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无可奈何却必须入局的阳谋?

71回答·71万阅读
小妹讲史

2020年10月22日

《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把整个事情的路线和理论公开天下,摆在世人的面前,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日本人,让他们一看就明白。

但对手即便看着明白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所以《论持久战》中,不止是论持久战,而是彻头彻尾的阳谋。

《论持久战》产生的背景,是在大片的国土已经沦丧,常凯申在西撤的路上,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已经失去。那时候只要会识字的,懂政治的人都认为国家要完了,如果放在古代,这是要被外族统一天下的节奏。

那些没骨气的会又一次卑躬屈膝的就当是满人再入关一次,大不了在留一次辫子,苟活的就行,而汪伪政府那批人更是直接给跪下了。那些人剿红军那么多年,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节奏。如今,面对综合国力强大的日本和战斗力强悍的日本,除了抱着美国的大腿,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时候的国人只有两派:亡国论和速胜论。而速胜论者是异想天开的希望出现奇迹,举全国之力发动几次大战,把日本赶回老家。但不论哪种想法,简单的说,就是大家都很迷茫,当然如果是我们的话也会迷茫,因为看不到面对的环境和问题,找不到其中的规律,就无法遵从和把握规律。

那时候的全中国人中,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一个人能看的明白,想的透彻。

而这还是在窑洞的煤油等下,在艰苦的环境中把整个中国以及日本的局势分析的透彻。那些住在别墅坐在沙发上聚会喝酒的人,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和财富。

毛主席提出的持久战,完全否定了亡国论和速胜伦。他将整个过程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进攻。

每一个分析都给出了充分的论据,比如中国的内部如何,日本内部的危机,中日这些条件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世界局势现在如何,世界局势发展又会对中日战争有什么影响等等。一条条明明白白的写在那里。毛主席不但写了,还公之于众,让报纸大肆宣传,不但让国民党知道,更是让日本人知道,让他们自己研究去。

《论持久战》战略路线给抗日战争定了型,之后战争的发展形势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剧本进行的。所有人的,都必须按照剧本来演,因为中日的形势所然,没法改,或许剧本中的小地方可以修改,但主体是无法改变的,当把握和运用可观规律后,没有人可以逆反,这是赤裸裸的阳谋,但你就是无可奈何,只能往这个坑里跳。

《论持久战》给中国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的心中燃起了希望,奠定了抗战胜利的思想基础。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论持久战》就没有抗争的胜利,我们不敢想象历史的走向。

所以,什么是圣人,解救万民于水火的人才是圣人,带领天下人民走向新的起点的人才叫圣人。

借一句古话来说:“天不生毛主席,万古如长夜”。

妖鬼录

2019年07月12日

所谓阳谋就是所有的计谋都摆在面前,明知道是圈套,但是不得不钻,比如汉武帝的推恩令,孙膑的围魏救赵,近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而现代有一个极为著名的阳谋就是美国利用钓鱼岛搅乱中日韩自贸协议,把一团和气的东亚搅成现在火药库。

中日韩自贸协议

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世界第二大、第三、第十大经济体要联合建立一个占全球GDP的20%,占东亚GDP的90%的,实现三国之间人员、货物、资本的自由往来,一旦建成,这将是超越欧盟的一大经济体。

而在网上流传的对美国威胁性最大的一条就是中日货币互换协议,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于日本来说,这是减轻对美国依赖的一步。

毫无疑问,三国自贸区的建立将会大大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唯一受损的估计就是美国在东亚的存在。

所以从2002年提出设想后,后续虽然日本首相走马观花般的更换,但是还是不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甚至就连以右翼著称的野田佳彦在2011年担任首相的时候,自贸区的进展依然稳步向前。

美国给中日设下的阳谋——钓鱼岛引发的领土之争

在这个时候,忽然冒出一个不是很和谐的声音,在日本名声并不是怎么好的石原慎太郎突然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顿时引起两国民众的轩然大波。

但是可以看到此时两国领导层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日本政府拒绝了东京都提出的登岛申请,而自贸区的谈判也有条不紊的取得实质性的谈判进展,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好处。

