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电影里基本都是真实的地名,我国基本都是假的。这为啥呢?

295回答·19万阅读
键侠ALKO

2023年02月08日

美国佬的电影之所以用真名,有几个原因。首先就是美国大众已经熟知娱乐片就是商业性质,即使用真地名也是纯属编造,无论怎么演,也没有人去对号入座。其次就是美国佬的电影都是商业化运作,根本就不拍什么教育性质的电影,即使拍了也没人看,因为美国佬去电影院,一是为了娱乐,二就是寻求刺激。还有就是美国佬的电影上到总统,下到平民百姓,无论什么事件,编剧和导演都可以无所顾忌的去拍摄。这也与美国的本土文化性质有关,同时美国很多州的法律法规也明文规定,娱乐性质的文化体裁,包括小说、剧本、电影、报刊娱乐版等等等等,都可以随意编造,没人去追究为什么。

寸尺宜量

2023年02月13日

先说结论:我们的影视剧中,有些地名是假的,是为了更好地讲述真故事;而美国电影里地名是真实的,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捏造假故事。

因为地名真与假的问题,一旦上升到中美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较量,也就不能只看表面了。

因为这个问题,藏了一个很深的陷阱,这也是目前我国文艺作品努力避免的一件事:

地域歧视。

要知道,“地域歧视”本就是西方用来割裂我国的一把“刀子”。

好莱坞电影作为西方文化入侵的“先锋官”,将这把刀利用的更好。

除了真实地名,还有炸白宫、绑总统、拆女神像、炸金门桥等操作……这些看似真实、实则虚构的影视作品,会将“美式观念”包装的非常精致,从而进行文化输出。

在“美国电影都是真实地名”这种“诚恳”的背后,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忽略美国电影中其他虚假文化观念。

通过这几个问题,大家或许能明白一些:

1.美国既然能拍真实的地名,那为什么不拍一下真实的底层黑人零元购?

2.既然拍了绑总统来宣扬反抗强权,那为什么很少见到“反抗犹太财团统治”的电影?

既然真要比,那别怪我不客气。

我们先看最表面的问题吧——

我国影视剧中的地名,是不是真的如同题目所说的那样——“基本都是假的”呢?

答案是还真不一定。

让我们从最近爆火的2部电视剧说起。

大理市的美景VS京海市的鱼贩

  • 来自大理的感谢信

1月20日,大理州委、州政府给《去有风的地方》剧组送去1封《感谢信》,信中内容是这样写的: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以田园般的剧情,将大理如画的风景、静美的乡村……向观众精彩呈现。……成为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让亿万观众认识大理、爱上大理、走向大理,为大理文化旅游市场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里有清爽的空气、灿烂的阳光,还有无比奢侈的好天气。”

这部描述大理风景的电视剧,让大理春节假期的旅游订单量环比上涨超过11倍。

在这部戏里,地名是真的,主角的故事或许是假的。

  • 京海市的明争暗斗

《狂飙》已经迎来了大结局,但热度依旧。

据权威收视数据机构统计,《狂飙》单集的最高收视率达到2.20%,单集最高收视份额为10.69%。

该剧在播期间平均收视率位居全上星频道晚间时段电视剧类节目第一。

在剧中,双方在京海市,展开了长达21年的正邪较量,让大家直呼过瘾!

在这部戏里,地名是假的,但剧中人物却能找到现实原型。

所以说,在我国影视剧中,地名有真有假。

  • 地名真假背后的考量

真的地名,有《安家》《欢乐颂》里的上海,有《去有风的地方》的大理……

假的地名,有《狂飙》中的京海市,《人民的名义》里的汉东省,《破冰行动》里的塔寨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上面举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凡是讲述奋斗、田园风光等内容的电视剧,通常是真实地名,凡是描写反腐、扫黑除恶、禁毒等内容的电视剧,则是虚假地名。

但这些虚假地名的影视剧所讲述的故事,却大多数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这恰恰说明了:虚假地名,就是为了规避地域歧视。

因为一旦这些电视剧中出现了真实地名,会让人不自觉的让人联想到这些地方。而这类电视剧通常侧重于描写一些反派的日常形象,这些形象很可能会招来一些“地域黑”。

这些地域黑中,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喷子,也有不怀好意的洋奴才。

在这些“地域黑”不怀好意的推波助澜下,很多影视作品会招来原本不属于创作者本意的解读,从而加深误会。

一旦变成虚假地名,则会让观众将注意力转移到“该故事究竟是根据哪个真实事件改编”上。

地名为假,故事为真。这样做,既规避了地域歧视,也能讲述现实案例。

但是有些人不答应。

在这些人眼中,美国电影里的地名,都是真的。

但这些人忘记了,美国电影里,只有地名是真的。

美国和《美国》,是2个国家

2021年,黎巴嫩的1名外交官,在看到美国国会大厦的“美丽风景线”后,作出了这样的感慨:

“如果美国看到美国在美国的所做作为,美国一定会入侵美国,把美国从美国的暴政当中解放出来。”

是不是感觉有些绕?

