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月交付量仅879辆,长安深蓝SL03为何“叫好不叫座”?

13回答·9609阅读
怀揣梦想的葛优躺

2022年09月15日

8月份疫情以及高温限电,导致工厂停产让电于民而已,具体好不好,还要看后面产能爬坡后的结果

乔乔爱木头

2022年09月15日

上个周末,去万达广场看了长安深蓝SL03,谈谈个人感受:1.第一眼普通。从外型角度看,除了无框车门让人眼前一亮,整体造型乏善可称。前脸有类似海豹和model3的低矮车头设计,又有高合的交互式灯光设计,杂糅感明显,体现设计师的信心不足。车尾由于前部的低矮设计,电机后置,不可避免要采取高车尾设计(没办法,特斯拉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了缓解高车尾的突兀感,用了更突兀的机甲风格车尾造型。侧面相对比较成功,但受制于前后部设计,呈现前低后高的楔形,比例略显失衡。2.车内配置让人惊艳。大屏,8155芯片,抬头显示,Sony音响,有质感的真皮座椅,类轿跑的前座椅角度,堪比model3的全景天幕,200公里左右的纯电续航,前后独立悬挂,落地价17万出头的售价,确实是诚意满满。

为什么卖得不好呢?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1.经济大环境不好。疫情三年,大家收入不好,对价格更加敏感,消费降级,很多开经济型轿车通勤的,换了miniev这一类型10万元以内纯电车,开奔驰宝马的,很多换了model3/Y。2.产业现状受限。看看市场,销量最好的新能源,集中在10万以下和20-30万元,为什么?这里有两个不同的逻辑,10万元以下追求实用、使用成本低,不追求品质和智能化。20-30万元追求实用、品质、使用成本低、智能化。10-20万元产品在现有逻辑上,很难做出对比起来有越级体验的感觉。3.设计不够成熟。前部的交互式灯光、车尾的机甲造型、车内的转头式大屏,无一不提现了设计缺乏信心,在尽可能取悦客户。

清明煮细雨

2022年09月15日

感谢邀请。

首先,您问的这个问题,即:为何长安深蓝SL03“叫好不叫座”?需要一分为三地去剖析。

原因如下:

其一,配置不行。我所说的配置不行,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你花5000块钱买了一款iPhone手机,你觉得还行;如果你花5000块买了一款某米手机,你就觉得你亏了!对不对?别的大面上的东西且不提,咱只提硬通货部分。长安深蓝SL03共4款,705纯电版售价21万!电池续航里程约700公里;增程版售价近17万,电池续航约300公里,油电混动车;515纯电版售价18万+,电池续航里程515公里;730氢版售价69万+,这款就不提了,一般人买不起。

比亚迪秦DMI

咱们就与国内电动车一哥BYD比一比同等价位下,可选的车型。以今年大卖的比亚迪秦DMI为例,比亚迪秦DMI-120油电混动款售价近13万+,电池续航120公里,相比深蓝L03少了约180公里续航,但便宜了近4万块钱。

深蓝L03

如果选择比亚迪DMI55款油电混动,电池续航55公里,但售价仅11万+,便宜了近6万钱。根据比亚迪秦DMI混沌车车主的用车数据显示,55公里续航在市内通行完全够用,如果纯用汽油不充电的情况下,油耗仅3.9L左右!油电混用的情况下,油耗更低,既解决了里程焦虑,又能够省钱省油,而且价格亲民。请问,如果是你买车,你会选择哪个?省下的钱去使劲加油,不香么?!

深蓝SL03纯电版21万!电池续航里程700公里。比亚迪元,售价仅10万+,续航里程400公里;比亚迪海豚,售价10万+,续航里程400公里。既然买电车的,基本都是为了省钱,平时用于上班通行,谁会买了电车去跨省旅游?你不焦虑?半路撂路上自己推车?10万块能解决的用车问题,我非得花20万解决?既然愿意花21万买辆国产电车,再添点钱买特斯拉不香么?

特斯拉

为何叫好不叫座?因为群众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买车都会仔细思考,反复比较。说句不好听的,愿意花20多万买辆纯电车的家庭,基本都不差钱,而这批人一般也会选择特斯拉,口碑抗造电池好。并且20万+的车型里,还有比亚迪汉,也很卖座,号称国内小特斯拉。我去试驾了,确实不错,就是有点小贵而已。

比亚迪汉

其二,就是价格不亲民。同等价位下,比深蓝L03便宜些,但更实用的车型有很多,譬如说比亚迪秦DMI、比亚迪元、海豚、合从的哪吒等等。如果是20万+,可选的车型就更多了,包括合资车的混动车型。

哪吒

其三,受众面没有调研清楚。这款车型最便宜的都要17万+,什么概念?能拿出近20万元去购车的家庭,会选择这款么?会选择这款么?会选择这款么?17万+的钱可以买到B-A级轿车了,近20万元购车,普通家庭买不起,有钱的家庭不选这个,这价位受众面有点尴尬啊!请告诉我,你想卖给谁?

公子奕赫

2022年09月15日

2天八百9月保守一万以上

试驾时间

2022年09月15日

主要原因在于——

不会讲故事,营销跟不上

以长安汽车的造诣,完全碾压江淮、小康赛力斯、力帆和海马,其电动车销量赶不上败将们代工的蔚来、问界、理想和小鹏,赶不上比亚迪,只能说其讲故事的能力太弱,或者说对媒体及网络平台的联姻深度不够深入。

不过,有些品牌属于慢热型,只要坚持一定能迎头赶上。

当然,试驾时间并不期待长安深蓝SL03能够热销,未来的汽车市场未必是电动汽车的天下,销量越高的品牌倒闭的可能性越大,比亚迪也不例外,造车新势力更甚,资本只能逞强一时不能沆瀣一世。毕竟消费者的心智会日渐成熟,被割韭菜的防范心理会日渐强烈。

动动脑想一想吧,用车时省的钱远远抵不上买是多付的钱和换电池的费用。而当负责任的车企内燃机技术进一步突破,氢动力技术成熟、轻混与48V车型被政策支持,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会慢慢消失。

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沈亚楠与高淳资本减持理想、李斌与美团王兴减持蔚来,绝不是简单的股票正常交流,而是这些家伙完全看清楚了电动汽车目前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尤其造车新势力生存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