然而2012年,钓鱼岛事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恶化,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登岛、插旗、抓人、碰船,日本议员也开始暗地推波助澜,诡异的是美国此时也宣布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

野田推出钓鱼岛国有化的方式来对抗东京都的“购岛”,还写信给中国领导人表示担忧局势的紧张,然并卵。

日本被美国控制的太深,所以当美国动起来后,所谓的日本首相,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内局势跑偏,而毫无办法,于是原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钓鱼岛变成了火药桶。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三国自贸区,因为日韩独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被搁置。

这是美国设下的阳谋,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是为了破坏三国之间的和谐,为了自己加深对日韩的控制,维护自己的霸权,但无可奈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涉及到领土主权之争,任何人都不会退步。

日本政府想要控制住局势不会太恶化,但是本身被美国控制的太深,命不由己;中国想要搁置争议,但是日本已经在美国的挑动下,变成了疯狗,加上国内民众情绪高涨,也只能顺势而为。

至于设想很美好的自贸协议,在接下来的三年几乎成为无关紧要的新闻,直到2018年才有恢复的迹象,但也只是迹象而已。


历史吐槽机

2019年07月11日

世界搅屎棍的法宝——离岸平衡

公元1568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已经越来越不满意西班牙的统治,他们需要交纳沉重的税赋,却无法获取公民权益。甚至查理五世公开羞辱他们说“对上帝我用西班牙语,只有对我的马,我才讲荷兰语。

荷兰北边的英格兰也非常不爽西班牙霸占海权的行为,作为一个岛国,在大海上受到限制等于蛋蛋被抓在别人里。可是他们确实没有实力和勇气直接挑战西班牙,于是这群家伙开始冒坏,不停的给荷兰人拱火,支持荷兰闹独立。

荷兰人也真实惠,操家伙就上了,这一仗打了80年,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拱火的英格兰人却表示俺们精神上支持你,还给你拉来法国做盟友,一定要成功啊朋友!果断把荷兰给扔了出去,自己在家里闷头发展。

到了1588年,有点家底的英格兰评借几分幸运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又在随后几次海战中把多次重编的无敌舰队彻底打散,取代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在这次成功的操作后,英格兰坏种们似乎找到了一把国际政治的钥匙。

除了我以外,欧洲乃至世界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国家冒头,我就联合一堆弱的去折腾你,不把你折腾废了誓不罢休。玩到最后,每个人都知道英国佬在玩离岸平衡,但因为种种利益纠葛,最终也只能无奈的被玩。

  1. 公元1672年,彻底取得独立的荷兰开始迅速发展,殖民地业务做的风生水起,连英国佬都成了手下败将。英王查理二世找了好基友路易十四,两人一拍即合,又拉上瑞典去抽荷兰。傻实惠的路易十四悍然出击了,英国佬这边则开始和荷兰外交斡旋.....

  2. 打赢荷兰的法国成了欧洲强国,拥有了国家仲裁权,然而他们并没高兴多久。1702年英国佬又联合哈布斯堡王朝、荷兰、德意志各邦国组成了反法同盟,把法国给抽了个凄凉落魄。英国佬利用这机会把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海峡给占了,到现在也没还给人家。

  3. 到了1740年,普鲁士崛起,腓特烈的名字在欧洲如雷贯耳。为了继续坑法国,英国佬忽悠中二少年腓特烈悍然开启了地狱难度副本,单挑法国、俄国、奥地利、瑞典、西班牙,要不是新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脑残舔狗,腓特烈肯定打个国破家亡。整个战争期间,英国佬全程在汉诺威打酱油,战后他们拿走了法国的北美殖民地加拿大.....

  4. 然而头铁的法国并没有放弃,在绝世枭雄拿破仑的带领下卷土重来。而英国佬的应对更狠,前后组建了7次反法同盟,把法兰西彻底坑成SB,他们自己成了日不落帝国。

  5. 在坑死拿破仑大作战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沙皇俄国随后崛起,战后他们成为欧洲宪兵,并且不停的把触角向西延伸,一度准备拿下君士坦丁堡。违背平衡的事儿英国佬肯定不干的,这次他们联合法国、撒丁王国,乃至教敌奥斯曼帝国把俄国给抽了....

