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流行乐里的流行摇滚?

10回答·85阅读
顺势而为

2020年03月11日

摇滚乐本来就是流行音乐的一大流派

现在大多数流行乐本身就是摇滚曲风,或者有大量摇滚元素

流行音乐本身不是一个准确的 音乐风格。而是泛指。

当然,狭义的“流行”音乐也还是和摇滚有一些区别的。

摇滚更注重各种器乐的配合,而且一定有鼓。

流行音乐更注重人声,伴奏往往简单,而且乐器音量偏小。

如果用摇滚的形式演奏,但是人声音量比较大、旋律化强,而且富于技巧性,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流行摇滚”作品


见过无数次关于“什么是摇滚乐”、“什么是摇滚精神”、 “摇滚和流行的区别”这类问题的讨论,我听了十多年摇滚乐,流行乐,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这次终于得空整理出来,愿和大家交流讨论。以下部分是我摘抄的天涯论坛里的文章,具体出处实在是找不到了!

先从音乐本身来看吧:

摇滚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所用的乐器:电吉他、电贝司、鼓是核心三大件。在这其中,尤其以电吉他失真音色的使用为重要特征,失真音色的类型和不同的摇滚乐分支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英伦、后摇、硬摇滚、Grunge、新金属、黑金属等不同风格都有各自特有的失真音色。绝大部分的摇滚乐都以这三大件为主,那些完全不用三大件的音乐则很难被大家认为是摇滚乐。而流行歌在乐器的使用上没这种限制,一首流行歌的伴奏可以是纯电子乐器、可以是纯古典乐器、也可以是任何种类乐器的混搭,因为流行歌的重点在唱歌的人,乐器部分只是伴奏,只是一个辅助和陪衬,很多流行歌的演出现场只要歌手一人跟着伴奏带即可,甚至宁可要伴舞也不会要乐队。

摇滚乐注重乐队的整体感,而不像流行歌只突出人声的旋律。东亚流行歌里,人声旋律是可以独立成章的,即使没有伴奏部分,旋律本身的起伏和表现力依然足够,这样也使得这类歌曲容易被大众口头传唱,适合大众在KTV里自娱自乐。而在摇滚乐里,人声只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很难独立于乐器部分而存在,如果去掉器乐部分只留人声旋律,音乐的表现力将会严重受损,如果你第一次听一首摇滚乐,是单独听分轨里主唱那一轨,你会不知道他到底在干嘛……对于一些极端点的摇滚乐类型来说更是这样,人声本来就全是吼,去掉器乐部分那就不剩啥了……摇滚乐的魅力需要一个完整的乐队形式来呈现,因此欣赏摇滚乐的最好途径是去看乐队现场演出,舞台上乐队里每个人的表现都相对重要,乐手的表现会相对突出;而流行歌基本上只突出歌手个人,虽然有些流行歌手的演唱会也需要乐手伴奏,但是他们一般都被隐在舞台后侧,受关注程度甚至还不如伴舞。

从根源上讲,这和东西方音乐的传统有很大关系。东亚传统音乐大多是单声部、单旋律线音乐,而西方音乐把多声部音乐从理论到作品都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高度,注重和声、和弦色彩以及声部间的有机配合。再说到声乐和器乐的地位差异,中国传统音乐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而在西方古典音乐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中,器乐比声乐的地位要高得多,得到的重视也多得多,他们认为器乐才是最能表现音乐本身的技巧、深度、魅力和美感的最高形式,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等等,绝大部分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都是纯器乐曲。

摇滚乐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自然也继承了很多西方音乐的理念。而本文所说的流行歌,主要指的是东亚地区的流行歌,这种音乐是西方流行乐传入日韩、再到港台、再到大陆这一路下来,不断被本土化之后形成的,其实西方流行音乐中也有不少注重器乐的成分,比如Blues、funk等,但这些也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被弱化了。两者的这种区别的另一个例证是,在很多摇滚乐里都会有大段的器乐演奏段落甚至纯器乐曲目,但是在流行歌专辑里基本不可能出现纯器乐曲目。

前面说到“流行歌重主旋律、重人声”,“摇滚乐重整体、重编曲”,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还和这两种音乐类型的创作方式的不同有关:摇滚乐一般是先由乐手写出Riff,做出编曲,再在上面加旋律、加词,而流行乐一般是先有了人声旋律和词,再找人配上伴奏和弦、做编曲。

摇滚乐的乐曲结构是基于riff(连复段)的,什么是riff?riff是一种强调节奏感的、具有鲜明主题性的器乐段落,以ABAB、ABAC、AAAB等形式反复,大部分摇滚乐的前奏就是该曲的主要riff,不仅如此,很多摇滚乐的整首编曲就是几个riff的排列组合。riff强调的是一个短小的旋律线,往往没有明确的和弦走向(尤其是在金属风格音乐中)。在摇滚乐和电吉他的乐理领域中,riff这个词通常也包括了和弦进行。

流行歌的乐曲结构是基于和弦进行的,注重的是和弦对主旋律的陪衬和烘托作用。流行乐手在为流行歌伴奏时,一般只写出和弦名称或级数,至于具体演奏和弦中的哪些音或者用什么节奏型,则相对没那么重要。这种特点也造成流行歌的编曲部分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替代性。比如一首流行歌经常会由不同的歌手来演绎,保留曲和词,再找人做出不同的编曲,改成不同的风格以迎合不同的场合。

