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 签劳动合同

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较为复杂,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还属于应届生,不能一概而论,通常需要综合毕业时间劳动合同的性质及履行情况相关政策和具体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具体如下:

  • 毕业时间:如果签订劳动合同之时仍处于毕业当年,通常在很多情况下仍可被认定为应届生,因为应届生的概念在一些语境下主要是针对当年毕业的学生群体。
  • 劳动合同的性质及履行情况
    • 若只是签订了短期的实习协议或者劳务合同,且不影响学生的学业及应届毕业生身份相关权益,一般不改变应届生身份。
    • 但如果签订的是正式的劳动合同,且实际履行,缴纳了社会保险等,在一些严格的认定标准下,可能就不再被视为应届生。不过也存在部分地区或单位,即便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保,在毕业当年仍认定为应届生的情况,如福建省人社厅规定,应届生身份认定以本人毕业证书落款年度为准,当年度应届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缴交社保等均不影响其应届生身份。

  • 相关政策和具体需求:不同的单位、地区或者政策对于应届生的界定可能存在差异。比如某些招聘政策明确规定,未缴纳过社会保险、档案仍保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等条件下的毕业生才属于应届生。

总之,应届生身份的认定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来确定,建议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充分了解就业单位及当地对应届生身份认定的具体要求和政策,谨慎做出决定。如有疑问,可向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相关政府部门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资讯

在线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