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万兽之王,为何却被古人叫“大虫”?是撞了谁的名讳?

3回答·525阅读
澹奕

2021年05月29日

在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时,把老虎不叫做是虎,而是将老虎称作“大虫”,很多人以为将虎称作大虫的习惯是为了避讳,而避讳的对象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李虎。

事实上,古人将老虎称作大虫,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避讳,只是习惯问题,因为最早将老虎称作大虫的记载,出现在东晋时期,比唐朝早了好几百年。


在我们的印象里,“虫”自然是说昆虫,而实际上,最早的时候“虫”专指有毒的蛇类,甲骨文与金文中的“虫”字,就像是一条在爬动的毒蛇。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虫才被泛指各种大蛇小蛇所有蛇,这也是民间将蛇称作长虫的一个主要由来,用虫来指代昆虫,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而再后来,虫字在古代,已经不再局限于指代蛇类跟昆虫,而是直接泛指所有的动物,对没有看错,是所有动物,飞禽走兽全都能被称作是“虫”。

老虎之所以被称作大虫,就是因为虎乃是百兽之王,这个“大”字,其实就是说老虎的地位,换言之,大虫的意思,就像是兽王一样。


东晋《搜神记》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这是将虎称作大虫的最早的文献记载。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一难时,如来佛曾言: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赢鳞毛羽昆!这里所说的五虫,就是泛指所有的动物。


赢鳞毛羽昆,所谓赢虫,就是那种表面光滑没什么毛的动物,鳞虫,就是长鳞片的动物,毛虫是说猫狗牛羊之类,羽虫指的是鸟类,昆虫自然最好理解。

同样还是《西游记》里,碧波潭龙王的女婿九头虫,其实并不是什么九个头的虫子,原著里的九头虫乃是九头鸟,跟上古神话里的九凤酷似。


所以说,古代大多数的时间之内,都是用虫来指代各种动物的,不同的动物都可以被称作是不同种类的虫,那时的虫与现在的意思完全不同。

因此,将老虎称作大虫,完全是因为老虎在兽中的地位很高,而当时的动物都被称作虫,所以老虎也就是大虫,根本不是因为什么避讳的关系。


暖心又随和的小敢

2021年05月28日

撞了李世民曾祖的名讳,李世民的曾祖李虎是北魏八柱国之一。

旅客1234

2021年07月07日

唐朝避讳之风最盛,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祖父名字叫做李虎,是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之一……

所以终唐一代,文章中不敢出现虎字,如果有的话,就改叫“大虫”……可见避讳之说之荒唐……

虫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种小型毒蛇,好比我们山东人会把蛇称之为长虫一样,但是,后来慢慢的虫演化为对动物的统称……

比如“五虫”之说,毛虫(指代毛的动物,如兽类)、羽虫(带羽毛的动物,如鸟类)、裸虫(没毛的生物)、介虫(带壳的生物,比如海蚌,乌龟)、鳞虫(带鳞片的动物,比如鱼,鳄鱼等等)

那么人类是什么虫子呢,人类不长毛,自然是裸虫了……

老虎是最强大的毛虫,古人将其称作“大虫”,象征老虎是百兽之王,是毛虫的老大……(另外凤凰是羽虫老大,乌龟是阶虫老大,龙是鳞虫老大)……这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人类居中……

我猜大虫的意思就是动物中最最强大的……老虎性格凶猛,古人一直都非常畏惧……

大虫这在唐朝以前就已经有这个说法了……早在晋朝书中就有把老虎称作大虫……

所以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除了一个题目,通篇都是在说大虫大虫……

就好像我们山东人口语里把蛇称之为“长虫”,蛇只是书面语罢了……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