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以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求层次理论而闻名。
生平与职业发展:
- 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
- 他在纽约市立学院开始学习法学,但后来转向心理学。
- 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他师从克拉克·赫尔研究动物学习行为。
- 1934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
-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论》,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 1962年,他创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 1970年,因心力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62岁。
主要成就:
-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是动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
-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心理学派”,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内在价值。
- 自我实现理论和高峰体验理论: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成长和发展。
代表作品:
- 《动机与人格》
- 《存在心理学探索》
-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的理论对心理学和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对人类需求和行为动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