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公孙瓒​是如何陨落的?

5回答·7385阅读
历史研习社

2018年02月28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煊赫一时、雄踞幽州的公孙瓒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他怎么快速覆灭了呢?

公孙瓒速亡和刘虞有关。公孙瓒杀刘虞后,幽州很快变得水深火热。同时,公孙瓒的结局也和他自己的能力、性格有关。公孙瓒是个纯军阀,自他独霸幽州,其发展便再无起色,他最终在与袁绍的军事斗争中失败自杀,其部瓦解。

(1994年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形象)

仔细来看。公孙瓒以辽东属国长史起家,光和年间取得幽州部分兵权,并长期镇守幽州。公孙瓒勇敢善战,在北疆令对手闻风丧胆。188年,刘虞任幽州牧。此时中原各州正陷入战乱,幽州则在刘虞的领导下实行宽政,鼓励农业和互市,开发盐铁,安定流民。幽州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公孙瓒和刘虞是有矛盾的:首先,公孙瓒主张剿灭乌桓,而刘虞主张安抚;之后,袁术的介入使得二者的矛盾终于不可调和。

(刘虞健在时东汉各地军阀割据形势)

董卓劫持皇帝西迁后,袁术就横在了朝廷和关东之间。袁术对朝廷有二心,于是扣留了从朝廷出使关东的刘和。刘和是刘虞子,此去是为了通知刘虞接应朝廷,袁术便打算借刘和赚刘虞。公孙瓒看破了袁术,建议刘虞不要前往,刘虞不从。公孙瓒恐刘虞出卖自己,决定主动献计袁术,并派堂弟公孙越协助扣留刘虞人马。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公开化。

后来,公孙越在袁术处作战被袁绍部射死,公孙瓒又与袁绍结仇,公孙瓒和袁绍围绕冀州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刘虞的宽政本来就和公孙瓒穷兵黩武冲突,加上之前的各类矛盾,两人打起笔仗:“二奏交驰,互相非毁,朝廷依违而已。”此后,公孙瓒在蓟筑城自保,并拒绝刘虞的一切邀请。193年冬,刘虞担心公孙瓒作乱,决定主动进攻。公孙瓒身经百战,很快大获全胜。同年,公孙瓒借口袁绍等人劝刘虞尊号事杀刘虞。

刘虞死后,公孙瓒独享幽州,其集团达到了事业顶点。然而,公孙瓒自己的缺点却也被放大了:他除了拼杀,既不懂经济,也不会治理。又因为刘虞有极高的政治威望,公孙瓒的行为还触怒了大批将领。

此时的幽州强敌环伺,以鲜于辅为首的刘虞旧部、怀念刘虞安抚之策的乌桓和袁绍纷纷起兵,三部合兵十万,于195年重创公孙瓒。幽州内政则因公孙瓒“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也走向混乱。刘虞尚在时,公孙瓒凭借自己多年征战的威名还能诱使冀州倒戈,袁绍也不敢对幽州大意;而公孙瓒主政后,一系列政策让人心寒,加之灾荒,“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辅、和会兵。”

晚期的公孙瓒连他仅有的军事天赋也被他乖戾的性格消磨殆尽。公孙瓒先是听信童谣在易结营,自195年惨败后凡遇败仗即退入易京。等到多地发生叛乱,公孙瓒更以铁门封锁住所,以妇女为侍应,禁止七岁以上男性入内。于是全军人心离散,士气低落。

(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袁绍形象)

198年,袁绍准备与公孙瓒决战,公孙瓒继续龟缩易京硬扛。199年,袁绍完成对易京的包围。公孙瓒用关靖言放弃突围,遣人搬救兵。但情报被袁绍截获,袁绍将计就计假扮救兵,成功伏击公孙瓒,又大修地道毁坏了易京工事。公孙瓒知败局已定,杀完家人后自杀,公孙瓒集团自此覆灭。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

(宋)范晔.《后汉书》

九州历史

2018年09月26日

公孙瓒灭亡,真正原因是杀刘虞。刘虞是幽州牧,公孙瓒是幽州右北平郡太守,是刘虞部下。刘虞的名声很好,他当了一辈子清官,汉灵帝在西园卖官,所有官职都明码标价,“以虞清贫,特不使出钱”,只有刘虞没花钱。刘虞在幽州任上,得到很高的赞誉。刘虞死后,不仅当地的官员百姓,连鲜卑、乌桓这样的少数民族都要为他报仇。

第二,公孙瓒与袁绍,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刘虞死后,给了袁绍一个讨伐的借口。刘虞被杀,袁绍打着朝廷的旗号,正式讨伐公孙瓒。

