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桐为琴”古人到底削的是什么桐?

12回答·701阅读
木葉飛揚

2019年08月26日

谢谢邀请。

音乐方面了解的不多,不过查阅了一下资料,确定了一下此处的“桐”应该是梧桐木。

古琴文化的历史,从伏羲而始。东汉蔡邕《琴操》:“首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明代《太古遗音》:“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明代《风宣玄品》:“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立高三尺,增六寸六分,制以为琴。”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伏羲式”是典型的古老琴式之一。

图三是故宫博物院藏琴,是典型的伏羲式,为唐朝雷氏作品,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紫漆,面底多处大块朱漆补髹,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伤处可见灰胎下以葛布为底。琴通长124厘米,隐间114.2厘米,额宽21.8厘米,肩宽21.2厘米,尾宽15.4厘米,厚5.8厘米。蚌徽,红木轸,白玉足镂刻精美,紫檀岳尾。龙池上方篆书“九霄环佩”四字,下方篆文“包含”大印一方。右行书“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及“诗梦斋印”一方。池左行书“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琴足上方行书“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苏轼记”。另外,同名为“九霄环佩”的伏羲式唐琴还有三张,一张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张藏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张为私人藏琴。

不过现代琴面板很少选用梧桐木,因为老料很少,新料易开裂变形,木质不松透。新梧桐琴易琴头开裂,声音比较实。


古琴斫琴定义在“桐”字,我相信一定是青铜,我见过也用过青铜木斫制的古琴,的确不一般,无论是色泽 ,还是音韵真的非常的不错,当然我也在其它场合逼不得已弹奏过现代大家说的普通桐木制作的古琴,据说还是老下房梁的木料,真的不敢恭维 ,不过声音蛮大的,要用古琴琴音十八字去评判 那只能掩面一笑了。


柠檬看历史

2019年08月26日

谢邀🌹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削桐为琴源自上古神话人物伏羲。

传说,在久远的上古时代,有个极乐世界华胥氏国。在这片极乐国土上有位美丽的姑娘叫华胥氏,她性格开朗,生性快乐。

一天来到了东方一个叫作“雷泽”的大沼泽地玩耍。华胥氏乐而忘返。忽然看见沼泽边有一只硕大无比的脚印,便抬脚在这个巨大的足印上踩了踩。不料这一踩,她身子马上产生了一股特别奇怪的反应。回到家里,她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

伏羲生着人的头、龙的身子,落地就跑,见风就长,一眨眼长成了高大无比的巨人。后来知道了母亲的故事,他认为父亲是雷神,便决定去寻找他。他来到都广之野。都 广之野是地上的乐园,十分富庶美丽。忽然有一天,伏羲在这里发现了名叫建木的奇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那树高大笔直,一直插入云端,中午太阳照在树上竟然没有影子。他顺着建木来到天门,终于找到雷神。

就这样,伏羲在天地中央,借助建木这个天梯爬上爬下,给东方乐园带来圣德,所以当了天帝,管理着东方大地。伏羲给人们不断造福。为了给人间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欢乐,他总想创造出美妙的乐器。

一 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仙乐飘飘,香风习习。继而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

伏羲惊异道:“原来就是凤凰啊!”

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

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

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

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

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 之数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 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

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这就是“伏羲伐桐创瑶琴”的故事,当然这只是传说。所以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削桐为琴”这里的桐指的是桐树。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