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首个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一目标已在2025年2月27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多国机构正式发布的“广寒宫计划”中宣布。计划于2027年实现载人登月,为后续的月球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计划详情:
- 技术准备: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十号”已完成试射,运载能力达50吨(地月转移轨道)。
- 国际合作:中国与美、俄、欧空局等1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参与协议。
- 命名:登月舱命名为“玉兔三号”,着陆点选定为“嫦娥撞击坑”。
基础建设:
- 嫦娥七号:将前往月球南极探测水冰分布等资源,为科研站选址提供依据。
- 嫦娥八号:预计2028年前后发射,与嫦娥七号协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验证月球资源利用技术。
面临挑战:
- 通信问题:需要建立覆盖全月球的通信网络。
- 导航系统:需要开发适应月球环境的导航系统。
- 基础设施建设:如科研基地、能源站、交通网络等。
中国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2045年前建成功能完善、稳定运行的拓展型,以支持人类走向更远的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