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阳早好”?买不到药怎么办?年轻人可以扛?专家如何研判?

7回答·868阅读
韶山红日板仓霞

2022年12月17日

早阳早好?这是什么逻辑,不阳最好。至于专家的话,你爱听不听,我是不会听的。

李子盛开

2022年12月13日

新冠病毒被感染的时间越晚越好。

当你被感染新冠病毒的时候越迟它的毒性越弱,真的可以像感冒一样,不用吃药就可以痊愈了。

买不到药也不要害怕,怕也没用?

首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跟以往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可以买点针对性的药备用,进入冬天了注意保暖,加强适当的身体锻炼和营养补充,积极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感冒。年老的人加强基础疾病的控制,按时吃药,完成疫苗接种。不聚集,戴好口罩,回到家里勤洗手和必要的通风,尽可能减少参加集体活动。年轻人不要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身体好,免疫力强一些,可以聚集,甚至不戴口罩。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不做适当的防护,谁都会被感染的。新冠病毒对于宿主选择是不会认人的,只要接触到了就有被感染的风险和几率。年轻人得了新冠病毒只能说发烧,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折磨凭着强壮的身体可以做抵抗,但为了避免转发成重症,也得吃药,多喝温开水,这样几天就可以痊愈。

我们要积极的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做好心理准备和积极面对。新冠病毒到奥密克戎这代,它的毒性已经大大减弱,做好适当的防护是可以避免被感染和有针对性的吃药是可以痊愈的。再重点强调一句:是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不做适当的防护更会被感染,专家也不例外!

2024独行侠888

2022年12月14日

“早阳早好”?买不到药怎么办?年轻人可以抗?专家如何研判?

“早阳早好”只能说说而已,个人觉得越迟“阳”越好!几点理由,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一、医护人员需要时间适应:

这几天心里比较焦虑的是医务人员,因为都说他们会是第一批大面积“阳”的人。不少医护人员的同学、朋友已经分享了他们所在医院“阳”的情况了!


按理说,经历了三年抗疫,医护人员应该比较淡定了。事实并不是如此,很多医护人员并没有接触一线的病人,只有核酸采集人员,隔离病房的人员,方仓医院的人员是真正在一线经历过的。


真正像这次这样每个医院,每个科室,每个诊室都随时可能面对阳性人员的情况,很多都还是第一次。


他们的工作内容决定了他们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可以说难以避免。同时他们阳了后,想像我们普通人一样休息的机会也不多。因为如果医护人员大面积的休息,那么普通大众的就医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医护人员面对新冠也需要适应过程,尽管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医护人员还没有经历这样的过程,需要经历积累经验。


所以比较迟阳的话,医护人员基本已经阳过了,也已经经历很多阳了的治疗经历,不管是心理层面、治疗层面都能给阳的病人更多的支持!


二、医疗物资层面

最近几天,很多地方医院爆满,药物短缺。


很多地方药店的退热药、感冒药卖断货,一货难求。


去医院的话,排长队,最后医院最多开点退热药给你,然后叫你回家休息就行。


这个时候,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医院都没有办法接收住院。


很多人在抱怨:国家为什么不准备好了,再放开!


我们已经不能再依靠国家了,所以还是越迟阳越好。


三、病毒的致病力越来越弱

我们国家之所以突然放开防控,主要的原因就是发现,病毒的致病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了,重症、危重的病例已经非常少了。


尽管有些人说比感冒严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轻症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病毒的致病能力肯定会越来越弱。


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也希望越迟阳越好。


病毒防不胜防,不是我们想迟阳就迟阳的,但是只要我们做好防护,被感染时间总不会那么早。

我们该怎么做?

1、戴好口罩:这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来看看口罩与被感染的几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戴好口罩可以把被感染的几率降低非常多,所以只要出门,我们都要戴好口罩。


2、多居家、少聚集:平时除了上班和购买必需品,其余时间尽量少出门,同时减少人员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3、保持良好的心态,均衡饮食,多运动,多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温,避免受凉。少吃上火的,少熬夜。


买不到药怎么办?

