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军黑科技:机腹预警雷达翻转90度后开启?

俄罗斯军方近日公布俄海军黑海舰队卡-31R预警直升机进行飞行训练的画面。卡-31R是俄制卡-31系列反潜直升机的最新改进型号,去年才开始列装黑海舰队使用。在俄军公布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款预警直升机机腹平板雷达的开启过程。
6回答·2657阅读
魂舞大漠

2020年03月19日

工作状态下的卡-31预警机,要从非工作状态完成到工作状态的转换,收入腹下的雷达天线,翻转90度后才能处于打开状态。看着是有点不太方便,做出这样的布置,想来也是一种无奈。看似很丑,却很温柔,能捡到猎物的才是好猎狗,不管它生就得如何模样。

世上预警机,从来没有建立美的标准。如以色列那种重脑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装备的王道,能用正是第一。

固定翼飞机之外,直升机充作预警使用,大约只得把预警天线,做一精心布置,卡-31的布置很各色,放在机腹之下,用时打开,不用时收起,多了一道工序,有利于直升机不工作时飞行。与其它预警直升机相比,应该说各具特色。英国设计有两款预警直升机,都载有名为“鸦巢”的预警雷达天线,生得也不帅。

对比之下,法国“地平线”貌似几多温柔,让人看得顺眼得多。因此我们直-18AEW就选中了法国预警天线的布置方式。生得像不等于山寨,要明确地强调一下,Z-18AEW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产品。带着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问题,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丑陋不堪的预警机,自然亦可得到根本性地改变。

如以色列G550“海雕”,使用共形阵天线,布置在机身两侧,即减少了气动阻力,也提高了工作性能。我国在“神雕”无人机也展开了相关实验。固定翼飞机如此,未来预警直升机亦可期待得以改观。

狼烟火燎

2020年03月19日

卡31开启雷达的视频看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反正个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如果这个板不是雷达天线,而是广告牌应该还不错,还可以360°旋转,在大型集会或者城市上空飞行打广告,多酷啊!

卡-31预警直升机苏联卡莫夫设计局在80年代开发的一款预警直升机,主要是为不能起降固定翼预警机的航母开发,更关键的是这款直升机也可以在巡洋舰、驱逐舰上进行起降,如果1个巡洋舰带队的舰队携带1~2架卡31预警机直升机,将大大提高整个舰队的防空预警能力。

卡31预警机是在卡-29基础上开发出来,最初编号为卡-29RLD,一直到1995年俄罗斯才给他正式更名为卡31。卡31直升机的基础数据为机长12.5米,高度5.6米,旋翼展开时直径14.5米(折叠时12.25米),采用2台涡轮发动机,最大外挂荷载5吨,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250千米,巡航速度每小时205千米,最大航程600千米,续航时间2.5~3小时,正常作战半径150千米。

既然是预警机就得重点说说雷达,卡31装备了一台E801 M“眼睛”型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雷达面板就是挂在机腹下那块长6米宽1米的面板,平时这块面板平贴在机腹下以节约空间,起飞后则90°展开工作,并可以360旋转扫描,同时发现200个目标,并跟踪最具威胁型的20个。但限制直升机平台大小以及性能方面劣势,其预警能力与美国的E-2C鹰眼不可同日而语,比如高度上也就只能扫描5000米高度以下空域和海面,平时基本都在3000米以下工作;作战半径也只有150公里,对水面舰艇探测距离能够达到250公里,但对战斗机这种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20公里,至于对反舰导弹的发现距离应该更短了,预警能力非常有限,更大的作用是对低空掠海突防的反舰导弹提供早期预警。不过个人觉得如果在一个非航母的舰队中装备1~2架卡31,对于这个舰队的作战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美国的E2C鹰眼的作战半径高达600公里,在伙伴加油的支持下甚至可以前出航母1000公里指挥舰载机作战,E2C的雷达探测距离高达400公里,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高达650公里,这才是航母理想的“千里眼”,而卡31的探测距离+作战半径仅仅才270~300公里左右,甚至很多空射反舰导弹,比如像我国的鹰击18、鹰击12,美国的战斧反舰型都能在他的监控范围外对航母发动攻击。

卡31毕竟是直升机平台,能力远不如固定翼预警机是非常正常的事,对于类似美国E-2小型固定翼预警机平台的中俄印三国来说,有总比没有强,先装备直升机预警机来过渡,再慢慢开发舰载预警机这种黑科技,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卡31预警机虽然是苏联研发留给俄罗斯的遗产,但俄罗斯自己也就采购了2架卡31,装备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反而是中国和印度比较重视,分别采购了9架,中国还根据卡31逆向研发出了基于直18的预警机版,实现了国产化。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固定翼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开发,研发到哪种程度还不得而知,网络上倒是有很多吹嘘的消息但都不可信,一旦这款预警机开发成功,卡31和直18可能就要无声无息的等待退役的命运了!

智者雪梨Mjr

2020年03月19日

直升机 不这样设计那该怎样设计呢?

陆家梧桐栖小凤

2020年03月19日

这也算不上黑科技。

在实战中,预警机是最容易遭受敌军攻击的首要目标!我这么说没毛病吧?固定翼预警机都需要相应的战机护航才能战备执勤。

预警直升机的巡航高度及速度、巡航半径、留空作业时间等基本性能,都比固定翼飞机大幅降低,一般只有入门级固定翼预警机四-五成的执勤性能及效率就不错了。即便有固定翼战机掩护也是各种不够用、掉链子。这也是美帝很少用直升机作为区域预警指挥用机的主因。只会在直升机联队,对地攻击时候会用,例如OH58系列……所以说,战时,区域大制空权牢牢在手才是第一生产力!才是真正的硬核道理。

俄罗斯卡系列预警直升机,在直升预警机中属于比较好的了,可在固定翼入门级预警机面前也瞬间成渣……why?因为一个字——穷!缺科研经费,也缺大型航母。俄罗斯航母也没有固定翼预警机……但是,有直升预警机总比没有好,凑合着用总比两手空空更实在,不是吗?

再说说咱们的航母……算了,还是不说了吧……

荠菜糰子

2020年03月19日

这算什么黑科技?除非你把折叠自行车也当成黑科技……世界各国的的预警直升机都是这样设计的,只不过卡31这个雷达个儿大明显罢了。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