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前,《科学》(Science)杂志评选2013年十大突破,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制成的电池入选。它具备效率高、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光谱吸收范围广等优势,一夜之间成为行业关注焦点。2016年,国内迎来钙钛矿电池创业元年。
不同钙钛矿材料和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在紫外灯下的明亮荧光(右下)。发光效率达29.5%,运行寿命提升近30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发出了具有全球领先性能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相关论文2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发光效率达29.5%,运行寿命提升近30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发出了具有全球领先性能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相关论文2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博士。9月9日,2024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作为论坛嘉宾,国际知名钙钛矿技术领跑企业、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博士作“钙钛矿叠层组件产业化进展报告”主题分享,并接受了澎湃科技的专访。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钙钛矿光伏电池稳定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钙钛矿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石墨烯-聚合物机械增强钙钛矿材料。
受 2020 年大额资产减值影响,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89 亿元,在 2021 年公司更换实控人和管理团队后,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修复至 0.12 亿元, 并在 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30 亿元,同比增加 146.1%。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记者 许婧)北京时间3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在知名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率先揭示了新型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机制——光机械诱导分解效应,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机械增强钙钛矿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固体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旭、田兴友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Nam-Gyu Park、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戴松元合作,首次发现阳离子分布不均匀是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并成功制备出“均匀化
4月份,美日等七国集团(G7)通过了一份重要联合声明,这份声明罕见的将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列为革新技术。要知道以往这种声明都是以大的方向为主,比如七国集团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之类的,大家达成共识就好,不会在某项技术上大费周章。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相对于传统的晶硅电池,新兴的钙钛矿电池具有转化效率高、低成本、柔性与轻量化等优势,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光伏技术,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器件不稳定性成为限制其产业化发展的首要挑战。一枚钙钛矿电池新器件。
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光伏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柔性与轻量化等优势,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器件不稳定性成为限制其产业化发展的首要挑战。如何提升器件的稳定性、打破钙钛矿电池“短命”魔咒?来自上海的科研团队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