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找到被拐的儿子,郭刚堂和孙海洋的做法,你更认同哪个?

郭刚堂没有让儿子过度露面,也没有让他接受记者采访,之后很快就平息了舆论的炒作。孙海洋让儿子接受了采访,让大众对他儿子的想法以及就读学校和养家地址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个低调一个高调,你更认可哪种方式?
62回答·2.5万阅读
餐饮人戚薇

2021年12月14日

情况不一样,郭刚堂的孩子已经成年了,有稳定的工作,郭刚堂看到儿子过得不错就不和买家计较了。孙海洋的孩子才高一,他把他接回深圳上学给他提供好的教育,他有很多时间去培养和儿子的感情。

平安如意江南

2021年12月15日

这没有认同不认同的,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两个父亲的做法都是正确的,他们都是从实际出发,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未来着想。他们苦寻孩子那么多年,找到了,只要孩子幸福生活,无论让他们做什么,也必定是无怨无悔的。

在找孩子的时间里,他们最大的心愿也是孩子平安。

天下的父母都是唯愿孩子一切安好!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他们的做法都正确,都认同,因为是父母!

longsuixin

2021年12月15日

谈不上更认同哪一个,他们都 是受过磨难的人,他们同样也是非常伟大的人,他们自己遭受着可怕的折磨,自己骨肉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竟然还能坚韧不拔地站起来,除了找孩子,还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帮助了其它的人。

我感觉 特别 敬佩他们!

他们是勇敢的人!

更是非常坚强的人!也是非常睿智的人!

像郭刚堂,在找了那么多年之后,他的事迹是特别令人感动 的,他在一路上还帮助了好多人,最后,他找到了儿子,但是,儿子已经长大了,并且就业了,他在孩子已经成人之后,他选择了“冷处理”,并没有把孩子暴露在公众面前。而孩子,他自己也说了,互相之间相处得特别 融洽。他是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这样做,是有他的想法的。

像孙海洋,他的做法也非常好,因为孩子还小,还有选择的权利,他并不希望孩子在穷地方生活,所以他想办法沟通,想办法带孩子回去。这是他的做法。他成功了。孩子准备回深圳生活了。所以,他在这一方面考虑特别周全。

像郭刚堂,当时说过一句话,让很多人不舒服“要和孩子养父母当亲戚”,这是他的大度,也是无奈之处。

不要指责任何一个人,也不要做互相 的对比。因为本来就很不容易啦

法视角

2021年12月15日

并没有非得选择认可那种方式之分。

不是说郭刚堂的做法不如孙海洋好,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且郭刚堂的遭遇其实才是孩子被拐家庭的普遍遭遇,孙海洋的幸运属于极小的概率。孙卓最终回归的关键在于很少见的生父高情商,从这些天和这些年他的表现上看,他有能力让孩子渐渐与自己亲近、渐渐回归。

被拐的孩子面对亲生父母,很大一部分的隔阂在于陌生感和道德压迫感,而很多丢失孩子的父母见到孩子的一刹那往往首先倾诉自己的思念、辛苦和不容易,迫切希望孩子立刻接受自己,但却忘了对于没经历太多事的孩子来说,他们本能地会选择靠向他们觉得熟悉和安全的一方。

郭刚堂低调是因为不忍心看到这些为寻子而精疲力尽的父母的场面,能做的他们都做了。经历漫长寻亲之路后,更加的坦然,孩子被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因为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再多的爱也难以弥补成长中的缺失,更多的是一种遗憾和无奈。没有让儿子过度露面,也没有让他接受记者采访,不愿让这种痛成为更深的伤痕,这种彻骨之痛,经历的人才真懂。

相反的,孙海洋让儿子接受了采访,让大众对他儿子的想法以及就读学校和养家地址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孙卓父亲孙海洋,他始终给选择权交给孙卓,用爱去包容他。他始终坚持给儿子时间、儿子不来看他他就去看儿子,他给孩子展现出来的是包容、理解和等待。

从孩子被带走、离开亲生父母的这一刻,父母们深陷痛苦之中。不是他们不要,是别人夺走了他们的幸福啊。没有找到时,只卑微地希望孩子还好,没有受苦;找到后,小心翼翼,深怕孩子再一次离开。仔细看,从郭刚堂、孙海洋、李桂芳、杜小华到许敏,所有苦苦寻找孩子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蒲公英的约定YY

2021年12月15日

都支持,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所以选择做法不同。不管他们怎么做,请不要予以指责,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