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声,你怎么认为?

11回答·181阅读
台城烟雨

2020年04月14日

在我们家长的潜意识中,”尊重”这个词是从来不属于孩子的,长幼有序的慨念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曾过多的强调”家庭的身份和地位的区隔”,位尊权必重,位卑权必轻。家庭本位思想超乎寻常地浓烈。

在如此的框架下,为人父母很难有意识的主动地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其实,我们错了!

孩子虽小,虽在父母的卵翼下长大,但他作为独立的个体也具有恩想人格。

试想一下,长期不受重视、只能听命、服从,亦没有反驳的机会,孩子的人格塑造会是完美无缺的吗?答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做父母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初衷将会适得其反、得不尝失。

往往一提到给孩子”松挷”,就会联想到这样做会让孩子”上天”不再听话了。果真如此吗?否!

”欲将取之,必姑予之。”对孩子的教和育要有适当的区分,方法不同,目的一致。

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我们才能因势利导,才能让孩子获得”存在感”,才会使孩子的心智发育健全。

一样的爱

2020年04月15日

孩子们更需要向人诉说自己的心声,而他们倾吐的最好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亲。问题是,做父母的,你乐意并且善于聆听吗?

一位母亲说:你说的话不见得句句都打动孩子的心,但是你不跟孩子交谈交流,就等于让他们放任自流了。因此,父母要付出时间陪孩子,听他分享快乐的事,听她的忧虑和烦恼,要学会耐心地听,避免反应过激。如果你的儿女觉得呢容易发脾气和责备他们,就不会愿意把内心的感觉告诉你,相反,如果你能平心静气地聆听,不要轻易打断他的话,他就感觉你真的在关心他,也会更乐意向你透露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耐心聆听他们的话,你就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回答孩子时,要合理一点,如果你太严厉,一点都不肯让步,孩子就会设法钻你制定的“法律漏洞”不听你的话了。但是也不要说的太多,不要每件事都要说的孩子完全同意为止,这样会使孩子很反感,只要说出你的重点就够了。因为当孩子自己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他会慢慢想想你说过的话,他“消化”之后就容易把你的话“听”进去。

一定要给孩子这样的空间。

贝妈智慧育儿

2020年04月14日

一、父母大多都做到生活中无微不至

一位妈妈为了能让孩子多睡5分钟,她把孩子的衣服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她把拖鞋放在孩子一起来就刚好可以把脚放进去;她总能把粥放在桌子上时,一定是冷热恰恰好……

如今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却剑拔弩张……妈妈哭诉说:“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为什么孩子还是这个样子?他怎么什么都看不到呢?

二、我们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生活,“置之不理”孩子的精神世界

甚至孩子说了,父母也未必能真正听懂,孩子说了很多次,父母也未必真正能听进去。往往发生严重的后果时,我们才当头棒喝,孩子很早前就跟我们说过,可是那时我们没有想到。做父母要花很多心思去照顾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样即使生活上的匮乏也能克服。

孩子说:“妈妈,我很孤独!”

妈妈说:“妈妈没有上班,天天送你上学,接你下课,你怎么会孤独呢?除了妈妈,你还有弟弟、爸爸、爷爷奶奶……那么多人都陪着你,你怎么会孤独呢?”

孩子说:“……”

多少人有类似的感受,明明有很多人陪着你、照顾着你,而你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孩子也是如此,明明自己身边那么多人围着自己,可是依然很“孤独”。

孩子的“孤独”和妈妈讲的“孤独”显然是不一样的。孩子会觉得,这个家里有那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懂他,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他。而妈妈理解的“孤独”就是一个人独处。

所以妈妈会觉得孩子无事找事,甚至很有可能还会生气,孩子这么不懂事。

三、父母要怎么才能听懂孩子心声呢?

1.换位思考,其实都是说说容易,做到难

父母总会先入为主,以为孩子的孤独和自己理解的孤独是一样的。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先把自己的想法放一放,先听听孩子怎么想?

2.我们要去探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陪着他,而孩子还是感受到“孤独”?我们会鼓励孩子多说一些。

父母的回应:

妈妈感谢你把你的心情告诉我,你要不要再多说一些关于“孤独”?

3.允许孩子有这样的“感受”,探索孩子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妈妈等孩子说完,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回应孩子。

父母的回应:

这样情境时,你就会感受到“孤独”?你愿意告诉妈妈,你那时在想什么吗?

4.与孩子一起想办法,下一次可以怎样解决。当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时,不要立刻给出自己的建议,我们会鼓励孩子自己先试试如何解决,那么孩子就在学习如何克服自己人生困难的方法。

父母的回应:

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合理的,你愿意现在想想,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四、成人的心声也多么渴望被听到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不仅是孩子,也许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中,也有太多类似的“孤独”,心声不被听到。

我明明喜欢苹果,你却给我一整箱的梨,然后问我感动吗?苹果和梨之间的纠缠,一直都在发生。我想内心世界的“孤独”大多来自“你不懂我”。

而很多时候,成年人的“孤独”却无法排解,如同朱自清:“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曾年少时,无法理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今,我很欣赏李白的创意和孤独无奈中的豪爽。

期望所有父母花时间无微不至的关照孩子内心世界的富足,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

弘道9n7K

2020年04月14日

谢谢邀请。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理应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明智的家长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职业规划黄老师

2020年04月15日

教孩子听话,不如听孩子说话,先知道的孩子心声!如果有父母陪伴,孩子一定会更优秀!

让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

妈妈、爸爸,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但是我有很多的话型和你说。请你们静下心听听,好么?-------摘自某幼儿早教个人笔记

不要娇惯我。---我不想成为什么都不会的小公主和小王子。

不要怕对我严格。---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遵守。

不要让我养成坏习惯。---好的习惯会让我受用终身。

不要让我感到自己太小。---我长大了,我自己会得,请相信我。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纠正我,若是可能的话我会更加注意,若是你悄悄的跟我说。---我也有我的小自尊,请您尊重我。

不要设法排除行为的后果,有的需要学习忍受痛苦的方式。---摔倒了,如果不严重请让我自己站起来。

不要让我感到我的错误是犯罪。---这样我会觉得我真的是。

不要过分担心,当我说我恨你。---我是个天使,在我的心里永远会爱你。

不要过分重视我的一些小毛病,不要唠叨,不要轻易做出承诺,不要忘记我不能如愿表达自己的思想。---记住我的我的年龄,对我耐心点。

不要过分责备我不诚实,不要不一致,不要敷衍回避我,当我是问你问题的时候。---要告诉我事实,即使对于你来讲很难。

不要说我害怕是蠢得。---这是我内向的性格,别忘了你小时候也一样。

不要让我觉得你是完美无瑕的。---我会变得什么都不敢做,因为你太完美了,我不行。

不要认为向我道歉有损你的尊严。---和我一样承认错误不丢人。

不要忘记我爱好实验。---大自然才是我的最爱。

不要忘记我长得多么快。---请记得我不再是哪个躺在怀抱的宝宝。

不要说不要我、扔了我、让你失望的话。---那样我会觉得你真的不爱我

不要在你看电视的时候告诉我,电视对眼睛不好。---以身作则,记住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影响到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委屈时,应该及时的问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疏导孩子不良情绪,绝不可大声斥责孩子的过错。当孩子觉得父母倾听了自己的诉说,并没有责怪自己时,他们就会刁卜常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因此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道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