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太尉、枢密院、兵部、三衙的职能分工有什么不同?

9回答·1234阅读
关中王

2020年03月30日

大家好,我是关中王,来回答:

1、枢密使,尊称枢相。中国古代官名,负责统帅全国军政。唐代宗永泰年间,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参赞军机。

2、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显然,这个职位比宰相、枢密使要低一级。如果把枢密院比作中央军委的话,那末,不妨先把“太尉”的职权比作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但是,他又比现在的“防长”、“总长”的权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他就有权随意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

相反,枢密使是“差遣”,是两宋的最高军政机关首长,但是枢密使这个职位本身没有级别,其级别是靠担任这一职位的官员本身的“官”来决定的。

举个例子:狄青出任枢密使的时候,他的“官”是护国军节度使,从二品;另一位北宋名将郭逵出任枢密使时,他的“官”为检校太保,正二品;而南宋的韩世忠出任枢密使时,他的“官”已经是正一品的太保了。兵部尚书就是掌握国家的士兵调动,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3、兵部尚书主兵籍、器仗,尚书在秦汉时是少府的属官,初名尚书台,三国时代,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

兵部只处理国家军队的日常事务,军队费用的调拨,人员的安置,兵员的征召等,也处理一些战争计划的制定。

枢密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都是枢密院的职责,同时也领导兵部的工作。

类似我们现在的中央军委与国防部的关系

1、军务重要程度不同。 兵部只处理国家军队的日常事务,枢密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

2、军队管理内容不同 兵部只负责处理军队后勤工作,枢密院负责战争的指挥。

3、征兵权力大小不同 兵部只负责地方的一部分战争征召计划,枢密院负责战争全国总动员。

谢谢支持,欢迎评论!

文史知识局

2020年04月02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要说明白这几个职能分工,就不得不说一说宋朝的军权三分制度。

首先我们再来看看太尉,这是古代三公之一,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三公之类的官职并无实际的权力,都是皇亲国戚或者类似大功绩的虚职,在宋朝太尉属于武官之首,类似于总参谋长的存在。

按照惯性思维,人们肯定都认为兵部应该是一个国家最高的军事机关,统领全国的军事活动,但是在宋代则不然,枢密院是宋代最高的军事指挥机关,而宋太祖赵匡胤鉴于自身“黄袍加身”的经历,害怕枢密院的权力太过强大,所以创建了三衙,形成枢密院、三衙及兵部三足鼎立、互相牵制的局面,宋代军权一分为三,三者各司其职。

枢密院-军事最高指挥机关

枢密院又叫做“中枢”,分为枢密东院和枢密西院,最高的行政长官叫做枢密使,类似于三军总司令的职位,主要负责的就是统领全国的军事指挥,选拔武将、边防、战争、出巡等等,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掌管“兵符”,这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兵符才能调得动军队,兵符的作用不言而喻。

首要者,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经佐邦治;其次,掌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揭帖升揀、废置兵籍,遣使给降调发更戍兵符;再次,掌内侍省官及武选官将领、路分都监、缘边都巡检使以上除授。

三衙-最高的统兵机制

三衙分为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殿前司起源于后周,就是皇帝的亲军,直接接受皇帝的点检,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当的就是这个职位。

殿前军起于周世宗,是时太祖为殿前司都虞候。初,诏天下选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其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点检,位都指挥使上。太祖实由受禅。

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起源于后梁,也属于亲军的范畴。

三衙是中央禁军的主要军事组织,这一机构掌握兵权,但指挥权在枢密院手里,两者互相节制。

兵部-掌管非正规军

与其他朝代不一样,宋代的兵部权力弱了很多,但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它主要掌管民兵和厢军等非正规军。

兵部掌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四夷官封、承袭之事,舆马、器械之政,天下地土之图。

可见,兵部主要掌管的是民间武科举的选拔、民兵、厢军、武器装备和地图测绘等等,在宋朝兵部如同“小透明”般的存在。

宋代的兵权三分,实力属兵部最弱,这是与历史上其他朝代所不同的。

宋代军权三分制,体现了宋代“祖宗制兵之法”,虽然达到了安内而无兵变之目的,然而削弱了军权的有效指挥与作战能力,在对外作战中,无论是宋辽、宋夏、宋金、宋蒙战争,宋军几乎屡战屡败,可见这一制度是失大于得。

凌风爱轻轻

2020年03月30日

在北宋初年的一系列制度改革中,兵制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内容就是建立起枢密院——三衙体制。

宋代的枢密院,与中书省分管文武,宋人称之为二府。中书省称之为东府,枢密院为西府。枢密院长官卫枢密使,除副使外,有时还增设签枢密院事和同签枢密院事,或者知枢密院事或者同知枢密院事来代替正副枢密使。宋代,参知政事等副相与枢密院长官合称执政。而执政与宰相合称执宰。执宰是宋代的最高行政长官。

但是,宋代同时沿用了唐代的六部制。尚书省下仍有兵部。枢密院实际上就与兵部重合,等于夺了兵部的权。

枢密院:

1,掌各路之防务、军政。

2,枢密院审查司掌管武职人事、兵籍与士兵,六品下权归兵部,档案在枢密院,六至三品武职任命、迁补由枢密院建议。

3,枢密院职方馆掌管地图测绘、军机档案和情报收集。

4,检阅司掌督察三衙训练,发布演习命令等。

5,侍卫司掌侍卫事务。

6,凡军国战和攻守之策,由皇帝和政事堂(枢使列席)共同决策,枢密院会提供建议供参考,最终方案也由枢密院提出,让皇帝选择采纳。

兵部:

