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刚才点到名的,其他人都散了吧。”马建功看到大家有所松动,直接下令道,虽然他也不相信徐良能有什么办法,但能拖一天是一天吧,整个大环境如此,谁来了也没用,更不用说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内心感慨万千,你说你一个高材生,怎么就到来趟这浑水了呢?“小徐厂长,委屈你了。
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百姓便开始大量使用煤气罐,基本上是每家每户的必备用品。在我们的认知当中,煤气罐也就只是储藏气体的一个容器,不过换个地方,在中东武装分子的眼里,这可以是一款物美价廉的武器,还具备不小的作战能力,甚至还能够变成美军的“噩梦”。
过去,家家户户几乎都会使用煤气罐来日常做饭,一个罐子可以重复使用,里边的煤气使用完以后,再到一个固定的地点重新灌入煤气,这种方式虽然麻烦,但也缓解了人们做饭带来的压力,而后来随着科技发展快捷,天然气普遍,煤气罐放置在居民楼内也就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老旧的煤气罐,虽然煤气罐密封性好,但家中有老人或者小孩在,还是有些危险性。
每晚六点,在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首山路社区附近的广场内,会有很多年过六旬的老人在这里玩陀螺,这些陀螺形状各异,个头很大,多是由的哥孙树有制作的,制作的原材料,则是报废压缩机、煤气罐等废旧物品,他们制作的最大陀螺有130斤重。
由于战乱频繁、物资匮乏,煤气罐在也门缺口巨大,但没有证据表明民诺煤气罐在也门被用于制作炮弹。在谷歌中搜索“Syrian gas canisters”以及“Syrian gas cyliners”,可以发现,多家媒体曾经对类似形制的炮弹有过报道。
军转民的产品不少,毕竟这是科技发展的正常流向,可是民转军的硬核反操作,你见过吗?也门,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落后,但好歹也是石油出口国,按道理说缺什么也不可能缺燃料,可奇怪的是这个奇葩小国却频频从某工业大国进口煤气罐,而且量还很大!
陀螺爱好者玩煤气罐改造的大陀螺。张瑶 摄 6月16日,在长春的团馨园广场,一群陀螺爱好者正在玩陀螺。陀螺爱好者们将废旧的煤气罐、钢管、千层木、轴承等废品,通过改造、打磨、装彩灯等设计与装饰,打造成5公斤、10公斤、35公斤、65公斤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