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国环境报记者日前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林忠胜,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阐述《管理办法》的重点内容和有关要求。中国环境报:《管理办法》有哪些亮点?
入河排污口是直接或者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江河、湖泊、运河、水库等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对于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围绕明确入河排污口管理职责、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科技日报北京1月2日电 (记者李禾)入河排污口是水体治理的“牛鼻子”。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记者2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周怿)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程序、权限、监测监管等作出具体规定,深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长效监管机制。该办法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研究堆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规定(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报告规定》)。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来源丨生态环境部编辑丨陈 晔校审丨林泓泉 陈梦竹责编丨吴 璇审发丨梁 隽往期回顾信息公开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第十六批群众信访举报情况边督边改胡忠雄主持召开贵阳贵安服务保障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工作要求,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节点。
国家将对工矿企业排污口、工业以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设置实行审批管理,以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部4日公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是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的重要环节。近期,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实现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强化入河污染物源头管控,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入河排污口的定义、分类、设置、登记、监测、监督检查、规范化建设、信息公开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工,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提供了依据。
入河排污口是水体治理的“牛鼻子”,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极目新闻记者 涂梦蝶通讯员 李斌实习生 潘洁12月30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入河排污口监管情况。截至2024年底,湖北省50个河湖水体共排查18795个排污口,排查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完成整治16115个,整治完成率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