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的去看病是什么体验?

23回答·1718阅读
情疏迹远1107

2020年09月13日

干临床的医护人员,生病一般相互咨询一下,再决定是否做一些仪器检查:化验、放射、B超、CT等。在临床上经历的多了,自己不舒服去医院做检查,精神紧张,容易想的多,恐吓自己😁

关中食者

2021年03月06日

1991年的暑假期,某国企职工医院中医科突然多了一位一脸稚气的小伙子,穿着白大褂,坐在医生的位置。旁边一个年纪大的老中医已人满为患,小伙子这儿冷冷清清……人们都在纷纷议论:这是哪里来的后生,他能看个病?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十天以后,这个年青大夫就诊桌前忽然人慢慢多了起来,甚至后来干脆还排起了十几个人的长队……这种戏曲性的变化,还有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原来这位小大夫是本单位一职工子弟,国家重点中医院校大三学生,假期实习中;开始他这无人问津,有一天一个老年妇女嫌看病人太多了,等不及就让这个小赵同学看看,小赵大夫用学校所学的知识,细心给这位老年女患者,望闻问切,最后给开了三副中药,几天后,这位女患者吃完三副后,竟奇迹般的好多了,就这样,一个传一个,都传说职工医院来了一个小神医,才出现后来排长队等他看病的场面,弄的旁边的那个老中医大夫十分尴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希望,中医这个国宝后继有人,多一些像小赵那样的学子;不断传承,发扬光大,为炎黄子孙造福。

小卫

2022年03月27日·三甲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自己是一名医生,要在全麻下做一台手术。

第一天办完住院,我继续上班,第二天手术前鉴字,一切轻车熟路。这天正好值班,是连续24小时,医生都知道手术前要好好休息的,但没办法,科里太忙,一个人当三人人使呢。

第三天早上,我脱了白大褂,换上病员服,就被接进了手术室。手术室里麻醉师,护士都很熟悉,边开玩笑,边准备麻醉,我唯一的要求是别给我插尿管,毕竟都是认识的人,太尴尬了。开个玩笑就睡过去了,醒来时,手术就已经做完了。

虽然是在本院做手术,检查一样都不能少,签字一个也没有落下,花费上不比其他病人少一分钱。自己是医生,更理解医院的制度,对手术的风险更了解,也没有恐惧,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自然

小大夫帮主

2021年03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最近正好体验了一把,学医的去看病。

我是中医科大夫,高年资主治医师。最近半年各种不舒服,开始是牙痛,左边痛完右边痛,没敢去看口腔科,主要是害怕,自己给自己买了一堆西药中药吃下去总算慢慢好转了。然后开始颅鸣头胀,觉得没准颅内压力高,吃了些中成药,还是不行。突然量血压很高了,立马去心血管科做了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主任很负责给开了两种降压药的复合制剂,我没敢吃。自己吃了点市面上的降血压中成药,慢慢血压正常了。

后来耳鸣越来越重,进行听力检测一看,出现突聋。突聋的治疗有一种输液,越早越好,小同事是耳鼻喉专业的,极力主张尽快输液,至少还有机会恢复,听力检测的大夫也是同样意见。但是输液意味着要住院,很影响现在的正常生活。最后拖拖拉拉,结果还是没有去成。

我已经十年没有体检,突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背后肯定还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存在,正好现在职工体检在进行中,赶紧完成体检,自己预约了头颅核磁,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激素六项,很快结果出炉。只有胆固醇高,转肽酶高,中度脂肪肝,空腹血糖增高,没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激素六项有紊乱的趋势,还没有到绝经的程度,肿瘤标记物很正常。

各种检查结果出来,松了一口气。目前没有大的问题,剩下的工作自己就可以完成,中药慢慢调理吧,每天坚持针灸治疗,得感谢我针灸科的同事们,每个人不遗余力,坚持为我治疗。如今一个多月过去,已经缓解很多。希望继续努力,把自己调理得更好,有精力多帮助一点病人。

感谢关注,希望对您有用。

淡淡云淡淡风

2020年12月10日

学医这个范畴太大了,科目也分得很细。

仅医学就分11类专业,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举个例子:

一个护士,也是学医的,她主要的工作可能是一些静脉输液、入院入理、换药、导尿等。

如果自己看得是胃部的病,她们跟普通人的感受就是一样的,只不过她对看病的流程会更了解一些,有问题也知道具体找谁而已。

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隔行如隔山,有时候隔专业也是隔山的感觉。

所以,学医的去看病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