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什么要起了个名字叫“巧姐”,难道想不出别的好名字?

9回答·811阅读
路遥lgy

2019年06月18日

巧姐是贾链与王熙凤唯一的女儿,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带了些农副产品,新鲜的蔬菜是来答谢贾府的。

正巧王熙凤的女儿有病,就想的穷苦人家起个名字,能压的住她。于是就请刘姥姥给孩子起个名字。刘姥姥听说孩子是阴历七月七生的,就说“这正好,就叫巧哥儿,这叫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够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刘姥姥给取名字“巧姐儿”,和其实是暗示,将来贾家的败落,巧姐遇到不顺利的事,是可以逢凶化吉的。巧姐后来被“狼舅奸兄”卖到窑子里面,正巧遇到刘姥姥,被赎身救出。这是取名取了个“巧”字的结果或是暗示。

而取别的名字,就不能突出“巧姐儿”的命运,与“巧”字的不解之缘了。

我看了大家的评论,都有道理,无外乎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七月七初生,刘姥姥给起名字。最后在妓院被刘姥姥救出。

我的意思和大家基本相同。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贯穿全部,是荣国府从兴到衰的见证人,王熙凤和潘金莲是中国坏女性的代表人物,都出自四大古典名著,在这部书里,之所以有刘姥姥这个人物,也是为巧姐的出现安排的。

她是唯一一个受王熙凤恩惠的人,也是她为了报恩救了巧姐!作者是在向读者透露一个信息,积德行善才有好报!

假如不是刘姥姥,谁还能救巧姐!假如不是王熙凤善待了刘姥姥,刘姥姥会救巧姐吗?

金陵十二钗也就巧姐有了好的归宿,她年龄最小,一切会从新开始。

假如有高手续这《红楼梦》,我想巧姐应该是主角!!😄😄

谬论!勿喷!!🙏🙏欢迎指😄😄

舒云说经典

2021年06月12日

朋友们知道:巧姐是荣国府当家人王熙凤与贾琏的独生女儿,也是荣国府的长门长女,身份是相当尊贵的。正因如此,尽管她在《红楼梦》中出现时年龄尚小,出场次数有限,还是是被作者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当中。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前,她却连一个正式的名字也没有,只是被父母和周围人随便地称之为“大姐”。至于后来为什么王熙凤让刘姥姥为其取名,书中交待得已很明白,是因为当时大姐正在发热。刘姥姥根据迷信的说法推测她在园子里遇到了什么神,提议让给她瞧瞧崇书本子。王熙凤让人查了《玉匣记》后,说是在园子的东南方遇到了花神,需要烧纸钱送祟,凤姐照做之后,大姐果然睡安稳了……因此,王熙凤认为刘姥姥虽出身贫苦,却颇有一些见识,加上她生性乐观,身子板硬朗,便想借借她的寿,给女儿起个名字——刘姥姥煞有介事地打听了大姐的生辰是七月初七,正巧是“乞巧节”时,以为这一天既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从婚姻上来讲并不吉利,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做巧哥儿好,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得到王熙凤的认可。

既然有这层寓意,这个名字便有了意义。而且传统的“乞巧节”,又叫女儿节。按照民间习俗,这一天夜里,女儿们不但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用五彩线结成樱桃、桑椹、葫芦、香包等东西佩戴于身,还要在家中摆上丰盛的巧果,乞求织女赐给自己一双巧手,将其在天宫织五色彩锦的本领传授给她们。所以,刘姥姥之所以为其取名为“巧哥”,暗示的还有巧姐像传说中的织女(本为天宫七仙女)一样不但美丽、尊贵,而且有一巧手,并一个下嫁“牛郎(板儿)”的婚姻。 因此,书中第五回中巧姐的谶图和判词分明是:“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后又有谶语词《留余庆》一首:“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暗示了巧姐在贾家被抄,失去父母的庇护之后被刘姥姥所救,下嫁板儿为妻;关于这一点在书中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时均有暗示。比如她在周瑞家的陪同下第一次去王熙凤家里先进的便是 “大姐儿”的房间。这里的脂批是“不知不觉,先到大姐寝室,岂非有缘?”是为后文伏笔

而到了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因游览大观园又有了幼年巧姐儿与板儿交换水果的细节描写。当此之时,巧姐抱着一个柚子,见板儿拿着一个佛手,便哭着要佛手,在丫头们的交涉下,两人交换了水果。这里有两处脂批是:“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又有:“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所以,刘姥姥之所以给“大姐”取名巧姐,有此两重寓意,加上叫起来响亮,难道还不是一个最恰当的名字?

书生墨客

2019年06月20日

刘姥姥来到大观园中,受到了贾府上下的款待,并收获了一些金银细软。知足常乐的刘姥姥非常感激贾府对自己的恩施,离别时,她前往王熙凤处给凤姐道别。俩人寒暄一阵之后,王熙凤便告知女儿妞妞经常生病,不知能有什么方法可以根除巧姐的病根。王熙凤听说过一个民间起名风俗,便让刘姥姥为妞妞起一个名字,刘姥姥得知妞妞在乞巧节出生,便改名为“巧姐”。随后,大观园上下都称呼王熙凤之女为巧姐。

那么,王熙凤为什么要让刘姥姥为巧姐取名字呢?刘姥姥是一介粗人,根本不懂文化知识,况且,古人对待取名一事非常谨慎。身为荣国府管家的王熙凤,难道不知道取名的重要性吗?其实,刘姥姥给巧姐取名便涉及到一个民间风俗了。刘姥姥是底层百姓,她给妞妞取名,旨在希望妞妞命大,长命百岁。直到现在,这一取名风俗仍在民间流传。

王熙凤也曾说过,刘姥姥给妞妞取名,一是在于巧姐能像刘姥姥一样长命百岁,二是在于贫苦人能压住巧姐的体弱多病。由此看出,王熙凤因为了解这一取名风俗,才会让刘姥姥给巧姐取名。

读书悟道

2019年06月18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众所周知,巧姐是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独女,在《红楼梦》里,她被列入金陵十二钗。然而在书中,巧姐出现的场次并不多,可能缘于年纪尚小,性格上未有所见树。

在书中提到巧姐娇贵多病,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正好遇上巧姐又在生病。于是凤姐想要刘姥姥给她起个名字,说“……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她。”

刘姥姥听到她的生辰刚好是七月初七,就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做巧哥儿好,这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第五回宝玉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画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词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其暗示了巧姐与刘姥姥之间的不解之缘。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有个细节,她在见王熙凤前先见了平儿,而平儿当时正好在巧姐儿(当时还叫大姐儿)睡觉的房间。蒙府本脂砚斋侧批有语云:不知不觉,先到大姐寝室,岂非有缘。这是刘姥姥与巧姐儿的第一次缘分,为后文伏笔。

几年以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此时的巧姐儿同刘姥姥的外孙板儿都长大了几岁。无意之间,这两个小孩交换了一样东西,巧姐得了板儿的佛手,板儿得了柚子。这一次通过板儿与巧姐儿互换佛手和柚子,脂砚斋有几条批语,说:“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又说:“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所谓佛手指迷津,也就是《留余庆》里所说的那些意思:“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命运已在小儿常情之中伏下,此为第二次的缘份。就在刘姥姥离开时,巧姐儿病了,于是就有了上面起名的故事。这个名字彻底决定了巧姐儿一生的命运,以及她与刘姥姥之间的命运关联,为刘姥姥三进荣府及巧姐归着伏笔。

由此可见,“巧姐”的名字是有来胧去脉的,并不是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