  6. 随后这帮家伙又组织三国协约对付新兴霸主德国,一战加二战之后,汉斯虎就变成现在的汉斯喵了.....

其实这帮孙子也有玩脱的时候,乔治三世就因为太过中二惹怒过全欧洲,在1775年左右被完全战略孤立。结果就是北美殖民地丢了,那帮家伙建立了个叫阿美莉卡的国家。我再仔细查查资料,原来乔治三世是个德国人,难怪这么中二.....

总结起来吧,英国佬以一手离岸平衡搅动风云几百年,赢得世界搅屎棍的光荣称号。这手搅屎神功每个人都知道他们会玩,但几乎每个人都得捏着鼻子陪着玩,凡是地区大国或者有潜力成为地区大国的国家都深受其害,可以算是最恶心人的阳谋了。

他们给印度留下个巴铁、给埃及留下个苏丹、给咱们留了个麦克马洪线。前段时间有个叫彭定康的二货又拿东方之珠搅屎,只是时代已经不同了,离岸平衡这套手艺他们继续用大抵也就恶心恶心人罢了......

每日一段历史

2020年09月12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58年8.23毛主席决策炮击金门。

1958年初:

美帝:我们要“协防台湾”。

蒋介石:我们要“反攻大陆”。

毛主席:“我看,还是横了一条心,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设。”

1958年8月23日:

美帝:我们可以从黎巴嫩撤军了,下一步去哪里,欧洲还是亚太?

蒋介石:第七舰队来不来?

毛主席:我们要打你一些炮。

8月23日下午5:30,解放军集中439门火炮,向金门发射了50000多发炮弹,国民党金门防卫副司令吉星文,赵家骧,章杰毙命,国防部长俞大维挂彩,被重点关照的金门防卫司令胡琏骨折。

1958年9月4日:

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

美帝:我们反对,国际上公认的领海宽度是3海里。

毛主席:“我们大炮的射程是12海里。”

美帝:“你们宣布的12海里领海,我们是不会承认的,但我们的军舰也决不会进入12海里。”

蒋介石:有没有搞错,金门离大陆只有9海里啊!?

美帝:剩下的3海里,你们自己走吧。

蒋介石:……

1958年9月8日:

美帝:我们按照共同防御条约约定,为你们护航。

蒋介石:美军护航,万事大吉。

毛主席:开炮,打蒋舰。

美军:oh shit,共军开火了,赶紧撤!

蒋介石:哎,狗臭屁的护航啊!

1958年底:

美帝:金门保不住了,你们撤军吧。

蒋介石:要么共军停火。

毛主席:停火,我们拒绝。

蒋介石:那我们撤军了。

毛主席:撤军,我们拒绝。

美帝&蒋介石:那你想怎样?

毛主席:你们不撤,我们不停火。

美帝&蒋介石:……这游戏犯规,我们不玩了可以吗?

毛主席:这样,我们打炮之前通知你们。

蒋介石:我还能说什么,接着玩吧!

美帝:no no no,你们这样玩作弊!

毛主席:你华沙和我们要不要谈了?

美帝:我们陪你玩,可以了吧?

苏联:中共炮击金门,没有事先通知老大哥。

毛主席: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外国无权干涉,也无权过问!

炮击金门这个阳谋,打而不登,困而不死。套住了美蒋,打破了美帝侵占台湾的阴谋,扩大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向全世界宣告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明确主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才运用。

度度狼gg

2020年09月13日·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1947年2月28日,老蒋亲飞西安部署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在他的直接插手部署下,胡宗南调集了所部最精锐的20个(整编)旅投入作战,其中15个旅14万人为主攻,5个旅担任交通线和后方警备,而“马家军”也出动54000人助战,另有榆林邓宝珊的12000人。




刚刚组建的我西北野战兵团仅有26000余人,死守延安显然是不明智的,于是3月19日我军主动放弃延安,胡宗南部队兴高采烈入城,随后大肆吹嘘和报捷。从战略上讲,夺取延安以后,老蒋“重点进攻”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胡宗南军事集团的主力,应该投入到更为缺乏兵力的中原战场,然而从老蒋到胡宗南都不死心,一心要捕捉和摧毁我中央机关。


