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修路,为什么一直沿用老路基而不开新道?这个事情怎么理解?

15回答·2.7万阅读
龙百晓生

2019年08月09日

在农村除了开新道路并不容易的,毕竟乡下村里多为建设用地,而村外多为农业用地,不能随便占用浪费,如果修路需要提前规划,并且进行征地事宜,还要赔偿农户一定损失,使得修路成本高昂,也可能不利于农户出行,自然费力不讨好!下面针对农村“村村通”和“户户通”修路方面情况,根据我们当地的一些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方面,容易涉及复杂的农户土地纠纷。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农村这种小圈子的熟人社会中,往往对于贪小便宜的话情况数不胜数,一旦涉及修路征地,即便有一点关系的农户都会牵扯进来横插一杠,使得修路开新道前期准备周期漫长,不利于农村修路成本和建设速度!有时候也会因一些“无赖”者漫天要价而耽误了正常规划,并使得建设进程受阻,自然也不利于当地年度乡村建设的正常推进!

二方面,可能占用耕地,使得修路成本比较大!在农村修路不仅要有合理布局规划,也要尽量沿用老路基、规避占用新耕地的范围,毕竟每年投入乡村建设的成本和补助资金非常有限,一旦占用过多农户宅院和耕地范围,往往不利于有效控制建设成本,一旦超出预支,很有可能打乱年度乡村基础建设进程。另外,随着村里闲置建设用地所剩无几,以及各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往往修路少占用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更符合当下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现状!



三方面,农村修路主要是方便农户日常通行。在农村,人们平时外出走过的道路往往经过了很多年的生活实践,大多路面已形成习惯并经过长期不断改进而形成了现有最佳出行方式。而现如今开展的村村通和户户通,其实就是在农村原有路面上的锦上添花,是对老路基的一次次升级改造,只有这样提升农村基础建设才更利于农户日常出行!

要知道,过去的农村多为土路,一到下雨天就会变成“水泥路”而难以通行,对农户日常生活生产造成了不便利!而现如今一些地区开展的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就是将过去常见的“水泥路”改造为石灰、沥青等硬化路面,这样一来即便遇到下雨天,农户依旧可以正常外出做事!所以说,农村修路的初衷还是方便农户出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提升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效益,更好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刺楸

2019年08月25日

问:农村修公路,为啥不开新道而要沿用老路基呢?

别说新开道了,就算把以前三米左右宽的老路拓宽到标准的四米五也是困难重重,不信的话请到农村去住几年体验一下。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在泥巴公路存在了一定年生后,不少地方开始了慢慢硬化乡村道路。然而,有些农村道路明明弯弯曲曲,不算捷径,本可趁着硬化时改道取直,但实际上却少之又少,却是为何?刺楸认为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一、照顾老路附近的农民

在山区农村,除了村落村寨,不少农民主要以散居的方式分布在村子各处,当大家出地出力把土坯毛路修通后,为了方便,在新一轮「修房潮」开始时,不少农民就把房子修到了公路附近,并自己修好了连接到公路的入户路。

刺楸坐车时,在农村公路两旁还时不时地看到新挖的宅基地,在公路两旁建房似乎成了一个最佳选择,当然距离公路要有一定距离。

木已成舟,米已成炊。农村居住格局已经形成,只为了走直路就想改变老路,实为不妥也,就像铁路、国道、省道也不会为了直线近而避开重要的城镇一样。

二、修新道涉及面太广

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横平竖直,弯曲农村公路在广大山区农村较多,多依据山川地形地貌而开路修建。不少农村公路由村镇修建,由于资金补助少,农民出了力和地不说,还要凑钱,所以不可能像现在修路那样搭建高架桥,只能跟着地势地貌修成弯弯曲曲。

在准备硬化时,除了一些林业道路或者有项目补贴的,仍有部分农村道路要农民凑钱来承担一定比例的项目费用。本就要出钱,如果重新开道,势必涉及到占用某些农民的田地,而未被占用田地的农民似乎就没吃亏,如此一来,利益分配不均可能导致项目搁置,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沿用老路。这也就是部分已硬化农村公路不够四米五宽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修路为何不新开道而继续沿用弯曲老路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还行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湖北方哥va

2019年08月10日·杨家冲村民委员会宣传委员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

农村修路,为什么一直沿用老路基而不开新道?这个事情怎么理解?

