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姆嘉通(或译鲍姆嘉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是一个在美学史上必须提及的人物,正是他促成了美学这门学科的成立,因此之故,他被赋有了“美学之父”的崇高令誉。
2024年12月4日,德国大学生服务中心提出了针对《联邦教育促进法》的多项改革诉求,旨在提升资助标准、扩大受益范围,以更好地支持包括艺术专业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群体。这些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到对美育的资金支持,有助于促进美育的普及和发展。
传统美学研究与经典人类学研究有着各自清晰的学科范畴,20世纪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日益普遍,对于旧有的问题,学科间互渗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学科意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美学研究的人类学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应用的。
/**/ 序论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解放后,五十年代在党领导之下持续数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讨论,引起了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和一般读者对美学的浓厚兴趣和
康德(1724.4.22-1804.2.12)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十八世纪德国哲学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为世界哲学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曾说,康德哲学是蓄水池,之前的哲学都流向他,后来的哲学又从他这里流出。
北京日报 | 作者 本斯·纳内美学讨论的是某些特殊类型的体验,并且我们对此非常关心。“aesthesis”这个希腊语单词的意思是“知觉”;而且当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通在1750年引入“美学”这一概念时,他的意思正是对感官体验的研究。美学所讨论的体验十分多样。
《美学权力》,[法]巴尔迪纳·圣吉宏著,骆燕灵、郑乐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256页,58.00元许多东西惹人生厌,摧毁或排斥我们;空虚的、痛苦的、恶心的东西威胁着我们,侵蚀我们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