当时的陕北军事形势确实很危险,为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根据决定,“五大书记”中的朱、刘两位率中央机关的大部分人员已经东渡黄河,前往相对安全的晋冀地区(山西临县和河北平山)。然而主席和周、任三大书记却坚决留了下来,决心“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胡宗南都主力牢牢吸引在陕北,不使其增援其它战场。




1947年3月29日,主席在任家山正式做出了“党中央留在陕北不走的”的决定,同时也包括解放军总部机关,而各战略区首长出于安全考虑,纷纷来电请求中央撤离陕北东渡黄河入晋,或者向陕北增援有力部队,均遭拒绝:“留在陕北,我们可以牵制胡宗南23万大军,叫蒋军的这个战略预备队失去作用,在陕北战场,敌我双方力量的比例是十比一,我们在这里拖住胡宗南,其他战场上的敌我兵力对比就不会那么悬殊了”。


至于向陕北增派部队的提议,也被主席拒绝了:“不能再调部队了,陕甘宁边区巴掌大的地方,敌我双方现在就几十万的部队,群众已经负担不起,再调部队,群众就更负担不起了”。就这样,中央纵队800余人(警卫部队仅有四个连300余人)开始牵着数万敌军在黄土高原上兜圈圈。




我军总部大功率电台发出的信号、延安广播电台在移动中不时发表的社论,都公开地表示党中央仍然留在陕北,啥叫“阳谋”?那就是把牌明着打!由于警卫力量太过薄弱,为加强行军转移中的保密性,几位主要首长都使用了化名,“李得胜”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而周公则说:“我叫胡必成,革命必定成功!弼时同志是司令(中央纵队),就按谐音叫史林吧”。


这就让老蒋和胡宗南陷入无可奈何的两难之中,不追击吧,明明知道我党中央近在咫尺,实在于心不甘,并且进攻陕北也就失去了意义,只得到延安一座空城;追击吧,必然将牵制大量兵力,而当时东北、华东和中原等战区,哪里都在问老蒋要援兵。最终,敌人的贪婪还是压倒了理智,胡宗南命令刘勘率领整编29军从延安北上,一路追击我中央纵队。





然而中央纵队用“蘑菇战术”拖得敌军东跑西颠疲惫不堪,却始终不得要领,整编第1师师长罗列叫苦不迭,致电胡宗南哀叹:“竟日行军,人则疲劳,马则困顿,伤落倒毙者日渐增多,战力消耗极剧”。而彭老总指挥我西北野战兵团,利用敌人调动中的漏洞连续发起青化砭、羊马河以及蟠龙战役,先后歼灭敌人三个整旅。


在5月14日召开的军民祝捷大会上,面对50000多与会群众和战士,为了将“阳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周公当场宣布了党中央仍然在陕北与全体军民共同战斗的消息,全场顿时欢声雷动。当然,这一消息很快也被胡宗南得知,敌人气急败坏,开始使用地面侦察部队搜寻、空中飞机侦察、无线电侦测定位等手段,千方百计搜寻中央纵队所在的位置。




1947年6月初,胡宗南终于侦知我中央纵队在王家湾一带,恶狠狠下达了命令:“就是牺牲两个师的兵力,也要。。。”,于是董钊、刘戡率五个旅数万人马,从延安、蟠龙两地出发企图合围王家湾。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尽管形势一度非常危急,但终于是有惊无险,敌人一次次扑空,数万大军在陕北高原上被讥讽为“武装大游行”。


蒋军中也不乏具备战略头脑之人,对这一“阳谋”难道就没人看得清楚吗?显然不是,但问题是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从老蒋到胡宗南都是心甘情愿地跳入局中,哪管其他战场请援电报雪花般飞来,一门心思要捕捉我中央纵队。




从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胡宗南的部队整整折腾了一年多,却一无所获,在此期间,我军却在其他战场上捷报飞传。1948年2月底到3月初,西北野战军在宜瓦战役中一举歼灭整编第29军军部及两个整编师29000余人,击毙中将整编军长刘戡,陕北军事形势完全逆转。


直到这个时候,为更好指挥全国战局,党中央才决定离开陕北,1948年3月23日正式东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