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引发的COVID-19疫情的平均潜伏期是怎样的?要注意什么?

  • 新冠病毒引发的COVID-19疫情的平均潜伏期是怎样的?要注意什么?-图1
1回答·23阅读
cnBeta

2020年03月10日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证实了有关新冠病毒 SARS-CoV-2 的早期预估,即感染导致的 COVID-19 的平均潜伏期为 5.1 天。

了解疾病的潜伏期,是控制传播的关键。其特指从最初接触病原生物,到宿主出现症状的间隔时期,且不同疾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来自:NIAID-RML】


作为对比,流感的潜伏期在 1 ~ 3 天,麻疹则是 9 ~ 12 天。新研究检查了 181 个 COVID-19 确诊病例,并且得出了 97.5% 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在 11.5 天内出现症状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可在五天后立即恢复正常,反而坚定了当前制定的针对疑似病例的两周最佳隔离观察期。

【181 例确诊患者的暴露(蓝)/ 发作(红)/ 检测(绿)时间】


研究资深作者 Justin Lessler 解释称:“根据我们对公开数据的分析,当前建议的 14 天主动监测或隔离是合情合理的,尽管长期来看还是会漏掉一些病例”。

正如 Lessler 所指,新研究证实只有极少数病例的潜伏期可能超过 14 天。预估数据指出,在 10000 名受试者中,或许有 101 名会在 14 天后出现症状。

【COVID-19 确诊患者的特征分析(n=181)】


不过研究人员对检疫所需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也进行了一番考量,建议各地参考疑似病例可能造成的后果来权衡利弊。

比如在某些高风险区域,还是建议主动隔离监测 14 天以上,比如有医护在未穿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接触过明确的病例。

【根据对数正态模型估算的 COVID-19 潜伏期的累积分布函数】


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 Jonathan Ball 指出,想要准确地追溯某例传染病的源头,显然是一项相当棘手的挑战。迫不得已之下,我们只能采取更保守的应对措施。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

原标题为《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From Publicly Reported Confirmed Cases: Estimation and Application》。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