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经济新闻》9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大疆率先推出农业无人机,5年内销量增长15倍 中国的大疆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正在加快农业市场的开发。该公司制造的无人机抓住了以年轻农户为主的市场需求,5年来销售量增长了约15倍,累计达到约30万架。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本文约567字,阅读约需1分钟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杨婧)近日,在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觉林村稻油轮作基地,农机手操控着装有油菜种子的无人机,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在平整好的田地上空飞播撒种。
来源:环球网 眼下,水稻农作物已进入夏种、夏管工作的关键时期,多地积极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智能无人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除害虫、施肥和自动播种方面,智能无人机高效、精准的特点为水稻种植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随着智慧植保的普及应用,许多乡镇青年当起了田间飞手。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专业化的植保需求,一些从业者通过加强无人机操作综合技能锻炼,以求“越飞越稳”。农历六月,重庆田野乡间呈现出一派农忙景象。
晚稻刚刚收获,“90后”女飞手袁珍又开始忙着播种油菜了。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湖泽村的农田里,只听见响起一阵轰鸣声,一架播种无人机腾空而起。袁珍专注地操控着手中设备,不一会儿工夫,便将油菜种子均匀撒播到开整好的垄沟中。“冬闲田种植油菜,可以做到地尽其用。
来源:连云港日报 眼下,港城大地春耕春管正当时。在连片的麦地里,植保无人机飞手们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灌水、配药、设定飞行参数、起飞、喷洒……植保无人机按照既定路径在田间盘旋,将肥料、农药均匀洒下。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市农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央广网柯坪5月7日消息(记者丁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眼下,正值小麦管护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杂草生长的高发期,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在新疆柯坪县,植保无人机成为今年春管的主角。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16日电(尼加提·图尔洪 史启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眼下,正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乌什县各乡(镇)抢抓时机,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尽管多地刚刚经历了寒潮的侵扰,但从南到北,华夏大地的田间地头上依然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天我们就先从南方开始,去探访一下那些新春伊始就已经忙碌在各地农田里的人们。广东:早稻集中育秧 3月初陆续开始插秧眼下正是广东早稻育秧的时节,今年广东集中化育秧面积超200万亩。
来源:农民日报 春回大地,正是农民朋友忙春耕的大好时节,但是当下,不单农民朋友很忙,咱们的农业“科技新军”——植保无人机或许更忙。播种、打药、施肥……它们按照预设路径在田间盘旋,一气呵成,妥妥的“靠谱、给力”。
来源:【新乡日报】封丘县赵岗镇种粮大户吕耕珍这两天一直在附近农村忙碌着,他用无人机为自己家的200多亩玉米苗喷洒完农药后,又马不停蹄开始给更多农户的玉米苗喷洒农药。吕耕珍爱琢磨新科技,去年秋种的时候,他把北斗导航安装在播种机上,让播种机依靠北斗导航基本没有出现播种误差。
在平和县坂仔镇东坑村一处蜜柚园,在技术人员操作下,只见一架无人机起飞、喷药、落地,仅仅1分钟,就完成一亩蜜柚园的植保作业。这是11月20日漳州市无人机飞防现场演示及培训会现场的一幕。无人机飞防,即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作物防治的技术,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2月28日消息(记者 李文韬 文/图)眼下正值水稻种植的季节,2月28日,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一片100亩的稻田里,一架装有水稻种子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调试下,缓缓起飞,按照既定路线穿梭于田间,进行有序播种。搬运播种无人机。
潮新闻 共享联盟·奉化 毛超峥 邢昊臻 陈锦溢 记者 周文丹近期,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春播时节。在宁波奉化区西坞街道四维村,两台植保无人机,短短一小时就完成了100亩早稻的种植工作,播种效率大幅度提升。当天上午,种粮大户邬江浩先在自家农田旁完成了植保无人机的播种准备。
来源:人民网 “我一亩水稻喷洒农药,只需要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河北村种粮大户舒冬生笑着对笔者说。舒冬生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村荆坪组人,种植水稻多年,在靖安县多个乡镇承包了数百亩稻田,是本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中新网兵团新闻4月29日电(吴春霞)4月28日电,眼下,正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连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各连队抢抓晴好天气,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三防”进行冬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通过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