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贴敷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这些症状的人,也可以获益!

对于注重保养的人来说,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又要到了。

7月17日,是今年初伏第一天。三伏贴敷、冬病夏治正当时!

本期,小医特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袁人婕,为大家讲讲“贴敷那些事儿”,并推荐几款有效的疗法。

视频加载中...

一伏:2018年7月17日--7月26日

二伏:2018年7月27日--8月6日

2018年8月6日--8月15日

三伏: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特殊疗法。是以 《黄帝内经》“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借助天时, 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

三伏灸

三伏灸是中医学里最具有特色的伏天疗法,属于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为治疗的时间是每年的三伏天,所以称为三伏灸。“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贴敷发泡”。这种方法是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敷地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1号楼4楼 中医门诊、风湿免疫科、名医工作室、中医内科门诊等,乘8、9号电梯

适应症

1、经常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气虚咳、过敏性鼻炎、咽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2、小儿肺炎、反复感冒咳嗽、哮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3、各种风湿、类风湿引起的湿寒疾病,以及各类颈肩腰腿疼痛。

4、一切虚寒体质者。如平素怕冷畏寒,少气乏力,不能吃凉食,大便稀溏,手足发凉者。

5、妇女痛经,小腹冷痛,盆腔积液,白带多稀薄者。

6、亚健康状态者。

“特色贴敷”“扶阳灸”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本着天人相应的理论,积极开展“特色贴敷”和“扶阳灸”,因人制宜,辨证取穴,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特色贴敷”是在“三伏贴敷”的基础上结合“敷脐疗法”,于三伏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取穴,将配制的中药贴于其特定的穴位,达到防治疾病,强壮体质的作用。

“扶阳灸”是应用“熏灸扶正疗法”,于特定的穴位上艾灸,以达到扶正升阳、治病防病的效果。

贴敷地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1号楼4楼 治未病中心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哮喘,支气管炎、咽炎等);

2、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神经性呕吐、呃逆、肠易激综合征等;

3、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脱,肩周炎等;

4、过敏性疾病;

5、身体健康人群保健;

6、亚健康人群调理;

7、尤其适合阳虚人群(明显怕冷,手足凉,疲劳困倦,乏力多汗,腰膝酸软,四肢厥冷,小腹冷痛,痛经,不孕等)。

雷火灸

冬为阴,夏为阳。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腹泻、风湿、关节冷痛、怕冷、体虚、增加免疫力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雷火灸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从而达到调理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贴敷地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号楼1楼 灸疗室;1号楼中医门诊4楼 雷火灸室

【今日名医】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 袁人婕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养产业联盟沈阳医养结合名医工作站专家委员会专家,辽宁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先进个人,沈阳市五一巾帼先进个人。创建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组建治未病科团队,现科室成员本科生3名,研究生2名,传授中医传统适宜技术。临床治疗中,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完整的经络体系,开展治未病相关工作,疗效显著。

研究成果:

"艾灸竹熏罐"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熏灸扶正疗法"入选国家治未病服务适宜产品,

《中医治本"五和通络法"调气血平阴阳》获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关于根治重度痤疮的新疗法——综合外治法”,荣获沈阳市重大技术项目

辽沈名医,您的在线健康顾问!一键回听!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