近些年来,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公路的修建如火如荼,极大的改善了农村交通落后的面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难堪局面得到了彻底解决,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根据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基本了解到百分之九十九的乡村,在改善交通落后的问题上,还要兼顾农村耕地少的问题,避免因修路而占用农户耕地面积,因此大多数村在“三通”的问题上,尽量在老路线的路基上规划修路,做到能避开农户耕地的尽量不占,其目的有三:

一,在老路基上修路,减少占用耕地面积。

二,老路基因过去多年的沉淀,基本性得到充分的稳定,在老路基上面加修水泥路牢固,不易垮塌,使用时间较长。

三,保持原貌,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四,节约投资。在老路基上修路,在硬化路面前的土建工程上,所花费的投资,比新开路的投资要少五至十倍。

五,缩短工期。一般新开路,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然后要做方案报批,还要沿途做护岸,还要挖填方,碾压,这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而在老路基上修路,就直接节省上面这些前期工程的施工时间。

以上就是农村修路,为什么都是在老路基上修路的根本原因,不必大惊小怪,很好理解!

生活锵锵

2019年08月09日

这个事情很好理解。一直沿用老路而不开新到的是在农村两边都有房子住人的主道上。我甘肃农村老家的乡间路就是这个样子。

1、“老路新开”节约成本,老百姓也愿意

这是以前和现在农村修路用的最好的方法,修路的时候老路原来两边都会有房子住人,因此你要开新路在这个拆迁上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村民是极其不愿意去拆迁的,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村新扩建小学门口时候拆迁了两家,都闹的不可开交,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所以基于老路上修新路是最好的办法,不但拆迁很少,而且原来的乡村老路是村子里面的主干道路,也是用的最多、最宽的那条路,所以老百姓是打心理面接受的。

2、农村开新道修路有哪些呢?

一是在山上开新道修路,我们村镇每一个村子都是这样,因为在山上种植苹果,所以之前的小路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在8年前就在各个村镇的山上开了新的硬化道路,要比以前窄的,没有硬化的小土路好太多了,这个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要致富,先修路”就是这么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做法。

二是我们村镇在修高速公路,称为“天平高速”(甘肃省平凉市至天水市的高速公路),在我们村子是靠近河滩的,所以在修之前做的大量的测量,征收了好多土地,这里面的土地都是靠近河滩的良田,是种植苹果的好地块,因此在征收补贴的力度上还是很大的。这也就是开新道。

所以说:农村修路,为什么一直沿用老路基而不开新道?这个事情要分情况看待,基于老路上的是村子的主道,不好或者是很难基本不可能开新道,因为两边都是房子;而在山上和国家规定修高速公路的,那就是可以开心道的。

莫小道

2019年08月09日

对于农村里面修路这个问题,我个人都是觉得很好理解,一直沿用老路基,呃,不开心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问题,但是除非修这些主干道,就得经过重新的规划。

如果不是修主干道,没有重新规划的,基本上都会跟着老路基进行重新修路。

老路基结实。

对于路基的情况来看,一定要选择结实的地方,因为在农村里面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使得有些地方未必会很结实。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修路的时候多半会跟着这些老路基,即使七拐八弯的情况下也会跟随着路基进行重新的修正。

这种情况,虽然说看起来可能工程量比较大,但是实际上是为后续赏去很多的重复工作,或者说重新修整的一个问题。

因为老路基比较结实,这个时候我们铺水泥路修好新路,不那么容易倒塌。如果是重新规划的情况之下,如果地质不好就可能形成容易烂,还得后续再次增加费用。

农村里面的土地非常复杂。

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感受过农村里面修路的困难,有的时候农村里面对于土地的使用是非常要紧的,可以说成非常吝啬。

一分一厘也不会去谦让。所以你要修新路,可能要利用到别人的土地,那么这种情况之下相对应的补偿如果不给足,那么这个时候会使得他不再同意。甚至不让修的情况,在我们这边以前就出现过好多次。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你又要重新规划,浪费很多人工和时间。所以心目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这边有一条路,就是修了好几次都是因为土地的问题,没有下文。

工程量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来看确切的来讲,跟工程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开心路也许你规划好,但是实际上你要要做路基,这个时候是非常困难甚至麻烦的。

我们附近一个村子里面就曾经修了一条新的道路,结果修路的费用比我们村子修老路的那个费用还要高出一倍多。

所以针对于工程量以及费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是必须要重新开一条新道,那么大多数农村里面修路都会沿着以前的老路进行,重新修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