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是什么时期什么人建造的?

34回答·1998阅读
丫丫恰恰

2020年03月18日

大同云冈石窟是什么时期什么人建造的?

大同云冈石窟是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直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前后经历六、七十年才具有规模。所以大同云冈石窟是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建造的,距今已经有一干五百多年的历史,可见云冈石窟的历史遗迹的悠久。

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现存洞窟四十五个,大小窟龛二百五十二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是我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其中最早的建造者是昙矅开凿的五个窟。

如果有机会步入大同云冈石窟这座艺术殿堂,那里浮雕群集,栩栩如生,令游客目不暇接,大饱眼福。云冈石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那一座座石窟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石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用灵巧的双手,仅靠锛凿锤斧这些笨拙的原始工具给予岩石永生的生命力,让世人永远瞻仰,这乃是中国历史上奇迹。

如果有机会,您一定来大同云冈石窟游玩,我是丫丫恰恰,欢迎各位光临。

柳川草民

2020年03月17日

云岗石窟建于北魏初期文成帝开始修建,建造人高僧昙曜。


春色易得

2020年03月16日·国家二级注册建造师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北魏初期,文成帝开始修建

愿君多晴天

2020年03月17日

大同云冈石窟,是在北魏定都平城以后,统治阶级鲜卑族拓跋氏根据政治的需要,在大同城西15公里处的武周山开窟造像,宣扬佛法。

北魏第五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浚,派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石窟工程,工匠主要是由凉州迁来的。

从造像的不同风格上,云岗石窟大体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工程,是由昙耀主持开凿的五大窟,风格上受西域和罗马雕像影响很大,中晚期造像风格细腻生动更贴近本土。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皇家造像工程逐渐减少,有民间参与的造像一直延续到辽金时期,此后基本上不再有新的造像出现。

今看风云

2020年03月16日

关于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北武州山,依山开凿,共有五十多个大窟及无数小窟,大小造像达五万多尊,为世界罕见之佛教遗迹云冈石窟第9窟与第10窟被认为是一组“双窟”,相邻的两窟有着相同的空间形态,相似的佛像题材,甚至连艺术风格都相近,为同一时代所开凿。第9、10窟都设前廊及成列巨大的石柱,雕刻主题环绕在祈福之上,包括倚坐弥勒与释迦佛、菩萨、飞天及须弥山等。还有最值得注意的北魏时期屋顶及斗拱形象,以极写实手法雕出。

石窟的起源


石窟源于印度,是印度原型的佛教建筑,刚开始自然反映较多的印度建筑特征,传到中国后,受木造建筑的影响,慢慢地融合转化,逐渐形成内部印度式,但外观起造楼阁的中土、西域、印度混合风格。

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土,沿着当时传播的路径,可看到很多石窟,如新疆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龟兹石窟、河西走廊石窟等,

而北京、浙江、四川等地也都有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及天水麦积山石窟,号称中国四大石窟;此外,如河北响堂山石窟,以及四川大足石窟的艺术成就也不遑多让。石窟寺大多因为地处偏远、不易到达而躲过历代兵灾人祸,尤其是建在悬崖峭壁上者,成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史、建筑史或是美术史、雕塑史的重要宝库。

关于大同


大同古称平城,公元5世纪时为北魏都城,云冈石窟的开凿因有皇室全力经营,因而达到一个高峰。此处砂岩质地坚硬,纹路平整,适合雕琢,因此虽已经历一千五六百年之久,造型轮廓仍旧清晰,无论金刚力士的勇猛姿态,还是佛与菩萨慈悲肃穆的神情,皆保持良好,石雕精细且气势宏伟。石窟的建筑如塔心柱、壁龛等雕刻,皆模仿木结构,从最高的鸱尾、瓦当、梁枋、人字补间、一斗三升斗拱到门板、窗棂、门簪等细节都表露无遗,是研究北魏建筑形象的重要依据。第9与第10这组双窟即清楚体现了上述特色。

关于云冈石窟的建造时期和人物


北魏太武帝灭佛,使佛门蒙难,文成帝恢复佛教信仰,用宗教安抚人心,大量开凿石窟,建造佛像,自兴安二年左右始,用前后近六十年的时间,在山西大同西北方武州山的南向陡壁上,开凿出东西长达1公里、工程浩大的武州山石窟群,也就是云冈石窟。

《魏书·释老志》记载:“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周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可知最初五座重要石窟的开凿,系由昙曜和尚主持,因此通称为“昙曜五窟”。此时期以大佛为主,石窟平面呈椭圆形,印度风格浓厚,迥异于后来开凿的洞窟。在昙曜五窟以后至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完成的洞窟,属于中期洞窟。由于北魏孝文帝力行汉化,佛像也受到中原造型的影响,穿着汉族宽软的服饰,被称为“褒衣博带”。后期洞窟为孝文帝迁都后留守官员僧俗所开凿。

尽管此后隋唐甚至辽金宋元仍续有开凿,但规模与数量皆大不如前,因此云冈石窟主要以北魏时期艺术着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