第三,公孙瓒实力迅速削弱。公孙瓒守边多年,对稳定边境贡献很大,在平黄巾的战斗中出力很多,本来名声不错,但是杀了名声更好的刘虞之后,人们一致把他当成了反贼。在军事上,公孙瓒凭空多出了很多敌人:刘虞旧部,各自带兵要为他报仇;少数民族乌桓,派骑兵七千投奔刘虞儿子,合兵攻打公孙瓒。

人间赚够150万

2019年08月09日

公孙瓒字伯珪,人称白马将军,河北唐山人士

追寻他怎么灭亡的,我们先看他如何兴盛的

1、小妾生,美男子

我们说他小时候虽是出身贵族但是因为是小妾的儿子,所以从小并不受重视,长大后只当了一个郡中小官,但是公孙瓒长得好啊,琢郡的刘太守的女儿看上了郁郁不得志的伯圭,而且也活该他发迹,人形容他:“声音洪亮,机智善辩””通俗的讲就是长得帅,声音好听,会说话,这种人可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嘛。深得刘太守垂青,一路青云直上。

2、好战而勇猛

公孙瓒凭借老丈人的权势一路披荆斩棘,做到中郎将,好战而勇猛,一举收服北方一带游牧民族,大大壮大了声势,但是呢他的老板刘虞却是个软蛋,总想着以怀柔政策对待民风彪悍的游牧民族,所以俩人经常闹不和,公孙瓒年少轻狂岂能屈居人下,久而久之,这两人就干架了,刘虞自然打不过公孙瓒啊,后来公孙瓒杀死boss,取而代之并统一了北方四州,成为北方强大的诸侯之一。

一直在讲公孙瓒如何如何牛掰,现在说说他是怎么被袁绍给干倒的。

1、格局不行,自私自保

对抗初期,公孙瓒还是占据优势,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被困于自己修建的高楼之中,引火自 焚,势力被袁绍吞并。

2、后期变性

纵观公孙瓒一生,如果前期是励精图治后期那就是残暴无良,嗜杀成性,没有政治观念,贪图享乐,人都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公孙瓒就是典型,后面落得个自杀而亡的结局。


华旋律

2019年07月30日

公孙瓒曾作为早期最强的诸侯之一,巅峰时期曾占据中国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包括今天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公孙瓒更是早期事业起步的恩人,然而公孙瓒的巅峰时期并不长,一代枭雄最终战败于,被困于高楼,引火自焚。那么公孙瓒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在何处,将自己处于之地。

公孙瓒,字伯圭。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为培养公孙瓒其岳父还帮助他拜前太守卢植为师,在此期间与刘备和然共同师从于卢植门下。《》中记载: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后从涿郡卢植学于山中,略见书传。出师后,公孙瓒在刘君旗下任御车。后任为辽东属国长史。

公孙瓒与刘备为同一时期人,但成事比刘备早很多。公孙瓒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作战勇猛,威震边疆。早年公孙瓒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他连年征兵亲自打仗,无论在百姓还是士兵中,都是一个很有威望非常值得尊重的人。公孙瓒虽然武艺一般,但是性格却非常坚毅,在战场上总是首当其冲,冲在最前面,深受将士们的尊重。公元191年,青州攻打渤海,聚众三十万,欲与会合,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军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于是公孙瓒威名大震。《后汉书》中记载:“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车重数万两,奔走度河。瓒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后来,公孙瓒占领了 冀州、青州、兖州等地,刘备也在其手下做官。

公元192年,公孙瓒与袁绍开战,在界桥南二十里处公孙瓒不敌袁绍,公孙瓒立刻退兵,整顿军队,双方形成均势。公元193年,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候。公孙瓒诬陷刘虞与袁绍谋取称帝,借汉献帝之手,杀掉了刘虞。刘虞死后,公孙瓒得到了整个幽州,此时的公孙瓒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公孙瓒占据了幽州后变得日益消沉,他变得固执又毫无原则。公孙瓒与乌丸数万人交战,结果大败,性格固执的他,接连几次发起战争,皆以失败告终。这时的公孙瓒骄傲自负,又自私冷漠。公孙瓒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任何亲信,手下的谋臣将士都渐渐疏远,人心不和打起仗来必然是失败。

后来,公孙瓒日益骄矜,不恤百姓,由于他疏远宾客,身边没有能够信任的人,这无疑是在玩火自焚。公元198年,袁绍想要与公孙瓒谈和,公孙瓒自以为是,根本不把袁绍放在眼里。于是袁绍出兵开始征讨公孙瓒。公孙瓒出于自保,对那些被袁绍攻打的部将,一律不进行救援。结果公孙瓒手下的大将一个接一个的战败,最终,公孙瓒变成了光杆司令。他料到自己必败,杀掉了自己的妻儿,然后引火自焚。

公孙瓒,常年征战沙场,养成了极其残忍的性格。此人早年,坚毅勇敢,却没有谋略才华,更不懂得政治。晚年的公孙瓒,贪图享乐,丧失斗志,又骄傲自大,最终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