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本地人眼中的李伯清是怎样一个形象?李伯清这种评书文化对四川本土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12回答·2.8万阅读
人间烟火孰知味@

2020年06月29日·作家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巴蜀笑星李伯清在四川地区非常出名,可谓家喻户晓。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也没有智能手机,就连电视机也是个稀罕物,很多家庭有部黑白电视机就了不起了。那时候,人们都喜欢听广播,用收录机听歌听广播,少男少女追星都是购买歌星的磁带。

李伯清

那时候,李伯清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大笑星 。走在大街上,很多商铺都会播放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段子。大家听了,都会觉得非常轻松,有人还会这样评价道,狗日的李伯清,硬是会东拉西扯呢,把老子肚子都笑痛了。初看似乎是抱怨,但熟悉四川人的朋友就知道,这可是对笑星最好的夸奖。李伯清说的就是成都话,会讲四川话就听得懂成都话,但是外地人却不一定听得懂。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只能在西南地区有市场。特别是有些包袱,四川人一听就会发出会心的笑声,但是外地人却觉得云里雾里,搞不清楚情况。

歌星张靓颖曾说,李老师是我们一家人的男神,我是听李老师评书长大的。其实不只是张靓颖,很多四川地区现在40岁左右的人,都对李伯清的评书记忆犹新。李伯清评书的火爆,完全不亚于赵本山的小品。只不过由于东北话全国人民都听得懂而已,四川话语速快,很多方言言简意赅,但是若用普通话来说的话,完全就没有味道了。

张靓颖

李伯清的很多段子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两个来。比如他说:我买了个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其他周身都在响。另外还有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温度穿摇裤,最低温度穿棉裤,不冷不热,穿棉毛裤。所谓“摇裤”就是内裤,三种裤子的不同样式,形象地代表着三种温度状况。老百姓听了这样的段子都会拍巴巴掌,因为太搞笑了。李伯清的很多段子都具有强烈的讽刺性,让人听后大呼过瘾。比如有些老板喜欢显摆,李伯清就说过这样的段子来讽刺他们:这个老几不得了哦,他在社会上有地位,青年路有摊位,火葬场还有铺位。青年路属于成都传统商圈,有个铺子说明老板生意做得大。火葬场有铺位,说明他连后路都准备好了。因为火葬场开后门,专烧熟人。

李伯清

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幽默诙谐,算是一度时期巴蜀文化符号的代表之一。不过细品这些段子,我们可以发现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间。但是李伯清将这些民间口语进行了提炼综合,就增加了艺术性。年轻的时候,李伯清也吃过很多苦,用架架车拉河沙挣碗饭钱糊口。他的大师兄,就住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市,也是一个评书艺人,评书段子还曾经在文化部的比赛中获过奖。不过论名气大小,就比李伯清差远了。由此可见,李伯清还是很不容易的,值得大家学习。因为他在艺术上,闯出了自己的风格,可谓散打评书的一代宗师。

自在了然1

2020年06月30日

作为四川人,听李伯清冲壳子,比看赵本山小品还过瘾。李伯清实际上说的不是过去传统式的评书,而是摆龙门阵,扯把子那种,用四川人说的话就是东拉西扯,北方人说的扯犊子。有点相似于单口相声,方清平那种感觉。实际上李伯清讲究不按套路出牌,语不惊人誓不休。就是人们所说的段子高手,针对社会现象,调侃一下,不失幽默风趣。把人们逗得捧腹大笑,过后回味无穷。他说的很多笑话成了四川话的精典。比如打假中有人假打。给太平洋加锅盖,给喜马拉雅山装电梯,乘车没有座票,硬是要占人家的座位。那个人居然强词夺理,你把票拿出来,我看看,你这票才是站票的嘛,这票是从西安站成都站,你这不是站票是啥子呢?

李伯清不愧是川渝及西南地区公认的笑星。

我又走在老路上

2020年06月29日

四川人喜欢坐茶馆,坐茶馆不是为了品茶,而是听评书,铳壳子,摆龙门阵,就是东北人说的侃大山。四川评书与其他地方的评书比较起来,有所不同,很少一本正经地讲,语言大众化、平民化,让听者高兴是其宗旨。

李伯清是在茶馆里长大的,是个天才级的说书人,加上“让你一见就想笑”的相貌,深受四川人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自创“散打评书”,“散打”就是没那么多规矩的意思。所讲内容大都是生活中的笑话,尤其是九十年代,在四川,无论长途短途客车里,全是播放的李伯清的散打评书,的确给云贵川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少欢笑。

已成名成家的李伯清,身上没有了那种让人亲切的市井气,虽然还在台上讲,但风格已变,内容流于说教,可乐之处已不如从前。

李伯清常在评书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疾恶如仇,四川人很尊敬他。

善良之子86

2020年06月29日

老李的风格其实就是四川人的冲壳子和摆龙门阵。

话丑理端,充满了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

其实他的书不称之为书,我记得他摆过一次水浒传,结果都摆到三十多集了,林冲还没出场。

他说的散打其实就是扯闲篇,想起啥子说啥子。

四川人听得懂,外省人恼火。李老师的普通话正宗川普,四川人听得毛焦火辣,外省人民听得云里雾里……所以注定他只能在西南三省操……

实际上,老李的东西有点重复,翻来覆去就那些东西,初听有趣,再听无味,再挣扎听就是闲话了……

后来他要编制,成都给不了,去了重庆,现在讲的多了点佛理……不过总体来说,李老师的东西都是正能量的,可以听。其实他是典型的成都人风格。

不过外省人民需要恶补一下成都话,否则听不懂

稀壹安

2020年06月29日

男神,我爸的男神。 有空的时候就电视剧前等着,然后一边笑一边骂,这龟儿老头硬是笑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