摇滚乐的编曲是歌曲难以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音乐气质和表现力的重要来源,是该乐队风格和个性的体现,因此相对固定。拿metallica举个例子,该如何去把master of puppets只保留曲和词,然后重新编曲?改是当然可以改,但是原曲的精华和表现力也几乎荡然无存。对于那些极端金属而言更是这样,整个曲子的旋律全靠器乐编曲来体现,编曲一改那就等于整首歌都改了。因此摇滚乐的编曲具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

补充一点:很多人没看懂我的意思。我说的编曲对谁来说更重要,并不是指谁的编曲更复杂。举个例子,涅盘的编曲够简单吧?如果《come as you are》这样的歌去掉编曲只留人声旋律,歌曲中大部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没有了。而像周杰伦的《菊花台》这样的歌,编曲的技术含量比涅盘多得多,也复杂得多,但是仅人声旋律还可以保有歌曲的大部分表现力。

语桐吖

2020年06月18日

乐曲结构不同

摇滚:乐曲结构是基于riff(连复段)的,Riff是一种强调节奏感的、具有鲜明主题性的器乐段落,以ABAB、ABAC、AAAB等形式反复,很多摇滚乐的前奏就是该曲的主要riff。

流行:乐曲结构是基于和弦进行的,比较注重和弦对主旋律的陪衬和烘托作用。一般流行乐手在为流行歌伴奏时,只会写出和弦名称或级数,对于具体演奏和弦中的哪些音或者用怎样的节奏型,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重要。

1、摇滚音乐

充满激情大胆的表现张力,形式灵活多变,比较引人注意,一般在穿着方面主要以朋克为主。

摇滚乐多是强劲的强拍,可以围绕电吉他,空心电吉他和木吉他来展开。

2、流行音乐

其结构短小,内容比较通俗,在形式上很活泼,流露情感真挚,并被多数人喜爱,被广泛传唱或欣赏,

器乐作品的特点是:其节奏鲜明,比较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的方法千变万化,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比较简明,一般乐队规模不是很大,在现代作品使用电声乐器较多。

传哥音乐

2020年06月07日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摇滚乐就是流行乐的一种。现代流行乐受到摇滚乐的影响较深。摇滚乐和其他流行乐风格也相互交融,内部也分很多流派,比如民谣摇滚、乡村摇滚、重金属等等。

所以很难从音乐风格以及形式上区分开。

但是“摇滚”一词除了音乐风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反叛性,歌词旋律节奏乃至表演经常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甚至是极端化的。

单簧管solo

2020年05月29日

自摇滚的定义出现,一代摇滚巨匠也现象级地涌入市场。历史上第一首摇滚hit,美国的白人音乐家Bill Haley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的《整日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随着同名电影在青少年群体中近乎疯狂的影响,迅速席卷了整个美国。于是一群穿着笔挺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在乐队环绕下放肆舞蹈的摇滚歌手,彻底点燃了美国的大街小巷。初期的摇滚还原始地保留着爵士、蓝调以及乡村音乐的陶染,表演者虽各成一脉,但摇滚乐的主要作用还是使人随它的音乐节奏跳舞,有很强的娱乐性,有的歌词也就无需那么有连贯性,旨在有趣。

  

摇滚乐

世界上最难的就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这需要描述的准确、精练。而世界上最容易的也可以说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认识程度给出一个概念。所以很早以前,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然后有人认为,摇滚就是吉他上的SOLO,贝司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节奏。有人说摇滚是一种精神,可是,也有人说这些都不对。下面是一些乐评人所给出的定义:

格雷尔·马库斯是闻名遐迩的摇滚名著《神秘列车》的作者,他认为摇滚无非是“一种美国文化”,比如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无非是“把作为美国人的感受戏剧化,把这种感受的含义、价值和美国生活的利弊作形象的表达”。

卡尔·贝尔兹则在他那本《摇滚故事》中视摇滚为“民间艺术”,一种下意识的俚语表达方式。

查理·勒特称摇滚为“城市之声”,认为它是都市少年们创造的新音乐呐喊。

乔纳森·艾森则在《摇滚时代》中称摇滚为“对西方文化之伪善的反叛是一种深刻的颠覆形式”。

戴夫·哈克《物有所值》中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分析摇滚,认为它是“工人阶级文化”;而保尔·约翰逊则在《新政治家》中视摇滚为资产阶级的阴谋,其目的是招安潜在的革命者,使他们“沉溺于其中而麻木不仁,懒散不堪并脱离实际”。

美国黑人音乐家Chuck Berry用他的作品给摇滚乐下的定义,这同样是一首50年代摇滚乐诞生初期的作品《Johnny B Goode》。它讲述了一个弹吉他的年轻人走向成功的故事,它以叙事的手法给摇滚乐加上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光环,摇滚乐可以让一个普通人走向成功与辉煌。这个普通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乐理知识,不懂音乐,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里想的唱出来,只要他愿意。另外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发射给外星生物的一艘飞船上,这首歌还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被刻录在一张光盘上,用

以表达地球人的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