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得近有多爽?

187回答·234万阅读
小七54335322

2021年12月23日

我和娘家是同一栋楼,同一楼层,不同单元而已。顶楼相通,直接在楼顶走过去。别人初二回娘家穿的立立整整的,我这穿着睡衣睡裤,拎着东西就过去了;家里只要做了我爱吃的,一两分钟到位;大小节日直接家庭聚餐;带我儿子住姥姥家,睡到半夜十二点嗷嗷哭,没办法用被子抱着就回家了,几分后到家就睡着了;父母上班的时候,我要是闲暇下来了,两家卫生一起做了;物业有事的时候,两家留一个人在家就行了!我儿子现在两岁,去姥姥家的路那走的才叫一个熟悉!月子里我妈在我这陪我待着,看着孩子,说来就来,说回家就回家,主要是太近了!说句夸张的话,如果家里没盐了,炒菜不用关火去取点盐,时间都允许!我儿子出生那天,就我自己在家,早上六点多羊水破了,给我妈他们打电话,几分钟就到了,我爸拿着行李开着车就去了医院!所以去医院的路上,我一点都没怕,因为有他们在[心]

落晴川

2021年11月08日

我表姐嫁的是她家后邻居,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吧?

当天嫁过去,中午宾客们走了以后,她自己就溜达回娘家了。当时我们还笑着说,这下回娘家可方便了。平时买个菜做个饭,两个家随便进随便吃,方便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们就想,嫁个人还不嫁得远一点?也好看看远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这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待着,多没劲?

不过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娃都结婚了 ,婆家娘家的老人,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喊一嗓子就到,连电话都不用,真真的实在是太方便了。

七七加油

2021年09月24日

我初中同学嫁的之近可以说她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为什么?因为她的婆家与娘家只有一墙之隔。以至于,俩人举行婚礼时,由于离得太近了,只得坐着婚车到大马路上晃一圈来卡吉时。俩人结婚以来,很少吵嘴,因为只要一高声说话,娘家隔着墙就听见了。当然了,真要生气回娘家估计也是回了个寂寞[捂脸],一抬脚就到了[灵光一闪]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吧

白鹭湖姑娘

2021年12月27日

我二嫂就是我们本村的娘家。想当年为了嫁给我二哥,她可打败了好几个竞争对手,才把我二哥“抢”到手的啊!


二嫂其实不是我们村的人,是跟她母亲改嫁到我们村的,来的时候就十五六岁了,她还有一个妹妹,不过妹妹随后有病,没医治好离世了。

后来,二嫂母亲跟继父又生了三个妹妹,一个弟弟。

二嫂是家里的老大,因为弟弟妹妹多,所以养成从小性格就泼辣,除了跟继父“斗”,还得跟弟弟妹妹们争宠。不过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也就这一点,赢得我父亲、大哥大嫂一致好评,这也为日后能顺利嫁给二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哥1968年参军入伍,当兵前在家是广播员,自己写稿,自己播报,在当时村里,也是个风云人物,赢得好几个姑娘的青睐。

我一直认为二哥是我们兄妹五个当中最聪明的人,脑子聪明,思想活跃。他能写会画,其实一共只读了三年书,因为家穷,12岁才上学,直接从三年级插班,然后跳级到五年级,随后升六年级。随后又因为母亲常年身体不好,父亲又经常不在家,大哥外地求学,弟弟妹妹们小,所以他就辍学了。

往往越是这样的人越优秀,在村里口碑又好,再加上他性格活泼,女孩缘特别好。听我母亲说,姐姐和我小时候穿的鞋都是二哥那些小朋小友帮着做的。

听我母亲说,当初对二哥示好的姑娘有好几个,当然包括我二嫂。随后二哥参军走了,有几个姑娘眼看无望,就嫁人了,坚守到最后的两个人,一个是二哥前女友秀娟,另一个就是我二嫂。


秀娟跟我二嫂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秀娟有文化,当年是我们隔壁村的团支书,党员,而我二嫂,断断续续只上了两年学,也就自己的名字刚写周全。

