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怕冷、手脚冰凉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缓解?

13回答·10万阅读
中医杂症

2019年07月03日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是体质虚弱、阳气不足,或者气机郁滞造成,阳气不足不能温暖身体就会怕冷,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四肢,因此手脚冰凉,缓解最好的方法是多活动、多锻炼、多穿衣服、多晒太阳、多喝热水,多吃热性的食物,不吃寒凉的食物和水果、要调理心情、避免急躁、不要熬夜、按时休息,避免房劳过度,多吃生姜、大枣、桂圆、大葱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多是内生之寒,中医认为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这是由于人体自身的阳气不足造成,所以吃些温暖的食物和温性的药材,都可以缓解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样的人自身的阳气本来不足,再加上季节变化 、天气寒冷,因此阳气就会更加不足,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也会加重,可以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材调理,可以用桂枝、肉桂、芍药、大枣、炙甘草、当归、黄芪、党参、杜仲、白术、干姜熬水喝,也可以用当归、人参、生姜炖鸡汤喝,多吃羊肉、火锅等,都有很好的温阳和通阳作用。

有些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的人,也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出现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样的人除了自己调理心情外,还可以吃些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的中药材,可以用郁金、鸡血藤、川牛膝、怀牛膝、升麻、柴胡、丹参、红花等,都可以起到缓解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年青人出现这些症状的,多是肝气郁结和脾胃功能虚弱造成,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多是阳气不足和虚损形成,也有一些长期消耗性的疾病,损伤人体的气血造成,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理。

冬季养阴,夏季养阳,因此体寒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夏季要多活动、多锻炼,动能升阳可以增加人体的阳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阳气的升发,多晒太阳、经常热水泡脚,都有利于缓解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夏季阳气旺盛,也是升阳最好的时间,阳气虚弱的人不可吹空调,这是损伤阳气最厉害的,多活动、出些汗,有利于阳气的升发。

有体寒怕冷、手脚冰凉的人,一定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季要穿着厚实,尤其是出门要包裹严实,多喝热水、多吃热性的食物,可以多吃生姜,狗肉、羊肉、韭菜、胡椒、山药、大枣、桂圆、枸杞等,不要吃凉的食物、冷饮,也不要洗冷水澡、雨淋、涉水等,阳气不足要注意保护。

人体的阳气不足,会有经常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症状,很容易造成身体的疾病,因为阳气不足,气血运行就会缓慢,就可能造成瘀阻发生疾病,寒是万病之源,所以有体寒怕冷和手脚冰凉的人,要引起重视,从饮食、保暖、活动和有规矩的生活上调理,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寒手脚冰凉缓解最好的方法是:适量运动、热水泡脚、多穿衣服和多吃热性的食物,都能得到很快缓解。

脾胃范儿

2019年08月05日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缓解?

手脚冰凉,平时怕冷多是因为阳虚,阳气虚的人平时总是会手脚发凉,胃脘部总是怕冷,衣服也比别人穿得多,总是忍受不了冬天,夏天也吹不了空调,平时喜欢喝热饮,小便清长,量多。

那么对于这种体质平时应该如何调理是好呢?

(1)不吃生冷寒凉饮食

详细说就是冷饮不吃,同时大多数寒性水果食物,比如西瓜,梨,猕猴桃,柿子等寒性食物都要少吃甚至不吃。

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马齿苋,穿心莲等草药也不能乱吃,性寒,虽然属于药食同源的食物,但是阳虚的人不能食用。

同时也不宜乱用中药,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知母等清热的药需要慎用,不宜多吃,一定要咨询当地中医大夫。

(2)多吃温补食物

虾,鸡肉,羊肉,小麦和龙眼肉是温补的,可适当多吃。

同时推荐一个茶饮——姜枣茶,看似简单但是却很有效的祛寒除湿养生茶,脾胃虚寒的人可以经常喝,还能提升人体的阳气,并且注意少熬夜,熬夜加上睡懒觉会严重遏制我们的阳气升发,如果湿寒阳虚比较严重,还可以配合附子理中丸一起调理。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释道放

2019年07月05日

一个人,如果经常性的体寒怕冷,那应该是身体处于一种阴阳不平衡的非正常状态。在阴阳理论中,人体阴阳平衡之下,不会有过于寒热的情况。但阴阳‘’不及"或者"太过"的情况下,才会有疾病的发生。在排除外寒的情况下,体寒手脚冰凉一般都是由于人体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

在人体气机运行系统中,手冰凉一般属于阳明系统的疾病,脚冰凉一般属于少阴系统的疾病。

人体手脚冰凉,应该是源于人体“气”的不及所造成的。“气”是一种能量,一种人体的内在机体的活动能力。在“气”不足的情况下,周身的温度就会降低,机体活动性能不足,基础代谢发生不足。如此气不达表,则手脚冰凉。