1,武选司掌六品下武官人事和武举。

2,兵籍司掌士兵征募、抚恤、退役等。

3,职方司掌国内地图测绘和国内情报机构,烽火和城隍要寨等修筑,测绘的要上报职方馆。

4,库部司掌军资料账,还要研发军用器械。


枢密院只有掌兵权,统兵全却归于三衙。

三衙不是一个衙门的名称,而是指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他们的前身是五代军阀皇帝的亲军,在后晋时扩充成为中央军。后周时又分为殿前司军和侍卫司军,两司也渐渐演变为三衙。即侍卫司逐渐分为马,步二侍卫司。最后至真宗朝取消侍卫司都虞侯,才算正式取消了侍卫司。三衙至此最终形成。“三衙”与枢密使所掌之兵权不同: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其目的是为提高和巩固皇权,防止武将兵变。

宋朝定例以太尉为武官的最高等级,故习称高级军官为太尉。

类似于今天的上将,是军衔并不是一个职位。具体分工还是要看官职。

雪颖溯史

2020年04月28日

太尉,是秦朝时期设立的官职。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统帅天下兵马大权,历朝均为正一品,在秦汉时期及隋朝,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宋朝开国后,赵匡胤害怕宰相权力过大,将军、政、民三权分立,将太尉的权力进一步弱化,只是做为官员的升迁次序,并没有实际的职责。到徽宗朝,宋徽宗重定武官制度,太尉成为武官之首,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是到了宋朝后期,老百姓害怕部队的权势,为了讨好部队的士兵,将普通的小兵也尊称为太尉。

  • 太尉高俅

枢密使,是唐后期才开始设立的一个官职,是枢密院主官,最初是由宦官出任枢密使一职。到五代时改由士人出任,后又一度由武将出任。后来,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权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也迅速上升。

宋朝遵循了唐、五代的旧制,置枢密院,主要负责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等,只要是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等事情,都由枢密院说了算。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别掌管军令和政令,合称为“二府”,枢密院又称“西府”。每逢上朝奏事的时候,枢密院要与中书省先后上殿。实际上,朝廷设立枢密院,只是为了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利,将兵权从宰相手里分出来。枢密院有调兵的权力,但是没有指挥的权力。

  • 宋徽宗时,太监童贯曾出任枢密使

兵部是六部之一,源于三国魏五兵制,其最高长官称为兵部尚书。宋朝时期的兵部负责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四夷官封承袭等事务。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兵部职权稍微增加了一点,但是兵政大权归枢密院,武官的选用归吏部管。兵部下面设立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不负责军队的调动、作战指挥等,只负责厢军、民兵名籍,以及蕃兵封官加恩等事务,职责较轻。

  • 宋朝时期的兵部官员

三衙是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宋朝初期,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宋真宗时,将侍卫亲军分为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后来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与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统称三衙。虽然统称三衙,但是各自都设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共九人,做为三衙的统兵长官。三衙的最高长官分别称为马帅,步帅,殿帅,合称三帅。三衙有统兵之权,但是没有调兵之权。

  • 宋朝三衙士兵的装扮

三衙虽然管辖全国的禁军,但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在名义上也管辖各地的厢军。在宋朝,一般由文臣主持的枢密院与三衙互相牵制,实行以文制武。而三衙又各统一部分兵力,便于互相制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巩固皇权,防止武夫兵变。

人者仁义也

2020年03月31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宋代的太尉属于荣誉官衔。

在宋代,太尉虽然属于最高官职,但是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宋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些官职类似于官阶,是给予宰相、亲王、使相的加衔,这样可以使得别人的身份更加高贵。太尉作为荣誉官职对于宋代的军事并没有什么用处。

枢密院,枢密院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的政令,同时负责侍卫皇帝的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是主要的军事机构。枢密院与当时的最高行政机关中书并称“东西二府”。但是在宋仁宗年间出于西夏边事的需要,中书和枢密院开始一起办公,宰相吕夷简、章得象兼任枢密使,在南宋宁宗之后,枢密使已经由宰相兼任了。所以枢密院掌握了宋朝的军事。

兵部,兵部主要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土司世袭等事情,还有舆马、器械的修建,天下地图的绘制等等。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部门,而且尚书和侍郎这些官职都是寄禄官,也就是说这些官员的俸禄按照自己的本官发放,但是在实际上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的本职工作却是其他的事情,这叫做差遣。兵部在宋代只是一个空架子,作用不大。

三衙。三衙主要掌管遍布全国禁军和厢军。三衙是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三个部门的统称,掌管宋代殿前各个军队和步骑各个长官的名籍,凡是殿前司所统率的军队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必须由殿前司执行。侍卫亲军马军掌管马军各个指挥的名籍,凡是侍卫亲军马军所统帅部队的统制、训练、番卫、戌守、迁补、赏罚,都由侍卫亲军马军执行。侍卫亲军步军掌管步军各个指挥的名籍,凡是侍卫亲军步军所统率部队的统制、训练、番卫、戌守、迁补、赏罚,都要听从侍卫亲军步军的命令。

综上所诉,这些就是依照《宋史》总结的各个部门和官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