军的近距离支援,但44年的天空和德军已经没啥关系。德军还要面领着油料的缺乏和后勤补给的困难。

但阿登反击德国人也不能不打,东线已经快崩了。而西线这边要是再插进来,尤其是被强占鲁尔工业区之后德国真的更没得玩。1944年末时候又恰值西线盟军修整,天气也不好(限制盟军空军发挥),盟军将领也普遍觉得德国玩不出花样,甚至觉得战争会在圣诞节之前结束。这个时候德国突然来一波强力反击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并不是说没有成功率。如果作战目的达到,将西线盟军赶下海,德国人或许还有力气将兵力调往东线和毛子刚一波。

所以说阿登反击就是德三垂死前的最后一击,如果成功了还些许有那么点机会,失败的话则是死的更快。但不击的话连一点机会都没有,纯粹等死。很像一个癌症晚期病人,看到一款治愈概率很低的靶向药物,但知道自己快死了,抓到救命稻草总得一试。

亦喻之

2019年06月05日

谢邀。

阿登战役是纳粹德国由希特勒亲自制订的一次垂死挣扎式的反击战役。

二战中,在东线苏联红军和西线盟军连续作战并取得一系列战役胜利之际,希特勒以乘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对西线美、英盟军展开突然反击。因为希特勒判定盟军在节节胜利、德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盟军可能会产生轻敌思想而放松警惕。这种判断虽然有一定的冒险性,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也证明,希特勒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阿登战役最后还是以盟军的胜利、德军的失败而结束,但那只是双方力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结果。

阿登战役是美军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如果不是盟军有足够的有生力量填补损失,而德军已经是拼尽了最后的力量,历史都有可能改写。不得不说,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还是很有军事才干的。象这种战场心理的判断是需要一定的实战经验才能捕捉并且妙到毫巅,迟一点或者早一点都不会有机会的。

毒刺剑客

2019年06月04日

谢谢邀请。阿登反击战是德军在西线进行的最后一次战略反攻,目的是缓解西线压力,全力以赴在东线对抗苏军。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战局急转直下,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情况愈发危急,于是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

为此,从9月底希特勒开始和最高统帅部秘密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 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莱茵河卫兵”。该计划的主要设想是: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在列日与那慕尔之间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切断美军第1集团军和英军第21集团军群的后方交通线,并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稳定西线形势。

阿登反击战确实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美军一个整编师甚至来不及放一枪就被集体俘虏,但是希特勒迫切希望扩大战果,于是下令部队继续突进,回过神来的盟军立刻组织了反攻,江河日下的德军被反包围,损失惨重,最终也没有扭转西线局势。

小白军事解码

2019年06月04日

感谢阅读

大家好!

首先史料记载



当时希特勒:“德军应集中优势兵力在阿登地区进行反击,那里是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交界处,位于霍奇斯的美军第一集团军和巴顿的美军第三集团军的结合部,只有5个战斗力较弱的美军步兵师防守。突破盟军在阿登的防线后,德军可以在列日和那慕尔之间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切断美军第一集团军和英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后防交通线,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稳定西线形势后再转过头来对付东线上的苏联军队”。

最终导致德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这一结果也加速了德军的灭亡。

发动阿等战役的目的,小编认为

1.这是纳粹德国最后的反扑,也消耗了德军最后的精锐力量。

2.东线苏联步步紧逼,如果不击败西线的盟军,德国必将灭亡这是德国寻求最后生存希望的稻草。

3.希特勒以全国命运的一次豪赌,不顾其他将领的劝阻,不顾一切的发动阿等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