但二嫂情商高,能放下自己的架子。而秀娟呢,恰恰这两点她做不到。

所以在二哥25岁那年,父母就让他自己选择,定下来到底要哪个姑娘。

二哥有点摇摆不定。秀娟有文化,心细腻,但娇气,好耍小脾气;但二嫂不,对二哥热情似火,因为离的近,吃饭时候端着饭碗都往我们家跑,遇到她家做啥好吃的,她把菜偷放在碗底,都会送来给我母亲和大嫂尝尝。

二哥犹豫不决,所以他写信征求家里意见。结果,在二哥没回来探亲之前,我们家开了个家庭会议,我肯定也列席了,只是太小不记得,肯定是在母亲怀里的。

当时我们家分两派,父亲和小哥说秀娟好,大哥大嫂说爱珍(二嫂)好,母亲中立。

现在想想一点不奇怪,父亲之所以说秀娟好,是父亲喜欢有文化的人,小哥说秀娟好肯定是他不喜欢二嫂泼辣的性格。

大哥大嫂认为二嫂好,那是大哥知道秀娟有文化,二嫂文化水平不高,而大嫂大字不识。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媳妇日后“吃亏”,大哥坚决说二嫂爱珍适合做弟媳妇。

大嫂呢,是最厚道的一个人,没有什么主见,大哥说那人好就一定好。还有,就是平时二嫂对她的一些小恩小惠打动了她。

大哥大嫂一个劲列举二嫂爱珍的种种好,母亲慢慢被带偏了,也觉得二嫂更适合做儿媳妇,不清高,好相处。

唉!人的姻缘有时候就是这样,冥冥之中真像天注定似的,二嫂有惊无险,以3:2胜出!成了我二嫂。


二哥复员的第二年跟二嫂结的婚。

哎妈呀,婚后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每天鸡毛蒜皮的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那个“热闹”劲,这么多年过去,想想还心有余悸,让我父母操碎了心。

二嫂嫁进门后,贤惠没看到多少,泼辣有余,经常跟大哥大嫂吵完,接着跟二哥吵,所以在侄子一周岁的时候,分家了。

虽然是分家,但二哥的两个儿子一直跟我们一大家子过,除了晚上回去睡个觉。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我也另过了。

二嫂特别会使唤人干活。因为我跟二嫂的二妹是好朋友,我和母亲住的小屋离二嫂母亲家就几步远,所以二嫂只要家里有活,就指使她母亲带着妹妹们给她干活。

对于我来说,她倒很少使唤,因为她没道理找我,她跟大哥大嫂闹矛盾后,我和母亲她都不管了,粮油都不给。

只有一次让我干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

那是春末夏初一个上午,二嫂二妹来到我和母亲住的小屋,说二嫂让我跟她一块给二嫂家花生地除草。

因为那时候二哥二嫂粮油厂开的特别红火,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母亲有点怵二嫂,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怕吵架生气吧,或许想日后能帮助到我们娘俩吧。我不想去,母亲用商量的语气跟我说:“你就和水莲一块去吧,要不你二嫂会生气的。”

我只好不情愿的跟水莲一起扛着锄头去了。

二嫂家的花生地就在大哥家对面,隔一条小河沟。大哥是老师,每天中午11半放学,我怕大哥看到我给二嫂家干活心里生气,所以对二嫂妹妹说:“我告诉你啊,我只陪你干到11点,不能让我大哥看到我!”

水莲连忙点头答应,毕竟我多干点,她就能少累点。


那些年,二嫂充分发挥自身有利条件,地里活、家务活一声招呼,她妈和几个兄弟姐妹们就到位了,前呼后拥热闹非凡。

人往往就是这样,都是用实力说话,有能力的人,号召力就强。

不过话说回来,她也没少照顾娘家人,连炖锅老鸭汤,还得盛半锅送去。对同母异父的妹妹和弟弟,照顾有佳。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真的惭愧,由于婆家离娘家有九十多公里,那时候交通不便,虽然也惦记母亲的饮食起居,但心有余力不足。

题主问:嫁的近有多爽?

我的回答是:

嫁的近肯定好处多多,可以方便照顾自己的父母,毕竟把闺女辛苦养这么大不容易,尽孝是应该的。

如果有来生,我最好选择嫁本村!

