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潮》韩国活动禁入中国人!黄牛惹祸还是蓄意歧视?
导语:中国游戏在韩国“打脸”中国玩家?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鸣潮》在韩国的联动活动因一块“仅限韩国人入场”的中文指示牌引爆舆论!中国玩家愤怒质问:“中国开发的游戏,周边优先给外国人,还要用中文羞辱自己人?”官方紧急道歉称“合作方失误”,但网友深扒发现,这场争议背后,竟是黄牛产业链与厂商“双标”的合谋?
事件复盘:一块中文指示牌引发的“歧视”争议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4日,《鸣潮》与韩国三星商店的联动活动中,一块醒目的中文指示牌写着“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英文标注则较小。尽管官方解释为“仅限三星用户参与”,但中文突出排版被质疑针对性歧视中国玩家。
争议焦点:
- 中文标识的“特殊待遇”:为何用最大字体强调“韩国人专属”?
- 周边“国内外双标”:中国玩家需高价代购,韩国却低价直售。
- 官方甩锅合作方:道歉声明被指“避重就轻”,未回应长期区别对待问题。
黄牛产业链:中国玩家为何被“封杀”?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件背后,是中日韩漫展长期存在的黄牛垄断乱象: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 “蝗虫式”扫货:中国黄牛在韩国、日本展会批量抢购限量周边,转手翻10倍售卖。例如此前《名侦探柯南》韩国展,中国黄牛雇当地人代购,导致主办方紧急限购。
- 市场崩盘风险:黄牛囤积居奇后,厂商突然开放“不限量通贩”,导致二手价格暴跌,普通玩家成冤大头。
- 国际形象恶化:日韩商家因黄牛问题,直接限制中国人入场。如日本神社因韩国游客吸烟,贴出“韩国人禁入”告示,逻辑如出一辙。
《鸣潮》的困境: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 活动周边被黄牛盯上,限量规则形同虚设;
- 若放任黄牛,品牌价值受损;若限制中国人,又遭“歧视”指控。
厂商“双标”争议:防黄牛还是割韭菜?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玩家质疑《鸣潮》运营“内外有别”:
- 国外专属福利:韩国联动送限量立牌、主题皮肤,中国玩家只能高价代购;
- 国内饥饿营销:通过“限量+概率抽奖”刺激氪金,却未有效打击黄牛。
有玩家吐槽:“防黄牛是假,制造稀缺感哄抬氪金热度才是真!”
行业反思:玩家的情怀该被谁践踏?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 厂商责任缺失:与其甩锅合作方,不如完善全球活动规则,例如采用“实名制购买+限购”。
- 黄牛治理难题:法律监管缺位下,玩家与厂商均成受害者。
- 玩家觉醒:此次“静默抗议”显示,玩家已拒绝为厂商的“双标”和“摆烂”买单。
结语:当游戏变成“歧视链”一环,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从《鸣潮》到日韩漫展,中国玩家的热情正被黄牛和厂商的“懒政”消耗殆尽。这场争议撕开了游戏行业的遮羞布——当利益凌驾于公平,受害的永远是普通玩家。
评论区吵翻天:
“抵制党”:不解决黄牛,永别《鸣潮》!
“理性党”:厂商和黄牛各打五十大板!
你支持哪一方?