让我加个书名号,你们再看。

“如果《美国》看到美国在美国的所做作为,《美国》一定会入侵美国,把美国从美国的暴政当中解放出来。”

带书名号的《美国》,指的就是好莱坞电影中那个“灯塔国家”,而没有书名号的美国,则指的是现实中的美国。

是的,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和现实中的而美国,不是一个国家。

在《美国》有着《拯救大兵瑞恩》的柔情;在美国则是阿富汗撤退时任人从飞机上坠落。

在《美国》有着《绿皮书》跨越种族的友谊;在美国则是“不能呼吸”的黑人和对印第安人的残忍。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他们能把子虚乌有的事情,拍的跟真的似的,甚至颠倒黑白。

为了骗过观众,会增加一些真实内容,让故事看起来不那么假——这其中就包括地名。

写在最后

《美国》不会抢石油,美国会。

《美国》士兵不会残害他国贫民,美国会。

《美国》底层黑人可以成为主角,美国不会。

《美国》和美国唯一相同的,或许只有地名了。

所以,我们的影视剧中,有些地名是假的,是为了更好地讲述真实故事。

而美国电影里地名真实的,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捏造假故事。

似水流年12

2023年02月08日

中国人喜欢对号入座,分不清楚或者不愿意分清楚文艺作品和现实,而美国人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是界限分明的。

小石了了

2023年02月10日

美国电影之所以敢用真地名,是因为他们的观众明白,电影是虚构的,因此不会把电影里发生的事,联系到生活当中来。

比如电影里展现出纽约黑暗的一面,纽约市民基本上,不会因此而表达出任何的不满和抗议。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观众对电影态度,是理智且包容的。

甚至在一些灾难片中,动不动就把自由女神像砸烂,水淹金门大桥。甚至在电影《独立日》中,白宫瞬间就被炸成碎渣。


这说明在美国,电影的创作空间,是非常自由的。因此他们,才能拍出更多的优秀电影。

但是在我们这边,却不能这么随心所欲,甚至还要小心翼翼。

当年有部电影,叫做《失恋33天》,它在上映时非常火爆。但却因为这句台词:

“黄小仙你这瘪三!”

而受到一部分人的指责,原因是演员在说这句台词时,用的是河南口音。

因此当时就有不少人指责剧组,说他们存在故意贬低河南的意图。


而著名小品演员郭冬临,更是在春晚的小品中,因为饰演骗子的人,说的是河南话,而被人告上了法庭。

这位原告要求,剧方需要向每个河南人,赔偿一块钱。这波突如其来的舆论,吓得这个小品的编剧,不得不出面道歉解释。


而这场官司的结果,法院认为小品是文艺作品,不存在故意歧视的用意,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仅仅因为口音问题,就要被认为是歧视。

更何况是地名,这种更加具体的表述,自然是不太可能出现。

要是一不小心,引来排山倒海的负面舆论,恐怕任何一个电影创作团队,都是无法应对的。


因此像是电影《夏洛特烦恼》,剧情明明是现实世界,却要虚构出一个叫个西虹市的地方来。

我想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规避这类纠纷的发生。

毕竟剧中的人物,大多显得有些荒诞,要是真有观众对号入座,在鸡蛋里挑骨头,那出品方恐怕也难逃被指责和谩骂,甚至是抵制。


而陈思诚的电影《唐人街探案》,之所以选择在泰国拍摄。恐怕也是担心在国内拍,核审会过不了。

毕竟剧中,出现了同性恋酒吧,况且内部还有“坏人”。

而宁浩的电影《无人区》,当初也是由于结局不够美好,导致迟迟无法上映。最终还是因为改拍了结局,这才能获准与观众见面。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国外电影,都会用真实的地名。比如蝙蝠侠故事的发生地,最初的设定其实是纽约。

但是后来,作者却把它虚构成了哥谭市。

不过其中的原因,倒不是担心被纽约人谩骂。

而是作者觉得虚构一个地域,能让其他地方的读者,不会因为没有在纽约生活,而少了一些代入感。

泸州小本

2023年02月08日·工业集团高级讲师

确实,美国的影视作品里的地名多是真实的,而我们基本上都是虚构的。

这主要缘于传统文化:

一是电影的功能,美国是为了娱乐,都不当回事儿,我们倾向于宣传,一本正经;

二是传统问题,美国的政府及其首脑都可以丑化,我们肯定是不允许的,不许影射官方人物与政府;

三是神秘化问题,美国的影视作品禁忌少,持开放态度(宗教、人权还是碰不得),都不当一回事儿,我们有很多是不能碰的,不宜讨论与公开;

四是谣言与阴谋论问题,美国的谣言与阴谋论都在影视作品上,可以公开讨论与批判,而我们的谣言与阴谋论都在肚子里,这两年才出现在了网络上;

五是表达方式上,美国人更直接,中国人更含蓄,更文明。

也有人说是“自信心与民主”问题,小本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政府远比西方政府更自信、更民主,影视作品不碰真实的地名、官方、领导人,主要还是传统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许“犯禁”的传统,美国人哪有这些历史传统。

当然,二者只是习惯不同,没有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