最近大家不管是阳了买药也好,还是备用药也好,都是要找专家或者指南方案推荐的哪几种药,所以造成那些药品出现缺货的情况。


但是如果大家按照可能出现的症状是买药的话,还是有非常多药品可以供选择的。


即使实在没有成药了,我们还可以选择开中药处方,在家自己煮中药喝。


不会真的出现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情况。


年轻人可以抗?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症状比较轻微,或者是无症状。但是不绝对,也有很多年轻人症状比较严重的。


有人说发烧后,感觉不到自己的头在哪里的。


有人喉咙痛到呼吸都痛的。


是否可以抗,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感染后表现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总结:有句话说的很对,从现在开始我们是自己身体的第一责任人,防御一定先从自身做起,时刻做好准备,胜利肯定属于我们的!

请叫我老徐吧

2022年12月14日

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就完了,哪有这么多事啊!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发表《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演讲。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演讲中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同时,他还强调,个人防护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

实际上,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专家:新冠病毒却无法因为一次感染而终生免疫

据长江日报15日报道,专家表示,感染后并不会终生免疫,大家仍要做好防护,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全力保护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发热门诊负责人、急诊科主任万少兵介绍,从医学角度分析,部分传染病感染后确实能获得免疫,比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肝等,得过一次后,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不会轻易再感染。但新冠病毒却无法因为一次感染而终生免疫,且不同毒株导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反复感染风险较大。

“从目前情况看,感染新冠病毒后可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但新冠病毒毒株多、变异快,容易从人体免疫机制中发生逃逸。在感染了奥密克戎某个亚型之后,遭遇另一毒株时,仍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万少兵分析。反复感染也会影响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身患多种基础疾病、抵抗力较差的老人,以及尚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因此,“不如早阳”“早阳早好”等观点都不可取。如果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感染者陡然增多,基数扩大后,重症比例也会随之增加,老人、儿童、基础疾病患者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万少兵提醒市民,无论是否感染,都应提高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感染,“不阳最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请大家外出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过度疲劳,日常还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积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为健康加上保险。

病毒学家忠告:“能阳早阳”不可取,尽量晚感染,要适度远离老人

12月14日,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于“感染一次免疫力就会提高,能阳早阳”的说法,也予以否定。

他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需要一定时间修复自身免疫力,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感染者,恢复时间至少1~2个月,普通型患者可能更长一些,而重症患者的恢复期长达3~6个月。

这意味着,新冠病毒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尽管海外统计数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3~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概率较低,大概在2%~10%左右,但是否会被再次感染,以及首次感染与再次感染的时间差,还是取决于个体免疫状况。而从自身中和抗体的有效性和疫苗接种时间看,再次感染的窗口的确存在。

常荣山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常荣山表示,正常人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后,14天左右会产生中和抗体,其保护效果在55天左右后下降一半。新冠疫苗接种自第一针接种算起后35天左右才会产生保护效果,反复感染的情况可能出现在自然感染55天后至第一针疫苗接种不到35天的时间内。

目前,国内患者至少在感染新冠并痊愈后6个月再次接种疫苗,再次感染在客观上是可能的,但是否会出现,则取决于个体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常荣山建议,已经有过首次感染经历的人群一定要加强日常防护,在免疫力恢复过程中要避免劳累,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社交活动。能做到这些,再度感染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而且还能够保护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免受新冠病毒的侵袭。

据常荣山观察,现阶段国内出现了“冰冻堰塞湖效应”,即虽然政策的闸开了,但民众出于对病毒的恐惧心理,仍希望不会被感染或者晚感染,所以积极准备药物、抗原,加强个人防护,其强度甚至甚于疫情管控时期,就像是冰冻的湖水不会轻易向下流。

这种情形下,最受益的是免受湖水底部冰石攻击的湖中鱼,即老年人群体。常荣山表示,年龄在70岁或80岁以上,且具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新冠重症风险最大,因此现阶段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外出活动,18-55岁的群体要适度远离老人。只要未来三个月内,国内民众还能对新冠病毒保持“冰冻”状态,最紧张的峰期(约2023年2月)之前的传播链就不会延长到老年人群体,国内老人的感染率和重症率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在此期间,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民众可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或第四针提升免疫力,借助疫苗和口罩为自己的健康打上双保险。

“建议大家积极防护,如果有了流感样症状就居家治疗(必要时致电医生咨询),尽量不要去医院,这样感染的风险比较小。如果去了医院再感染了流感病毒(今年的流感非常有可能和新冠同时段流行)或者症状加重,那就划不来了,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常荣山说。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