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牧场有些发凉,多了几分静穆,但内蒙古草原的夜晚却不同。一曲唱腔划过草原的夜空,音调起初低沉缓和,后逐渐高亢嘹亮,将草原露营音乐节气氛烘托得更加火热。 这是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它听感独特、张力十足,但也对演唱技术要求极高。
巴尔虎长调用蒙古语演唱,语词较少,字少腔长,但音调曲折而悠长,音域宽广,高亢深远,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内容较丰富,既有怀念故乡、赞美家乡等内容,也有纯真爱情、抒发感情等内容,更有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党的好政策、颂扬英雄人物等内容。
阿拉坦其其格和她的学员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表演。苏冠明摄采访“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那天,她刚从青海回京。虽然快70岁了,但她依然奔忙于各地的舞台、学校和培训基地。2024年春季学期,她每周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地的几所中专、大学上课,课表排得很满。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歌手》最后一期的正赛之中,出现了极为令人诧异的一件事:没想到真正第一个纪念COCO李玟去世一年的人,竟然是一位欧美女孩凡希亚,而不是华语歌手。本期凡希亚一开口演唱中文,几乎有一种COCO李玟登台演唱的错觉。
6月4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半月谈》2024年第10期文章《蒙古族歌谣激荡家国情怀》,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一首又一首来自内蒙古的歌曲,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北疆儿女对党和国家的祝福,充满了热爱家乡、心系祖国的情怀,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乌珠穆沁长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以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北方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20年12月,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