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张名为“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在这张所谓的“合影”中,却仅仅只有一位学生。要知道,这并不是单人照,而是整个系的“合影”,而这个专业,真的就这么一个“独苗”。
7月2日上午8点,北京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学生们身穿学位服,迎接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记者从北大获悉,今年,该校共有4000余名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 其中,612名本科生获得2024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院士高端科普”栏目,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热点科技问题给予权威解答,服务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科普力量。
又逢毕业季,一条名为#她是北大同专业同级唯一坚持读到毕业#的话题引起热议。主人公名叫林子。据林子介绍,由于她所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过于“迷你”,加之身边不断有同学转入和流出,从入学到毕业,她是北大2015级应用语言学专业唯一一位从头读到尾的同学。
«——【·前言·】——»你能想到,北大作为我国的顶尖学府居然也有招不到人的时候?北京大学有一个古生物系,被网友们戏称“北大最孤独的专业”,自08年该专业创办以来全系一共招了6名学生,曾经更是因为一张一个人的全系毕业照引爆网络!问题很多的小明不禁要问了,这个专业为何这么特殊?
还记得十年前“一个人的毕业照”吗?2014年,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学专业学生薛逸凡,因一个人拍了全系的毕业“合影”,让不少人关注到了古生物学这一“冷门”专业,被称之为“北大最孤独专业”“一人旷课全系放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编辑丨多多高考是千人过独木桥,一分之差中间隔的是上千人。要取得好成绩简直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但是成绩出来了,选择上哪所大学也是也是关乎学子们四年的光阴。有些学校即使只听到名字就非常受人追捧:清华、北大、哈工大。
北大古生物「一个人的毕业照」主人公转行NLP量子位:她是北大“一个人的毕业照”主人公,2010级古生物专业独苗,十年后搞起了AI如何看待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冷转码」(冷门专业转码农)现象?冷门专业的出路都有哪些?「冷转码」的现象都反映了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