阳明在上,气不足则手冰凉。这个时候要调节阳明系统的气机。减少食用生冷食品,不吃过多的水果。阳明脉有力而速而手冰凉,多半是气被寒湿之气内阻,不能达与表,因此要采取怯寒湿的药物,事半而功倍。脉无力,则表明阳明经气不足,这时候要补充阳气,达到补充“不及”的目的。

脚冰凉,多发生于少阴病。少阴脉有力,则说明寒湿内阻于少阴,致使“气”不达表。需要用少阴的怯寒湿堵药物即可。脉无力,则说明少阴阳气不足,补充不及的阳气,怯除过多的寒湿即可。

以上都是一些大的方向,集中在人体气机的“太过”与“不及”变化上。采用以上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化解手脚冰凉带来的后果。

人体是一个系统,要经常的参加锻炼,保持身体各个脏腑的正常生理,使不“太过”,也无“不及”,则疾病就能远离身体,达到人体阴阳的平衡,增强人的生活质量。

退休闲人

2019年06月24日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这是阳虚,阳虚体质,我一直坚持艾灸,因为有过脚后跟痛,且有一个红外坐桶,夏天太热红外灯开低挡,冬天寒冷红外灯开高档,中间有个艾绒燃烧杯,把艾绒点燃放上面,双脚往桶上一放,让艾燃出的烟雾薰蒸双脚,冬天用小棉被往上一盖,既保暖又阻烟雾,效果很好,脚上的太溪穴涌泉穴都有烟雾作用,这样坚持,手脚冰凉的毛病慢慢消除或缓解了!

花姐食养

2019年07月09日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

很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


题主可以考量一下自己是否还有以下症状:

❑ 四肢无力、下班到家就懒得动

❑ 姨妈不正常(经常提前或延后、量少甚至闭经)

❑ 冬天怕冷、怕风吹,手脚冰凉

❑ 经常没精神、头晕目眩

❑ 晚上睡不好,经常失眠、夜醒

❑ 气色不好(脸色暗淡、苍白或萎黄)

❑ 皮肤干燥

❑ 说话有气无力

❑ 走路、爬楼梯经常气短

❑ 经常容易疲倦

❑ 经常容易感冒

❑ 发质干枯发黄

❑ 便秘(如果是气虚引起的便秘,一般会有以上描述的症状)


气和血都是人体的基础物质,每时每刻支撑着人体正常运行,滋养脏腑、滋润皮肤、补养四肢。如果你生活习惯不健康,作息不规律,会让你的气血越来越差。


按中医的说法,“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常常受到气的影响,因此气、血两虚常常相伴而来。

那怎样补才能让气血充足又通畅呢?这套补气血的食养方案通过1调2养3忌,不仅能让你补足气血,还能让它活起来。让你气血好、皮肤好、身体棒。


适用人群:产后、月经量多、经期不注意调理、脑力劳动者、节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中老年人

食养方案:阿胶糕片+红枣+桂圆+花慕膏


  • 饮食养护

❍ 一年四季都要补气血,秋冬季节是补气血的最佳时节。

❍ 多喝温水,不贪凉。

❍ 补气血的同时也要注意健脾胃,多吃些健脾胃的食材,比如粗粮、牛肉、山药、鲫鱼、马铃薯、胡萝卜等。

❍ 多吃一些养血润燥、补心安神的食材,比如猪肝、木耳、乌骨鸡、猪心、鹌鹑蛋、鳝鱼、桑葚等。

❍ 平时煮粥、炖汤时适当加点红枣桂圆,可以补血行气。

  • 身体养护

运动:在食养的基础上多运动,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让气血更好的运行到身体各处,这样气血自然会越来越充足。

午睡:建议每天在11:00-13:00之间午睡半小时。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有利于养阳,可以让血液动起来。

泡脚:晚上睡觉前,可以泡泡脚,水温一般不超过42度。

早睡:每天晚上21:00-22:00前睡觉,养养三焦经。

保暖:冬季注意保暖,注意腿部保暖,尽量多“藏”少“露”。


❍ 经期、孕产期不建议吃阿胶糕片

❍ 经期不主张用药物泡脚

❍ 不要趴在办公桌上睡觉,否则背部着凉,会导致宫寒,记得盖条小毯子。

❍ 少吃冷饮、大量生的水果

❍ 少喝苦寒的凉茶

❍ 少吃甜食

❍ 少吃肥肉、油炸、辛辣刺激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