梧桐沐雨

2021年12月05日

这说的就是我小婶婶,她和我们是一个村的,(堂)小叔家在村中间,小婶家在村头。一个村有多大,何况两家只隔了半个村。站在小婶家嚎一嗓子,小叔家都能听到。

小叔比小婶大两岁,小叔读书较晚,学习又不好,又留了一级,就和小婶变成了同学。小婶说,小叔小时候可调皮了,老扯她的辫子,她看到他都绕路走,不想绕来绕去还绕到小叔家了。

小婶长得好看,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和小叔一样,初中毕业后就没上学了。小婶长得一点也不像农村出来的姑娘,干活也不像,她娘着急啊,这闰女怎么办哦,嫁人后怎么过日子?

小叔长大后,在他姐家承包的渔场干活。小爷爷上门提亲,小婶她娘说:“我们把丑话说在前头,我这闰女长得是好看,可她不会干农活,嫁到你们家怎么过?”

小爷爷就笑,“放心,不让她干农活,让她和小子一起去他姐家渔场干活,那大一片湖,总要有人管事的,让她管过称,记记帐。”

好吧,大姑妈家承包了一片湖,生意好,确实需要人手,顺带解决了弟弟婚姻问题。

@嫦娥醉月 嫁给小叔后,小婶真没干过一天农活。先是在大姑妈家渔场管过称,若干年后,又出现了打工潮,她又跟着一起出去打工。

小叔对小婶特别好,只要两人在家,饭都是他做的。一次别人笑话他一个男人天天做饭,小叔苦着脸,“不做行吗?别人一抬腿就回娘家吃,我偶尔能去吃,还能天天跟着她去老丈人家吃饭?”其实小叔就是心疼小婶,他怕小婶那细皮嫩肉经不起烟熏火燎。

嫁得近好啊,小婶吃饭端个碗回娘家,还能夹娘家的菜。怀孕时,想吃啥,吱一声,娘家妈就做好了,到饭点回去吃就成。吃完了,回家睡个午觉,散散步,又该考虑到那吃饭了。

生孩子时,医院门口全是娘家人,她第一胎生了个闺女,重男轻女的小奶奶眉头都没皱一下。强大的后靠,绝对能让女人不受委屈。

月子里,娘家也是给力,娘家每天有人来,不是来走走过场,实打实干活。小叔亲力亲为煲汤洗尿片,给孩子换尿片,洗澡都是娘家人,小婶只负责喂奶。

小奶奶都插不上手,出了月子,娘俩都长得白白胖胖的。小奶奶抱着孙女,笑得合不拢嘴。

小叔家盖房子,他们两口子也不懂,娘家爹娘齐上阵,就在基地上盯着,不让出一点差错,直到房子盖好。小爷爷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亲家辛苦了!

孩子上学后,奶奶家有事就去姥姥家吃。奶奶饭菜烧得不好也去姥姥家吃,还可以端着碗两家吃。那家有好吃的上那家,别的小伙伴羡慕极了。

一次小叔在村头的麻将室打牌,那里有一个水库,常有外地人来钓鱼,偶尔也会坐下来摸两把。小叔和一个外地小伙发生了点不愉快,当时另外两个小伙子钻出来,要给小叔点好看。小婶在门外和几个娘们聊天,看势头不对马上回娘家喊人。

娘家几个兄弟,还有哥嫂全都出动。一众人把那三个小伙给围了起来,其中一个小伙带着哭腔说,“刚才他不是说他家只他一个儿子吧,这哪来这么多人啊!”

小叔家是只有他一个儿子,可小婶家哥哥多啊,而且还近,那几个外地小伙没占到便宜,灰 溜溜地走了。

这事让小叔在外面吹嘘了好久,村里有人笑他,得,知道你哥哥多,俺们不欺负你!

嫁得近,娘家有什么事也方便。有时娘家有事,几个孩子放学就到小婶家去吃饭,小婶家饭桌上天天有鱼,那几个小孩也吃了个腻。

一次小婶她娘摔了一跤,骨折了,小婶照顾了一个月,早出晚归,(晚上有婶子照顾),她娘也说,女儿还是嫁得近好啊,要是嫁得远那有这么方便。

最主要是两家人格局大,互帮互助,这样日子才好过!

大家说我讲的对不?

我是@嫦娥醉月,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得好,请点赞,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