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2月21日电(记者吴光于、唐文豪)当川西的山野又飘起漫天的雪花,当羊肉汤的香气开始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蒸腾,冬至,又将如约而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交节。今年的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11时27分。
《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几千年前,古人便对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形成了形象认知。
2022年12月22日5时48分,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也称“冬节”“亚岁”或“长至节”等。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王坤朔)在传统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中,阳气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我们熟悉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到中医经典《素问》中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作用。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如能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采取措施,做到顺应节气和时辰来养生防病,就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抗病能力,实现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
立夏到来,气温渐升,万物呈现恣意生长之势。此时,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虫鸟活动繁多。这种气候物候的变化正反映着时节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阳气渐增,阴气渐减。阳气在春天时好比萌生的稚芽,到了立夏便开始抽条拔节不断增长,至夏至时阳气最盛。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如能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采取措施,做到顺应节气和时辰来养生防病,就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抗病能力,实现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